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橫渡長江,向南方尚未解放的廣大地區(qū)進軍。這里所說的南線,指南方前線?!?、13頁。
〔2〕這里指當時流通的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自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起發(fā)行新的人民幣,代替原來流通的人民幣。新幣一元等于舊幣一萬元?!?、29、32、38、51、54、84、94、113、147、158、166、168、190、193、200、212、228、238、260、269頁。
〔3〕西康 是舊省名。一九五○年該省金沙江以西部分另設昌都地區(qū)。一九五五年西康省撤銷,所轄地區(qū)劃歸四川省。一九五六年昌都地區(qū)劃歸西藏自治區(qū)?!?頁。
〔4〕這是當時對解放戰(zhàn)爭進展的估計。事實上,一九四九年九月五日青海解放,九月二十六日新疆和平解放,十二月九日西康也和平解放?!?頁。
〔5〕紗布 指棉紗和棉布。——第2、12、30、33、54、85、95、105、111、117、125、136、145、168、193、207、227、284、340頁。
〔6〕“應變米” 指解放前上海市民為應付物價飛漲和突然事變而儲備的大米?!?、17頁。
〔7〕中紡 指中國紡織建設公司,是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壟斷全國紡織工業(yè)的官僚資本企業(y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成立,總公司設在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該公司及所屬企業(yè)被收歸國有?!?頁。
〔8〕私紡 指私營紡織企業(yè)?!?頁。
〔9〕上海貿易處 指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財政經濟接管委員會貿易處?!?頁。
〔10〕前經濟合作總署 指一九四八年四月美國政府設立的經濟合作總署。它是美國政府為實施“馬歇爾計劃”而建立的負責援外的主要機構。本書這里所說的七萬二千擔棉花,是美國經濟合作總署援助國民黨政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接收?!?頁。
〔11〕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中共中央財政經濟部(簡稱中財部)與華北財政經濟委員會合并為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簡稱中財委。在此基礎上,于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仍簡稱中財委,統(tǒng)一領導全國財政經濟工作。一九五四年撤銷?!?、13、25、30、32、35、41、42、46、54、64、79、99、156、159、166、169、195、202、215、218、223、235頁。
〔12〕這里所說的公營企業(yè),意同國營企業(yè),都是指各級政府經營的企業(yè)。一九五二年九月以后,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規(guī)定,不再使用"公營企業(yè)"這一名詞?!?、67、70、79、86、93、102、113、152頁。
〔13〕浦口輪渡 指浦口、下關之間的長江輪渡。浦口,位于南京西北,長江北岸,與下關隔江相望。一九六八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前,津浦鐵路與滬寧鐵路靠浦口輪渡相接?!?頁。
〔14〕隨著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各解放區(qū)的銀行和貨幣發(fā)行業(yè)務逐漸趨于統(tǒng)一。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在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中國人民銀行券(簡稱人民幣),作為華北、華東、西北三大解放區(qū)的流通貨幣。一九四九年三月,中原解放區(qū)的中州農民銀行改為中國人民銀行中原區(qū)行。至此,統(tǒng)一關內各解放區(qū)的貨幣工作基本完成?!?、48頁。
〔15〕這里所說的假定其他情況不變,指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不變。——第6頁。
〔16〕上海財經會議期間,中共中央華中局(后改為中南局)曾提出華中地區(qū)分兩期發(fā)行一干六百億至二千億元人民幣(舊幣,參見本書注2)公債的建議。——第6頁。
〔17〕大區(qū) 指當時在全國劃分的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區(qū)。各大區(qū)設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機關中央局。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除華北外,其他五個大區(qū)都設有大區(qū)一級行政機構,東北稱人民政府,西北、華東、中南、西南稱軍政委員會。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各大區(qū)行政機構一律改為行政委員會,作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不再是一級地方政府。華北也成立行政委員會。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撤銷大區(qū)一級黨政機構?!?、16、25、30、32、39、43、48、58、63、133、152、158、191、201、206、221頁。
〔18〕銀元 也稱銀洋、白洋、光洋、大洋等,是一種銀幣。一九三五年,國民黨政府推行法幣政策,禁止銀元流通??谷諔?zhàn)爭以后,由于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通貨惡性膨脹,銀元又在市場流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銀元由中國人民銀行按規(guī)定的比價收兌,嚴禁流通。本書一些地方提到的銀元,是借用來說明一定數量的人民幣或其他物資的實際價值的。——第6、57、94、116、141、180頁。
〔19〕這個數字,不包括東北地區(qū)發(fā)行的公債?!?頁。
〔20〕指一九四九年三月六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在當年發(fā)行的上下兩期生產建設實物有獎公債。這次公債發(fā)行總額原定一千二百萬分(每分值以沈陽市高粱米五市斤、五福布一尺、粒鹽五市斤、原煤三十四市斤的市價總合計算),上下兩期各六百萬分,年息二厘,另給獎金二厘,分三年還清。上期超額百分之二十五完成,下期沒有發(fā)行?!?頁。
〔21〕籌碼 指手頭可以調度的資金數量?!?、59、212頁。
〔22〕指華東地區(qū)發(fā)行人民公債條例(草案)。這個條例(草案)共十三條,主要內容是:公債之募集及還本付息均以實物為計算標準,發(fā)行總額為三千萬分,年息四厘,分三年還清;公債之發(fā)行及還本付息事宜,指定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qū)行及其所屬機關辦理。——第7頁。
〔23〕折實計算 即以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實物為單位,按其價格折算為貨幣支付的方法。折實單位的價格,由各地人民銀行按日或按旬用當地市場平均批發(fā)價格計算,并掛牌公布,稱為折實牌價。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減輕通貨膨脹對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影響,采取的一項臨時性措施?!?、36、39、68、73頁。
〔24〕這是當時的意見。后來中共中央考慮到資產階級對購買公債的消極態(tài)度,決定將公債推遲到一九五○年分期發(fā)行?!?頁。
〔25〕公糧 即農業(yè)稅。由于農業(yè)稅以征收糧食為主,故稱公糧。公糧按夏秋兩季征收,全年統(tǒng)一結算。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公糧是人民政權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公糧仍然是人民政府財政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由于這個原因,本書一些地方談到財政收入時,往往把公糧、稅收并列提出。這時所說的稅收,指關稅、鹽稅、工商稅等,不包括農業(yè)稅。——第7、18、30、40、48、53、63、70、76、85、90、96、99、113、127、144、179、205頁。
〔26〕指一九四六年三月起東北解放區(qū)東北銀行發(fā)行的地方流通券,簡稱東北幣。東北解放戰(zhàn)爭結束以后,為使東北及早恢復生產,特別是工業(yè)生產,減少全國戰(zhàn)時財政對東北的影響,中央決定,東北幣制暫不與全國統(tǒng)一。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收回東北銀行的地方流通券,并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四月一日起,按東北幣九元五角折合人民幣一元的比價收兌。東北銀行同時改組為中國人民銀行的下級機構?!?、46、72頁。
〔27〕這里所說的十二年戰(zhàn)爭,指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的八年抗日戰(zhàn)爭和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的四年解放戰(zhàn)爭?!?、63、78、95、128、140頁。
〔28〕銀根 指金融市場上貨幣的供應情況。如果市場上貨幣供應大于需要,就叫銀根松;反之,就叫銀根緊?!?0、11、30、32、38、51頁。
〔29〕票子下鄉(xiāng) 是當時為開展農村金融工作,鞏固和擴大人民幣陣地,活躍城鄉(xiāng)物資交流,所提出的一個口號?!?1、29頁。
〔30〕花紗布 指棉花、棉紗和棉布?!?3、39、124頁。
〔31〕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各解放區(qū)的財政金融工作,完全分散經營,各設銀行,各發(fā)貨幣,各管收支。一九四八年以后,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各解放區(qū)逐漸連成一片,中國共產黨采取了逐步統(tǒng)一全國財政經濟工作的措施,首先是統(tǒng)一貨幣的發(fā)行?!?3頁。
〔32〕李燭塵(一八八一——一九六八),湖南永順人。曾任天津永利堿廠廠長、久大鹽業(yè)公司總經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輕工業(yè)部部長、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副主任委員等職?!?4頁。
〔33〕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東北人民解放軍攻克沈陽,遼沈戰(zhàn)役勝利結束,東北全境解放?!?5、21、26頁。
