前幾天,《庶民報》在發(fā)表普利什凱維奇的詩的同時,刊登了一篇評論《俄國報》的“著名”御用政論家古里耶夫的文章(從此他的著名就不用帶引號了)?!妒駡蟆窋喽ǎ@是一位“帶有猶太自由派色彩的政論家”。真奇怪!莫非官方的《俄國報》也是猶太自由派的機關(guān)報?
然而,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彼得堡紡織廠的股東大會一致決定免去古里耶夫擔任的該廠董事的職務(wù)。此外,還決定提請檢察長就古里耶夫的不正當行為向法庭起訴。
原來,古里耶夫入股1000盧布就得到了分享三分之一利潤的權(quán)利,可是兩個廠主股東的股金是10萬盧布!資本家為什么對古里耶夫這樣慷慨呢?
因為,此人是四等文官,官方的《俄國報》的撰稿人,如此等等。他當過維特的私人秘書,他有“特殊的關(guān)系”。他許諾過……政府的津貼!
于是,資本家先生就給這種政府“關(guān)系”作了一個相當高的“估價”:等于49000盧布。你出貨,我們出錢。你有“政府關(guān)系”,能弄到津貼,我們有錢。這 是一筆買賣。“政府關(guān)系”值幾千盧布,給津貼的諾言值多少盧布,為官方的《俄國報》撰稿值多少盧布。請收下吧,古里耶夫先生!
古里耶夫收了錢,又騙了人。諾言沒有兌現(xiàn),卻要求三分之一以上的利潤,還進行敲詐,即要挾要停發(fā)企業(yè)貸款。
這是一件很說明問題的事情,一個典型的事例,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它給政府關(guān)系、政府津貼同資本之間的瓜葛這樣一個題目提供了生動的注腳。
不過,《庶民報》先生們,這與“猶太自由派色彩”有什么相干呢?這是地道的俄國色彩,地道的保守色彩!你們不要過分謙虛了,普利什凱維奇的朋友們!
載于1912年11月4日《真理報》第160號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2卷第163—164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