〔34〕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中央軍委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日通令全軍進行整編,實行統(tǒng)一的編制和番號。通令規(guī)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分為野戰(zhàn)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部隊。野戰(zhàn)部隊按其所在地區(qū)當時分為西北野戰(zhàn)軍、中原野戰(zhàn)軍、華東野戰(zhàn)軍和東北野戰(zhàn)軍。一九四九年春,西北、中原、華東、東北野戰(zhàn)軍,依次改編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zhàn)軍。華北的三個兵團,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5、58頁。
〔35〕四野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的簡稱?!?6頁。
〔36〕招商局 是一八七二年成立的中國輪船航運企業(yè)。當時總局設在上海。該局成立之初為官辦,后改為官商合辦、官督商辦。一九三二年國民黨政府將其收歸國營,隸屬交通部。一九四八年改為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共有船舶四百六十余艘,約三十三萬噸。一九五○年一月十五日,香港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即招商局香港分公司光榮起義,回歸祖國懷抱?!?6頁。
〔37〕“踢皮球”、“搶帽子”是舊上海投機市場上的俗語。“踢皮球”指投機者把自己的投機損失轉嫁給客戶?!皳屆弊印敝竿稒C者根據證券、商品行市下跌或上漲的估計,進行賤買貴賣,從中獲得差價利益?!?7頁。
〔38〕平漢線 即北京(當時稱北平)到漢口的鐵路?!?7頁。
〔39〕指一九四六年。——第21頁。
〔40〕這里所說的分,指解放初期在部分職工中實行的工資分。工資分是工資折實計算單位(參見本書注23)。一九五○年九月,全國工資改革準備會議規(guī)定,每個工資分所含的實物種類和數量是:糧零點八市斤,布零點二市尺,油零點零五市斤,鹽零點零二市斤,煤二市斤。一九五六年全國工資改革后,取消工資分制,實行貨幣工資制。——第22頁。
〔41〕重工業(yè)部 于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一九五六年五月撤銷?!?5頁。
〔42〕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哈爾濱解放。當時東北的形勢仍然是敵強我弱。——第25頁。
〔43〕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三日,四平解放,東北人民解放軍在四平至大石橋和山海關至沈陽的鐵路沿線對國民黨軍發(fā)動的冬季攻勢勝利結束。這次攻勢,共殲敵十五萬六千余人,收復城市十八座,并將敵軍壓縮到長春、沈陽、錦州等幾個孤立的城市,改變了東北地區(qū)敵強我弱的形勢?!?6頁。
〔44〕北滿 指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北安等地區(qū)。北滿的人到沈陽接收,指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由沈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陳云率領四千名干部,從北滿根據地首府哈爾濱出發(fā),進行接收沈陽等城市的工作?!?6、191頁。
〔45〕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和華北兩個兵團在西起張家口東至塘沽、唐山地區(qū)對國民黨軍發(fā)動了平津戰(zhàn)役。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天津解放,全殲守敵十三萬余人。由于我方的努力爭取,并經過談判,北平二十余萬守敵,在敵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率領下,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改編。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全戰(zhàn)役共殲滅和改編敵軍五十二萬余人。平津戰(zhàn)役的勝利,連同遼沈戰(zhàn)役和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消滅了國民黨維持反動統(tǒng)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全國處于革命勝利的前夜?!?6頁。
〔46〕錢之光(一九○○——一九九四),浙江諸暨人,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yè)部副部長?!?0頁。
〔47〕平原省 是舊省名。一九五二年撤銷建制,所轄地區(qū)分別劃歸山東、河南兩省。——第30、79頁。
〔48〕本書中的貿易部、中貿部、中央貿易部都是指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當時,貿易部主管國內外貿易。一九五二年八月,貿易部撤銷,成立商業(yè)部和對外貿易部,分管國內外貿易。——第30、33、39、55、66、71、85、90、124、159頁。
〔49〕冷貨呆貨 指銷路不暢或銷不出去的商品?!?1頁。
〔50〕龍頭布 又稱龍頭細布,是當時上海第十七棉紡廠生產的一種印有龍頭牌商標的棉布。一九五八年這個商標停止使用。從一九七八年起,上海各棉紡廠恢復使用龍頭牌商標?!?2頁。
〔51〕金城紗 是當時上海永安公司各廠生產的一種印有金城牌商標的棉紗。一九六○年九月棉紗按等級論價后,不再使用金城牌商標?!?2頁。
〔52〕見本書《制止物價猛漲》一文(第29—31頁)。——第32頁。
〔53〕薄一波,一九○八年生,山西定襄人。當時任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兼財政部部長。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薄一波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一九五○年度全國財政收支概算草案》的說明。概算草案的基本精神,是保證戰(zhàn)爭勝利,逐步恢復生產;量出為入和量入為出兼顧,取之合理,用之得當。這個概算草案的實施,對于穩(wěn)定物價、安定民生起了積極的作用?!?5、54、64頁。
〔54〕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十二年間,國民黨政府濫發(fā)紙幣,通貨惡性膨脹,物價飛漲,人民深受其苦。據統(tǒng)計,一九三七年六月至一九四九年五月,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紙幣發(fā)行量增加了一千四百多億倍,物價上漲了八萬五千多億倍?!?5、78、85、88、101頁。
〔55〕政務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一九五四年九月,根據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改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6、38、42、64、69、99、144、166頁。
〔56〕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發(fā)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的決定》。這次公債發(fā)行總額原定二萬萬分,年息五厘,分五年還清。第一期公債在一九五○年一月至三月間發(fā)行了一萬萬分。第二期公債因國家財經狀況已基本好轉,沒有發(fā)行。這里所說的分,是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的單位。每分值以上海、天津、漢口、西安、廣州、重慶六大城市的大米(天津為小米)六市斤、面粉一市斤半、白細布四市尺、煤炭十六市斤的平均批發(fā)價格的總和計算?!?6、38、55、76、97頁。
〔57〕這里所說的概算,指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的并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一九五○年度全國財政收支概算》。——第40頁。
〔58〕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各解放區(qū)分別發(fā)行幣值不同的貨幣,加上物價不穩(wěn),所以預決算和供給標準,均以小米計算。一九四九年開始改用折實計算(參見本書注23),但一般仍保留了用小米計算的習慣。一九五○年物價穩(wěn)定以后,逐漸取消小米制,改用人民幣計算?!?0、46、53、89、113頁。
〔59〕馬寅初(一八八二——一九八二),浙江嵊縣人。當時任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浙江大學校長。——第42頁。
〔60〕原大華民航公司事 指當時上海幾個資本家準備投資創(chuàng)辦該企業(yè)一事。因我國的航空事業(yè)均歸國營,所以沒有實現?!?2頁。
〔61〕中國航空公司 原為國民黨官僚資本企業(yè),一九二九年成立,總公司設在上海,解放前夕遷香港。當時擁有大小飛機五十多架。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九日,該公司和原中央航空公司的四千員工光榮起義,脫離國民黨統(tǒng)治,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領導。同年十一月十二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宣布,該兩公司資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并對其行使管轄?!?2頁。
〔62〕指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發(fā)布的《政務院關于生產救災的指示》?!?2頁。
〔63〕這里所說的 公債條例,指《一九五○年第一期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條例》?!?3頁。
〔64〕一九五○年二月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全國財政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后財政經濟工作的一次重要的會議。會前,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所管各部舉行過一系列專業(yè)會議,摸清了基本情況,作了充分準備。會議經過詳細討論,決定節(jié)約支出,整頓收入,統(tǒng)一管理全國財政經濟工作,以實現國家財政收支平衡、物資供求平衡和金融物價穩(wěn)定。三月三日,政務院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作出了《關于統(tǒng)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隨后,出現了全國財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價趨于穩(wěn)定的新局面?!?3、54、70、115頁。
〔65〕這是當時對召開全國財政會議日期的估計。——第43頁。
〔66〕鋼鐵會議 指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五日,在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領導下,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yè)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鋼鐵會議。這次會議,制訂了一九五○年全國鋼鐵生產計劃,確定了以東北為全國鋼鐵工業(yè)建設的重點,華北、華中等地以恢復為主的方針。會議還討論了技術人員的培養(yǎng)問題,并對全國鋼鐵工業(yè)技術人員的配備作了通盤籌劃。鑒于東北是全國鋼鐵工業(yè)建設的重點,但技術人員最為缺乏,因此會議決定從華北、華東、中南地區(qū)抽調大批技術人員赴東北工作?!?5頁。
〔67〕本書中的 公糧變賣、公糧實物變款、公糧實物變價 都是指財政部門把公糧交給商業(yè)部門在市場上出售所得的收入。——第48、68頁。
〔68〕地方稅 是地方留用稅收的統(tǒng)稱。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一九五○年四月一日發(fā)布的《關于統(tǒng)一管理一九五○年度財政收支的決定》中,將稅收劃分為中央稅收和地方留用稅收。各地征收的國家公糧、關稅、鹽稅、貨物稅和工商業(yè)稅,均歸中央人民政府所有,由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指撥。其他稅收,如存款利息所得稅、印花稅、交易稅、屠宰稅、房產稅、地產稅、特種消費行為稅、車船使用牌照稅等,統(tǒng)由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根據各大行政區(qū)、各中央直轄?。ㄊ校┤嗣裾曦斦A算,劃歸地方留用;各大行政區(qū)所屬?。ㄊ校┤嗣裾畱粲貌糠?,則由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財政部根據各省(市)人民政府之全年財政預算予以劃分。決定還提出,中央人民政府給各大行政區(qū)、?。ㄊ校┮?guī)定的國家公糧及稅收任務,必須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所規(guī)定的政策和稅種、稅則、稅率努力征收;超過部分,公糧按八成留歸地方,二成上解中央;稅收按七成留歸地方,三成上解中央?!?9、58、65、71、158頁。
〔69〕貨物稅 是一九五○年一月三十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fā)布的《全國稅政實施要則》中確定的一個稅種。政務院同時公布了《貨物稅暫行條例》。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頒發(fā)的《關于稅制若干修正及實行日期的通告》中,對貨物稅作了修訂。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三日國務院頒發(fā)了《工商統(tǒng)一稅條例(草案)》,將當時工商稅收中的四個主要稅種:貨物稅、商品流通稅、營業(yè)稅、印花稅合并簡化為工商統(tǒng)一稅?!?9、65、178、199頁。
〔70〕工商稅 即工商業(yè)稅,是一九五○年一月三十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fā)布的《全國稅政實施要則》中確定的一個稅種。政務院同時公布了《工商業(yè)稅暫行條例》。條例規(guī)定,工商業(yè)稅包括營業(yè)稅和所得稅兩部分。一九五八年九月推行工商統(tǒng)一稅后,所得稅部分獨立為工商所得稅,營業(yè)稅部分并入工商統(tǒng)一稅?!?9、65、96、107、178頁。
〔71〕地方附加 是地方隨正稅征收的、不列入國家預算的部分。正稅指列入國家預算的稅收。國家對地方附加的比例有嚴格的限制。例如,農業(yè)稅地方附加,一般不得超過正稅的百分之十五,某些獲利大的經濟作物區(qū)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9、65、71、117、158頁。
〔72〕這里所說的 廠商,指私營工商企業(yè)?!?1頁。
〔73〕劉伯承、鄧小平等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同賀龍、李井泉等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和第一野戰(zhàn)軍一部,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初開始向西南進軍。十一月十五日解放貴陽,十一月三十日解放重慶。十二月九日,國民黨云南省主席盧漢、西康省主席劉文輝、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潘文華等人宣布起義,云南、西康兩省和平解放。十二月下旬,進行了成都戰(zhàn)役,全部殲滅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二十七日解放成都。至此,西南全部解放?!?1、76頁。
〔74〕從一九四九年四月到一九五○年二月,全國物價先后發(fā)生過四次大的波動。第一次,發(fā)生在一九四九年四月間,以同年三月份平均物價為基期,物價上漲一點八倍。第二次,發(fā)生在七八月間,以同年六月份平均物價為基期,七月份物價上漲一點八倍。十月十五日到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全國物價大波動,是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以同年九月份平均物價為基期,十一月份物價上漲三點五倍。第四次,發(fā)生在一九五○年一二月間,以同年一月上旬平均物價為基期,二月份物價上漲零點九倍。每次物價上漲風,都是從大城市開始,然后波及各地。帶頭波動的是糧食和紗布。中央財經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使物價在一定幅度內波動,避免發(fā)生惡性的通貨膨脹。一九五○年三月以后,全國財政收支接近平衡,市場物價趨于穩(wěn)定。參見本書《制止物價猛漲》(第29—31頁)和《控制市場物價的幾點意見》(第32—33頁)兩文?!?1、55、77、113頁。
〔75〕上海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 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五日至十一日召開。這次會議,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精神,著重討論、研究了上海財政經濟的基本情況和克服困難的辦法。——第52頁。
〔76〕榮毅仁,一九一六年生,江蘇無錫人。當時任上海申新紡織公司總管理處總經理?!?2頁。
〔77〕六月銀元風潮 指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后,金融投機分子掀起的一次銀元漲風。從五月二十八日到六月九日的十三天中,每枚銀元的黑市價格,由人民幣六百多元漲到一千八百多元。銀元的暴漲,帶動了黃金、外幣和整個物價的上漲。針對這種情況,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立即作出了取締銀元、黃金、美鈔投機的決定,并于六月十日查封了證券大樓(當時上海銀元、黃金、美鈔、證券投機的最大場所),處理了一批有嚴重投機行為的分子。于是,上海市場上的金融投機活動基本肅清。——第52頁。
〔78〕金圓券 是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九日起國民黨政府發(fā)行的一種紙幣。當時規(guī)定,以一比三百萬的比價限期收兌急劇貶值的法幣(從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開始由國民黨政府的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后加中國農民銀行發(fā)行的紙幣)。并且,限期收兌民間的金銀和外幣。至一九四九年五月,即不到十個月,金圓券發(fā)行總額由最初規(guī)定的二十億元增加到六十八萬億元,增長約三萬四千倍,結果幣值猛跌,物價暴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以人民幣一元兌換金圓券十萬元的比價,將金圓券全部收回作廢?!?2頁。
〔79〕三波三穩(wěn) 指一九四九年四月、七月至八月、十月至十一月全國物價先后出現三次大的波動,以及每次大波動之后,短時期內出現物價暫時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2頁。
〔80〕游資 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游離出來的一種短期借貸資本。游資如果用于投機買賣,會對社會再生產起破壞作用。——第55、85、240頁。
〔81〕冀朝鼎(一九○三——一九六三),山西汾陽人。當時任政務院港九中國偽政府機構接管工作團團長?!?6頁。
〔82〕偽滿時代 指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后制造的傀儡政權“滿洲國”的時代。一九四五年八月,隨著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滿洲國”被摧毀?!?6頁。
〔83〕參見本書《財政經濟要統(tǒng)一管理》一文(第48—50頁)。——第57頁。
〔84〕在舊社會,春節(jié)后商店第一天開張,稱為“紅盤”。這里是借用舊稱?!?9頁。
〔85〕這里所說的 土地改革,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農民廢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實現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運動。一九五○年六月三十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在新解放區(qū)陸續(xù)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到一九五二年冬,除臺灣省和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外,全國的土地改革基本結束,使三億多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包括老解放區(qū)農民在內)分得了約七億畝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第60、90、102、117、129、140、144、148、159、275、303頁。
〔86〕聶榮臻(一八九九——一九九二),四川江津人。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華北軍區(qū)司令員、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北京市市長?!?4頁。
〔87〕楊立三(一九○○——一九五四),湖南長沙人。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后勤部部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食品工業(yè)部部長?!?4頁。
〔88〕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五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簽署的《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關于一九五○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指出:“根據過去的經驗,軍隊的生產運動,必須嚴格禁止開商店從事商業(yè)行為。干部中如有企圖以走私、囤積、投機,希圖暴利的思想,或發(fā)現此種行為,必須迅速予以糾正和制止。因為這些不僅違背正確的生產方針,攪亂經濟秩序,而且勢必發(fā)生貪污腐化,毀壞自己的同志,為法令所不容許?!薄?6頁。
〔89〕這里所說的屬于 中央人民政府所有的企業(yè),指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門投資經營的企業(yè),簡稱中央投資經營的企業(yè)?!?6、71頁。
〔90〕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發(fā)的《關于一九五一年度財政收支系統(tǒng)劃分的決定》指出,關于國營企業(yè)投資和經濟建設事業(yè)費,暫依一九五○年度管理情況劃分,即屬于中央投資經營者,其投資或事業(yè)費列入中央預算;屬于各級地方投資經營者,其投資或事業(yè)費,列入各級地方預算;中央投資委托地方代營者,列入中央預算,地方只負管理、監(jiān)督、代領轉發(fā)或核銷之責。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四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的《關于劃分中央與地方在財政經濟工作上管理職權的決定》指出,凡屬散在各地,但由中央各部、署、行直接管理的企業(yè)單位,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軍政委員會)均需指定相當的地方當局,加以監(jiān)督、指導、協助,并領導這些企業(yè)中的一切政治工作。這些企業(yè)的領導人員,均須按期向相當的地方當局作業(yè)務和工作報告。凡屬中央委托地方代管的企業(yè)和若干地方自管的重要企業(yè),地方當局均應向有關的中央部門作必要的業(yè)務和工作報告,并在業(yè)務方針和技術上服從后者的指導。地方經營的重要企業(yè)的生產計劃和基本建設計劃,則應經有關的中央部門及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批準?!?7頁。
〔9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對外匯實行由國家集中管理、統(tǒng)一經營的方針。關于私人請求外匯的辦法,當時的規(guī)定是,凡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人、外國僑民和無國籍人,如需購買外匯、匯出或者攜出境外,可以向當地外匯管理機關申請,經批準后,由中國銀行賣給?!?7頁。
〔92〕指一九五○年三月三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二十二次政務會議通過的《關于統(tǒng)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見本書《統(tǒng)一財政經濟工作》一文(第63—68頁)?!?0頁。
〔93〕指一九五○年三月三日中共中央向各級黨委發(fā)出的《關于統(tǒng)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同志對于財政經濟工作,在過去長時期內,是習慣于被分割狀態(tài)下的各自分散處理的,這在當時是完全必要和正確的,并且獲得了巨大成績。但是,現在必須切實地加以轉變,如果不加轉變,則要犯嚴重的錯誤?!薄?0頁。
〔94〕參見本書《目前經濟形勢和調整工商業(yè)、調整稅收的措施》一文(第99—110頁)?!?9、114、138、267、283頁。
〔95〕遼西 是舊省名。一九五四年撤銷建制,所轄地區(qū)分別劃歸遼寧、吉林兩省。熱河 是舊省名。一九五五年撤銷建制,所轄地區(qū)分別劃歸河北、遼寧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2頁。
〔96〕水利工賑糧 指國家為了組織災區(qū)人民進行生產自救,發(fā)給災民作為參加興修水利工程報酬的一部分救濟糧?!?2頁。
〔97〕合作投資糧 指國家為扶助災區(qū)發(fā)展合作事業(yè)而投資的糧食?!?2頁。
〔98〕大城市工商局長會議 指一九五○年五月八日至二十五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北京召開的以上海、天津、武漢、廣州、北京、重慶、西安七大城市為主的工商局長會議。會議討論和研究了全國物價趨于穩(wěn)定之后出現的若干商品滯銷、私營工商業(yè)停工歇業(yè)日多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會后,開始調整工商業(yè)。經過約半年的調整,不僅幫助私營工商業(yè)克服了困難,而且使它們得到了發(fā)展,并引導它們開始走上了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第86、88、110、149頁。
〔99〕胡宗南(一八九六——一九六二),浙江孝豐(今屬安吉縣)人??谷諔?zhàn)爭時期,任第八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推行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方針,屯兵西北,封鎖陜甘寧邊區(qū)。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國民黨政府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西安綏靖公署主任。一九四九年其殘部被殲后逃往臺灣。——第89頁。
〔100〕五種經濟成分 指當時存在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個體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國家資本和私人資本合作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一九五○年六月六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所作的《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的報告講到五種經濟成分統(tǒng)籌兼顧,原文是:“在統(tǒng)籌兼顧的方針下,逐步地消滅經濟中的盲目性和無政府狀態(tài),合理地調整現有工商業(yè),切實而妥善地改善公私關系和勞資關系,使各種社會經濟成分,在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領導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第92、136、148、179、267頁。
〔101〕《共同綱領》即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確定了我國的國家制度和當時我國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各個方面的基本政策。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制訂的建國綱領,是全國人民在一定時期內共同的奮斗目標和統(tǒng)一行動的政治基礎。一九五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以前,它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共同綱領》第二十六條的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建設的根本方針,是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xiāng)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達到發(fā)展生產、繁榮經濟之目的。國家應在經營范圍、原料供給、銷售市場、勞動條件、技術設備、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調劑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使各種社會經濟成分在國營經濟領導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第92、100、150、173頁。
〔102〕“磨擦”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流行的一個名詞,意指國民黨內頑固分子的各種破壞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反對共產黨和進步勢力的反動行為。這里是借用舊稱,意指私人資本主義經濟、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個體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合作社經濟與國營經濟在利害關系上的矛盾?!?2、154頁。
〔103〕北洋軍閥 是清末袁世凱在北方幾省首先建立起來的封建軍閥集團。一八九五年清政府命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歸北洋大臣節(jié)制。一九○一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以后,培植黨羽,自成派系。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組織了代表大地主大買辦階級的第一個北洋軍閥政府。一九一六年袁死后,這個集團在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支持下分化為直、皖、奉三系,為爭權奪利彼此間進行過多次混戰(zhàn)。一九二六年皖系軍閥段祺瑞下臺,一九二七年直系軍閥被國民革命軍消滅,一九二八年奉系軍閥政府垮臺。至此,北洋軍閥反動統(tǒng)治時期結束?!?6、127、307頁。
〔104〕實行 單一的定額農業(yè)稅 的辦法,后來寫進了一九五○年九月五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新解放區(qū)農業(yè)稅暫行條例》。增產不增稅的政策,到一九五三年才開始實行。這時,因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取得了偉大勝利,國家的財政經濟狀況已經根本好轉,實行穩(wěn)定農業(yè)稅征收額、增產不增稅的政策具備了條件。這一政策,原來規(guī)定穩(wěn)定三年,即從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五年,后來實際一直穩(wěn)定到一九五七年。這對于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農作物的產量,起了促進作用?!?6頁。
〔105〕交易稅 是一九五○年一月三十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fā)布的《全國稅政實施要則》中確定的一個稅種,但沒有公布稅法。當時各地征收交易稅的范圍,主要是糧食、棉花、土布、牲畜、藥材等。一九五一年國家規(guī)定,對土布改征貨物稅。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頒發(fā)的《關于稅制若干修正及實行日期的通告》規(guī)定,糧食交易稅改征貨物稅;棉花交易稅并入商品流通稅;牲畜交易稅由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公布征收辦法,全國統(tǒng)一執(zhí)行;各地單行辦法一律取消。一九六二年,為加強集市貿易管理,開征集市交易稅?!?6、108頁。
〔106〕參見本書《統(tǒng)一財政經濟工作》一文(第63—68頁)?!?9、114、122、130、138、194頁。
〔107〕見毛澤東《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一九五○年六月六日)?!?02頁。
〔108〕參見毛澤東《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一九五○年六月六日)?!?02頁。
〔109〕同業(yè)公會是工商業(yè)者所建立的地區(qū)性的同行業(yè)組織。在舊中國,多為同業(yè)內大戶或封建把頭操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改組,成為工商業(yè)聯合會領導下的專業(yè)性組織?!?06、151、291、315頁。
〔110〕工商業(yè)聯合會 簡稱工商聯,是各類工商業(yè)者聯合組成的人民團體。一九五二年八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的《工商業(yè)聯合會組織通則》規(guī)定,工商業(yè)聯合會的基本任務是:領導工商業(yè)者遵守《共同綱領》及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指導私營工商業(yè)者在國家總的經濟計劃下,發(fā)展生產,改善經營;代表私營工商業(yè)者的合法利益,向人民政府或有關機關反映意見,提出建議,并與工會協商有關勞資關系等問題;組織工商業(yè)者進行學習、改造思想和參加各種愛國運動。工商聯的組織,依照行政區(qū)域,在全國、省、市(縣)分別建立各級工商業(yè)聯合會?!?06、124、147、290、304、315、329頁。
〔111〕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后,美帝國主義隨即出兵干涉,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同時派軍隊侵略我國領土臺灣。九月十五日又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派兵在朝鮮西海岸仁川登陸,隨后越過“三八線”大舉北犯,并且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和村莊,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為了援助朝鮮人民的抗美救國戰(zhàn)爭、保衛(wèi)剛剛誕生的新中國,中國人民響應毛澤東主席發(fā)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號召,組織了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十月二十五日抵達朝鮮前線,同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zhàn),抗擊美國侵略軍。十一月四日,中國各民主黨派發(fā)表聯合宣言,堅決支持志愿軍的正義行動。全國人民以增產節(jié)約、報名參加志愿軍、捐獻武器等各種方式全力支援朝鮮前線的作戰(zhàn)。在中朝人民軍隊的沉重打擊下,美國侵略軍連遭失敗,被迫于一九五一年七月十日同中朝方面在開城首次舉行停戰(zhàn)談判。但是,美帝國主義對談判采取拖延和破壞的政策,從此形成談談打打的局面。又經過兩年多的較量,到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終于迫使美帝國主義在朝鮮停戰(zhàn)協定上簽字,實現了朝鮮停戰(zhàn)。至此,中國人民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取得了偉大勝利?!?11、126、142、156、157、194、265、303頁。
〔112〕這里所說的 延安、太行山、阜平時代,意指抗日戰(zhàn)爭時代。哈爾濱、張家口時代,意指解放戰(zhàn)爭時代?!?13頁。
〔113〕供給制 是革命戰(zhàn)爭時期和全國解放初期,對黨政工作人員和軍隊指戰(zhàn)員,按照大體平均的原則,直接供給最基本生活資料的一種分配制度。一九五○年以后,大部分供給制改為包于制,即把服裝、伙食等一些基本的供給項目折成貨幣,連同津貼一起,作為生活費,以現金支付。同時,還保留了一部分供給制的項目。到一九五五年,供給制和包干制一律改為工資制?!?13頁。
〔114〕一九五一年四月,為配合對棉紗實行統(tǒng)購統(tǒng)銷,開征棉紗 統(tǒng)銷稅。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頒發(fā)的《關于稅制若干修正及實行日期的通告》規(guī)定,取消棉紗統(tǒng)銷稅,并入商品流通稅。——第117、193頁。
〔115〕一九五○年九月五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新解放區(qū)農業(yè)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農業(yè)稅地方附加不超過正稅的百分之十五。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的《關于一九五一年農業(yè)稅收工作的指示》規(guī)定,將全國各地區(qū)的農業(yè)稅地方附加提高到不超過正稅的百分之二十?!?18頁。
〔116〕這里所說的 征收契稅,指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后頒發(fā)土地房屋所有證(或土地證)時所收的一次土地證費。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二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作出了《關于土地房產所有證收費的決定》。土地證收費標準,一般分為兩類,均以細糧(大米、小米、小麥)計算。甲類:水田及場院、宅基,每市畝收五市斤。乙類:旱地,每市畝收二市斤半。凡已領有土地證的土地房產,如有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則按一九五○年四月三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的《契稅暫行條例》辦理領契完稅手續(xù)。——第118頁。
〔117〕《共同綱領》第四十條 中關于財政部分的內容是:“建立國家預算決算制度,劃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范圍,厲行精簡節(jié)約,逐步平衡財政收支,積累國家生產資金?!薄?21頁。
〔118〕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國人民銀行制訂了《貨幣管理實施辦法》和《貨幣收支計劃編制辦法》,其目的是加強現金管理、實行劃撥清算、集中短期信用和監(jiān)督基本建設投資。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研究了這兩個辦法,準予公布試行。——第123頁。
〔119〕工繳費 指企業(yè)以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其他企業(yè)加工產品時所付給的費用,一般包括合理的成本、利潤和稅金?!?24、161、169、283、322頁。
〔120〕零擔土產 指委托鐵路、公路貨運的在數量上裝不足一節(jié)或一輛貨車的土產?!?28頁。
〔121〕杜魯門(一八八四——一九七二),美國民主黨人。當時任美國總統(tǒng)?!?30頁。
〔122〕這里所說的“供給制”,指生產不計成本,花錢不講多少,統(tǒng)統(tǒng)由國家包起來的辦法。——第132頁。
〔123〕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至一九五○年二月,毛澤東主席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蘇聯。一月二十日,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抵達莫斯科,與毛澤東一起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斯大林、蘇聯外交部長維辛斯基會談。二月十四日,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蘇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和《中蘇關于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第132頁。
〔124〕指一九五一年二月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財政會議。根據這次會議的討論,同年三月二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發(fā)了《關于一九五一年度財政收支系統(tǒng)劃分的決定》,確定從一九五一年度起,國家財政收支管理劃分為中央、大行政區(qū)和?。ㄊ校┤??!?33頁。
〔125〕李先念(一九○九——一九九二),湖北紅安人。當時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北軍區(qū)司令員、湖北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等職。——第134頁。
〔126〕見毛澤東《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議要點》(一九五一年二月十八日)。原文是:“‘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思想,要使省市級以上干部都明白?!薄?34頁。
〔127〕鎮(zhèn)壓反革命 指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三年在全國開展的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全國各地殘存著大量的土匪、惡霸、美蔣特務、反動黨團骨干和反動會道門頭子等反革命分子。他們進行各種破壞活動,危害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為了迅速建立和鞏固革命秩序,保障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順利進行,根據中共中央《關于鎮(zhèn)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和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全國開展了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反革命殘余勢力,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35頁。
〔128〕小豐滿電站 位于松花江上游、吉林市東南。解放戰(zhàn)爭時期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進行了整修和改建,一九五七年竣工。當時的發(fā)電裝機容量為四十八萬千瓦。其中,七點二五萬千瓦的四臺,六點五萬千瓦的二臺,六萬千瓦的一臺?!?35頁。
〔129〕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國家計劃委員會?!?37頁。
〔130〕一九五二年八月七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一九八二年五月,改稱地質礦產部。——第137頁。
〔131〕這里所說的 土地改革,指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中共中央發(fā)布《關于上地問題的指示》以后,各老解放區(qū)開展的土地改革運動?!?40頁。
〔132〕指一九五一年七月一日陳云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十周年而作的《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國家建設》一文(見《新華月報》1951年7月號,第504—506頁)。文章說:“隨著國家經濟的恢復和文化的發(fā)展,學生群眾中那種‘畢業(yè)就是失業(yè)’的恐慌,已不復存在。高中以上的畢業(yè)學生已經不是多余,而是不足;大學、??频漠厴I(yè)學生,遠遠低于經濟、文教、行政部門的需要,國家可以保證每個大學畢業(yè)生的職業(yè)?!薄?49頁。
〔133〕舊中國的商會 是商人為維護其營業(yè)利益而組織的社會團體。創(chuàng)始于清末,一般由同業(yè)公會會員或商號會員組成,常被大商業(yè)資本家和地方士紳操縱,有的還有反動武裝——商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舊商會被解散,另組工商業(yè)聯合會。——第150頁。
〔134〕全國合作總社 指一九五○年七月成立的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合作社迅速大量發(fā)展,成為全國性的勞動群眾自愿聯合組成的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組織。當時組織的縣、市以下的基層社,主要有農村供銷合作社、城市消費合作社以及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漁業(yè)生產合作社和運輸合作社等??h、市和縣、市以上建立聯合社和合作總社。——第151頁。
〔135〕這里所說的 稅務會議,指一九五○年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十七日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在北京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稅務會議。這次會議,根據財政經濟的新形勢和調整公私關系的精神,決定對現行的稅種、稅目、稅率以及征收方法作適當的調整。——第155頁。
〔136〕這里所說的 全國工商界代表會議,后來稱為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籌備代表會議,于一九五二年六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在北京召開。到會的有全國各省、市、內蒙古、西藏的工商界代表四百一十三人。其中,國營企業(yè)和合作社的代表七十六人,私營工商業(yè)代表三百一十九人,特邀代表十八人。會議產生了以陳叔通為主任委員的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籌備委員會。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十二日,在北京召開了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會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的組織?!?56頁。
〔137〕這里所說的全國以四十個省計,是約數,當時實際上為三十九個省、區(qū)和地方。即:河北、山西、平原、察哈爾、綏遠、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遼東、遼西、吉林、松江、黑龍江、熱河、山東、浙江、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云南、西康等二十九個省,蘇北、蘇南、皖北、皖南、川東、川西、川南、川北等八個行署區(qū),以及內蒙古自治區(qū)和西藏地方。——第156頁。
〔138〕依率計征 即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稅率征稅?!?58頁。
〔139〕“三反”指一九五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五二年十月在國家機關、部隊和國營企業(yè)等單位開展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第158、170、195、200、248、292頁。
〔140〕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fā)布的《關于一九五一年國營工業(yè)生產建設的決定》提出:“實行獨立會計制度,由中國人民銀行集中國營企業(yè)的一切信貸,允許各企業(yè)有權獨立與國家銀行發(fā)生往來,逐漸發(fā)揮銀行對企業(yè)財務活動的監(jiān)督作用。責成各企業(yè)的領導人,對所管企業(yè)的盈虧負完全責任?!薄?59頁。
〔141〕參見一九五二年三月十二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發(fā)布的《關于一九五二年棉糧比價及棉田的公糧負擔的指示》。在這個指示中,對棉田的公糧負擔作了如下規(guī)定:“凡過去棉田的公糧負擔占棉田應產量的平均比例在百分之十一(例如每畝棉田應產皮棉三十斤,負擔三點三斤)以上的地區(qū),其負擔辦法照舊不變;過去棉田的公糧負擔占棉田應產量的平均比例不及百分之十一的地區(qū),應把當地棉田的公糧負擔的平均比例提高到百分之十一。”——第159頁。
〔142〕這里所說的 民主改革,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工礦、碼頭等企業(yè)中,消滅封建勢力和廢除壓迫工人的包工制、工頭制、抄身制等的民主革命性質的社會改革?!?60頁。
〔143〕這里所說的 增產節(jié)約運動,指一九五二年上半年全國工礦交通企業(yè)開展的一次愛國增產節(jié)約競賽運動?!?60頁。
〔144〕八級工資制 是全國解放以后國營工礦企業(yè)實行的工人工資等級制度。這個制度規(guī)定,工人的工資分為八級?!?60頁。
〔145〕初步設計 是根據批準的計劃任務書對擬建工程進行設計的第一階段。我國大中型建設項目,一般采用兩階段設計,即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重大項目或特殊項目,采用三階段設計,即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初步設計的主要內容,是編制擬建工程的方案圖、說明書和概算?!?64頁。
〔146〕哈爾濱鋁合金加工廠 即今東北輕合金加工廠。——第164頁。
〔147〕淄博鋁氧廠 即今山東鋁廠?!?64頁。
〔148〕撫順制鋁廠 即今撫順鋁廠?!?64頁。
〔149〕“老虎”是“三反”、“五反”運動中對犯有嚴重貪污行為的干部和犯有嚴重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盜竊經濟情報行為的資本家的稱呼。揭發(fā)和查清他們的問題,叫做“打老虎”。——第167頁。
〔150〕“五反”指一九五二年在全國資本主義工商業(yè)中開展的“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反對盜竊經濟情報”的斗爭?!?68、195、201、248、292、303頁。
〔151〕曾山(一八九九——一九七二),江西吉安人。當時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第168頁。
〔152〕王稼祥(一九○六——一九七四),安徽涇縣人。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長?!?69頁。
〔153〕“下樓”指“三反”運動中犯有一些錯誤的干部,經過坦白交代和檢討,弄清了問題,得到了群眾的諒解,恢復了工作。有的干部雖然恢復了工作,但還沒有完全得到群眾的諒解,人們便稱他們是“穿著短褲子勉強‘下樓’”的?!?70頁。
〔154〕“五毒”指資本家的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和盜竊經濟情報的五種違法行為?!?72、267頁。
〔155〕見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政務院副總理陳云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的《關于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報告》。報告中說:“若干種加工訂貨,按照目前情況,工繳費低了的,應該在照顧工業(yè)的合理利潤,照顧消費者和銷售者的可能性,又照顧穩(wěn)定市場的原則下,適時地合理地予以提高。某些加工訂貨,原材料、工繳費規(guī)定過高者,也應該按其適當程度加以減低。”——第172頁。
〔156〕414毛巾 是上海萃眾毛巾廠生產的一種印有鐘牌414商標的毛巾。——第174頁。
〔157〕固本肥皂 是解放前上海五洲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肥皂廠生產的一種印有固本牌商標的肥皂。一九六○年五洲肥皂廠轉產,由上海制皂廠繼續(xù)生產固本牌肥皂。——第174頁。
〔158〕世界書局,一九一七年創(chuàng)辦于上海,曾是中國三大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它作為官僚資本企業(yè)被接管,官僚資本部分被國家沒收,其印刷廠改為中華印刷廠?!?74頁。
〔159〕孔祥熙(一八八○——一九六七),山西太谷人。曾任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行政院長、中央銀行總裁、中國銀行總裁等職。這里所說的我們所有的稅率都是接收孔祥熙的,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稅率,是參照以前國民黨政府的稅率制定的?!?80頁。
〔160〕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駐在中國東北境內的關東軍進攻沈陽。隨后,向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面進犯。駐守沈陽和東北其他地方的中國軍隊(東北軍),執(zhí)行蔣介石的不抵抗的命令,使日軍得以迅速占領了東北三省。這次事件被稱為九一八事變?!?80、258頁。
〔161〕養(yǎng)成工 指舊中國紗廠或某些絲廠招收的主要是女性的童工。入廠時須有鋪保和人保。入廠后一般有三至六個月的養(yǎng)成期,在此期間沒有工資;期滿后須在廠工作三四年,所得工資一般只有正式工的半數。養(yǎng)成工勞動繁重,食宿粗劣,遭受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第189頁。
〔162〕還鄉(xiāng)團 是地主反動武裝。解放戰(zhàn)爭時期,有些解放區(qū)的地主、惡霸逃到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國民黨把他們組織成為“還鄉(xiāng)隊”、“還鄉(xiāng)團”等反動武裝,隨國民黨軍進攻解放區(qū)。他們搶掠燒殺,無惡不作。——第189頁。
〔163〕指一九五三年六月至八月中共中央召開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這次會議,著重討論了如何貫徹執(zhí)行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提出了我國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91、205頁。
〔164〕艾森豪威爾(一八九○——一九六九),美國共和黨人。當時任美國總統(tǒng)。——第194、287頁。
〔165〕一九五二年六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指示全國各分行,在本月份內將現行存、放款利率分別降低百分之二十至五十。同時,停辦保本保值存款和折實存款。這次降低存、放款利率,是為了適應市場物價出現全面穩(wěn)定的新情況,也是為了降低工商業(yè)成本,開展農村信用,進一步發(fā)展生產,活躍市場,迎接新的建設高潮?!?95頁。
〔166〕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調整商業(yè)的指示》。指示提出,在國營經濟和合作社鞏固了主要陣地的前提之下,應容許私人資本經營零售業(yè)務和販運業(yè)務。并且,規(guī)定了相應的措施。主要是:一、調整批零差價、地區(qū)差價和季節(jié)差價。日用品批零差價一般擴大到百分之十至十八。二、劃分公私間的經營范圍。國營商業(yè)在大城市的零售店,要加以縮減;縣鎮(zhèn)的國營商店要適當地收縮零售業(yè)務,多做批發(fā);城市國營商店和合作社要減少次要商品的經營;農村供銷合作社所要收購的,應是糧食、主要經濟作物和若干種主要出口物資,其他的次要土產,應讓給私商經營。對于糧食和主要經濟作物的收購,也保留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給私商經營。在零售方面,全國公私商業(yè)的比重,仍按一九五二年六月中央財政會議所規(guī)定的百分之二十五和七十五的比例。到一九五四年七月,由于情況的變化,上述措施停止采用。參見本書《加強市場管理和改造私營商業(yè)》一文(第246—254頁)。——第196、249頁。
〔167〕本書中的 修正稅制、新稅制 都是指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頒發(fā)的《關于稅制若干修正及實行日期的通告》。——第197、199、209頁。
〔168〕參見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日報》社論《努力推行修正了的稅制》。社論說:“修正了的稅制繼續(xù)保持公私一律平等納稅的原則?!薄耙勒照赵贺斦洕瘑T會通告,對于加工、調撥、代購、代銷或包銷課稅規(guī)定的修訂,毫無疑問,這將是主要地增加了國營商業(yè)及合作社的稅收負擔。同時,通告中又規(guī)定,今后取消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免納所得稅及對合作社減征營業(yè)稅百分之二十的優(yōu)待。這樣便使得國營商業(yè)、合作社與私商完全處在同等待遇之下?!薄?98頁。
〔169〕指一九五二年四月十九日政務院副總理陳云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所作的《關于財政經濟問題》的報告。報告中說:“明年要把四級財政體制全部建立起來。一九五○年只有中央一級,去年大行政區(qū)建立了地方財政,省級財政還沒有完全建立好。今年下半年要把省級財政完全建立好,并且要準備明年把縣級財政也建立起來。”——第201頁。
〔170〕糧食年度 指在流通領域中計算糧食的購、銷、調、存所使用的全國統(tǒng)一的年度。當時規(guī)定的糧食年度,是從本年七月一日起到下年六月底止。后來改為從本年四月一日起到下年三月底止?!?06、277頁。
〔171〕死角糧 指存放地點偏僻,根本運不出來的糧食;或者能夠運出,但估計運出后按發(fā)糧地成本計算,虧損百分之百以上的糧食。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糧食部規(guī)定,凡屬死角糧,均可由“庫存商品”科目轉到“呆滯商品”科目。——第206頁。
〔172〕小平 即鄧小平,一九○四年生,四川廣安人。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11頁。
〔173〕參見本書《糧食要統(tǒng)籌統(tǒng)支》一文(第191—192頁)?!?16頁。
〔17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三年的努力,迅速恢復了被長期戰(zhàn)爭和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這一時期,稱為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到一九五二年底,全國工農業(yè)總產值比一九四九年增長百分之七十七點五。其中,工業(yè)總產值增長百分之一百四十五,農業(yè)總產值增長百分之四十八點五。鋼、煤、電力、原油、水泥、糧食、棉花、棉紗等工農業(yè)主要產品產量均已超過歷史的最高水平。這為一九五三年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打下了基礎?!?18、246頁。
〔175〕這里所說的 胡麻,即油用亞麻。油用亞麻在我國西北、內蒙古一帶為主要油料作物?!?20頁。
〔176〕豬丹毒 俗稱“打火印”,是豬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24頁。
〔177〕囊包蟲 是豬的一種寄生蟲。——第225頁。
〔178〕綏遠 是舊省名。一九五四年撤銷建制,所轄地區(qū)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25頁。
〔179〕指北京、天津、上海、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長春、哈爾濱、西安、武漢、廣州和重慶?!?28頁。
〔180〕指山東淄博工礦區(qū)、河南焦作工礦區(qū)、河北峰峰礦區(qū)、綏遠石拐溝礦區(qū)、松江雙鴨山礦區(qū)、甘肅玉門油礦區(qū)等?!?28頁。
〔181〕一九五三年,全國設有三十個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qū)和西藏地方。其中,除臺灣省外,松江、陜西、湖北、廣東的省會哈爾濱、西安、武漢、廣州為中央直轄市;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和綏遠省人民政府共駐歸綏市(今呼和浩特市)。所以這里講二十六個省會?!?28頁。
〔182〕張國燾(一八九七——一九七九),江西萍鄉(xiāng)人。一九二一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曾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一九三一年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職。一九三五年六月紅軍第一、第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qū)會師后任紅軍總政治委員。他反對中央關于紅軍北上的決定,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另立中央。一九三六年六月被迫取消第二中央,隨后與紅軍第二、第四方面軍一起北上,十二月到達陜北。一九三七年九月起,任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副主席、代主席。一九三八年四月,他乘祭黃帝陵之機逃出陜甘寧邊區(qū),經西安到武漢,投入國民黨特務集團,成為中國革命的叛徒,隨即被開除出黨。一九七九年死于加拿大。——第230頁。
〔183〕四中全會 指一九五四年二月六日至十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劉少奇受中央政治局的委托向全會作了報告,朱德、周恩來、陳云、鄧小平等在全會上作了發(fā)言。會議揭露和批判了高崗、饒漱石在全國財經會議和組織工作會議期間及其前后進行的反黨分裂活動,一致通過了毛澤東建議起草的《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第230頁。
〔184〕瞿秋白(一八九九——一九三五),江蘇常州人。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后的緊要關頭,同李維漢主持召開“八七會議”。會后任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一九二七年十一月至一九二八年四月犯過“左”傾盲動主義錯誤。一九三○年九月主持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糾正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在一九三一年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受到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分子的打擊,被排斥于黨的中央領導機關之外。一九三五年二月,在從江西往福建轉移途中被國民黨逮捕,六月十八日在福建長汀就義?!拔幕蟾锩敝斜徽_為“叛徒”。一九八○年十月,中共中央為瞿秋白恢復名譽?!?31頁。
〔185〕七大 即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一日在延安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作了《論解放區(qū)戰(zhàn)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作了《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周恩來作了《論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發(fā)言。大會決定了黨的路線,這就是“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通過了新黨章,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新黨章規(guī)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tǒng)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這次大會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33頁。
〔186〕第一個五年計劃 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簡稱。這一計劃,從一九五一年開始準備,經過五次編制,到一九五五年七月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通過。這是一個成功的計劃,執(zhí)行的結果是,到一九五六年,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私營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計劃規(guī)定的各項建設任務,到一九五七年底,也勝利實現,許多指標超額完成,這就為國家工業(yè)化打下了初步基礎,同時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35、256、269、277、308頁。
〔187〕間接計劃 是有別于指令性計劃的一種計劃管理方法。這種方法,不是國家直接向企業(yè)單位下達計劃指標,而是通過頒布有關的政策法令,利用經濟杠桿,使其適應國家計劃的要求?!?35頁。
〔188〕這是當時的計劃數字,后來調整為百分之十四點七,執(zhí)行結果達到百分之十八。——第235頁。
〔189〕這是當時的計劃數字,后來增加到一百五十六個項目?!?36頁。
〔190〕這是當時的計劃數字,后來增加到六百九十四個項目。限額以上的項目,指在基本建設項目中,不論新建、改建或恢復,全部投資等于或大于國家規(guī)定限額的建設單位。這類建設單位的設計任務書由中央審批。小于限額的,稱為限額以下的項目,其設計任務書由地方審批。這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管理和掌握基本建設項目的方法。當時,國家規(guī)定:鋼鐵工業(yè)和汽車、拖拉機、船舶、機車車輛等制造工業(yè)的投資限額為一千萬元,有色金屬、化學和水泥等工業(yè)的投資限額為六百萬元,煤炭、石油和紡織等工業(yè)的投資限額為五百萬元,橡膠、造紙、制糖、卷煙和醫(yī)藥等工業(yè)的投資限額為四百萬元,等等。限額以上的項目,一般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項目。——第236頁。
〔191〕這是當時的計劃數字,后來調整為百分之四點三,執(zhí)行結果達到百分之四點五?!?36頁。
〔192〕這是當時的計劃數字,后來調整為三十二億六千萬元,占五年內經濟建設支出的百分之七點六。實際完成的投資為四十一億九千萬元,由于國家投資總額增加,所以仍占百分之七點六。——第239頁。
〔193〕這是當時的計劃數字,后來調整為百分之十一點二比百分之八十八點八,執(zhí)行結果是百分之十五比百分之八十五。——第239頁。
〔194〕第一機械工業(yè)部和第二機械工業(yè)部 于一九五二年八月成立。一九五八年二月,第一機械工業(yè)部、第二機械工業(yè)部和電機制造工業(yè)部合并為第一機械工業(yè)部。一九八二年五月,第一機械工業(yè)部與農業(yè)機械部、國家儀器儀表工業(yè)總局、國家機械設備成套總局合并為機械工業(yè)部。——第242頁。
〔195〕這是當時的計劃數字,后來調整為二百四十八億五千萬元,執(zhí)行結果是二百五十億三千萬元?!?43頁。
〔196〕這是當時的計劃數字,后來調整為四百九十八億元左右,執(zhí)行結果達到五百二十一億五千萬元。一九五七年社會商品購買力為四百八十八億二千萬元?!?44頁
〔197〕這里所說的 公營商業(yè),是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營商業(yè)的統(tǒng)稱?!?48頁。
〔198〕一九五二年九月以后,毛澤東曾多次講到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向全國人民進行關于總路線的宣傳,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批準并轉發(fā)了經毛澤東修改過的中共中央宣傳部編寫的《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斗爭——關于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這個提綱形成了對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準確表述,即:“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薄?48、267頁。
〔199〕這是當時的情況。后來,市鎮(zhèn)居民的口糧,全部實行定量分配。參見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fā)布的《市鎮(zhèn)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61頁。
〔200〕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四日,國務院根據近幾年紡織品貨源日益充裕的情況,決定從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日起全國臨時免收布票,一九八四年不發(fā)布票。——第261頁。
〔201〕這是當時的情況。后來,在全國經濟發(fā)生嚴重困難,或者有些地方的肉類和動物油的供應不能滿足需要的時候,就采取定量分配的辦法?!?61頁。
〔202〕這是當時市制中的重量單位,一斤為十六兩。——第263頁。
〔203〕地方工業(yè)部 于一九五四年九月成立,一九五六年五月撤銷?!?66頁。
〔204〕批購戶 指用現款從國營商業(yè)成批進貨,然后按規(guī)定的牌價或核定的價格零售,獲取批零差價的私營零售商。經營這種批銷業(yè)務的私營零售商,同時也允許向自由市場采購同類商品,自行銷售。這是我國對資本主義商業(yè)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所采取的一種國家資本主義的初級形式。非批購戶指不是從國營商業(yè)成批進貨的私營零售商?!?70頁。
〔205〕燃料工業(yè)部 于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一九五五年七月撤銷。——第271頁。
〔206〕這里所說的 第三機械工業(yè)部,于一九五五年四月成立,一九五六年五月撤銷。——第271頁。
〔207〕這里所說的“一條鞭”,指國營工商業(yè)部門分行業(yè)對私營工業(yè)的供產銷實行統(tǒng)一管理。這是當時國家管理私營工業(yè)的一種辦法?!?71頁。
〔208〕參見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fā)布的《農村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暫行辦法》?!?77頁。
〔209〕公糧代金 指對于缺少糧食和糧食只能自給的納稅人,可以繳納貨幣的一種征稅辦法?!?78頁。
〔210〕上海三筆公司 即上海制筆工業(yè)公司,是一九五五年三月按行業(yè)成立的一個專業(yè)公司。下半年,全行業(yè)進行改組。一九五六年一月,被批準全行業(yè)公私合營?!?85頁。
〔211〕參見列寧《布爾什維克能保持國家政權嗎?》(《列寧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9—302頁)?!?86頁。
〔212〕“瑞蚨祥”指北京瑞蚨祥綢布店。一八七○年前后開業(yè)?!?87頁。
〔213〕“全聚德”指北京全聚德烤鴨店。一八六四年開業(yè)?!?87、296、338頁。
〔214〕定息 是我國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行全行業(yè)公私合營后,對民族資本家的生產資料進行贖買的一種形式,即不論企業(yè)盈虧,統(tǒng)一由國家每年按照合營時清產核資確定的私股股額,發(fā)給資本家固定的利息(一般是年息百分之五)。從一九五六年開始支付定息。一九六六年九月停止支付。——第287、304、309、323、333頁。
〔215〕一九五三年國家規(guī)定,私營企業(yè)所得利潤,按國家所得稅金、企業(yè)公積金、職工福利獎金、資方的股息紅利等四個方面進行分配,稱為"四馬分肥"。國家所得稅采取累進稅率,一般占利潤總額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企業(yè)公積金一般占百分之十至三十;職工福利獎金一般占百分之五至十五;股息紅利(包括董、監(jiān)事和經理、廠長的酬勞金)一般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這是初級和中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企業(yè)利潤分配的辦法。一九五六年實行全行業(yè)公私合營后,資方的股息紅利被定息所代替?!?88、304頁。
〔216〕北四行 指鹽業(yè)銀行、金城銀行、大陸銀行和中南銀行,是舊中國北方的金融資本集團之一。南四行指浙江興業(yè)銀行、浙江實業(yè)銀行、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和新華信托儲蓄銀行,是舊中國南方的金融資本集團之一。一九五二年,北四行、南四行分別同其他行莊合并組成在中國人民銀行領導下的公私合營銀行?!?88頁。
〔217〕申新、永安 是上海兩個私營紡織公司。一九五五年十月實行公私合營。——第291頁。
〔218〕指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一日至二十一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工商聯第一屆執(zhí)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國務院副總理陳云和陳毅到會講了話。這次會議是進一步推動全國工商業(yè)者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次會議。——第293、324頁。
〔219〕文房四寶 是對筆、墨、紙、硯四種書房文具的統(tǒng)稱?!?95頁。
〔220〕二斤半 指供給制時期每人每天的伙食標準(包括主食和副食)是二斤半小米。二尺五 指穿的衣服(上身)是二尺五長。這里借用來說明,平均主義的做法是不行的?!?95頁。
〔221〕“東來順”指北京東來順飯莊。一九○三年開業(yè)。——第296、338頁。
〔222〕民建 是中國民主建國會的簡稱。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成立,主要由民族工商業(yè)者和一部分與工商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組成。一九四八年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召開“新政協”的號召。一九四九年派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民主黨派之一。——第304、315、329頁。
〔223〕這里所說的“長支”,指資方人員在公私合營前可以隨時在本企業(yè)預支,到年終結算?!?05頁。
〔224〕王府井 是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簡稱。這里是北京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06頁。
〔225〕指一九五六年二月八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關于目前私營工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中若干事項的決定》?!?10、318頁。
〔226〕指一九五六年二月八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關于私營企業(yè)實行公私合營的時候對財產清理估價幾項主要問題的規(guī)定》?!?13頁。
〔227〕指一九五六年二月八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關于在公私合營企業(yè)中推行定息辦法的規(guī)定》。——第314頁。
〔228〕采購部 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采購部。一九五五年七月成立,一九五六年十一月撤銷?!?25、331頁。
〔229〕這里所說的選購辦法,在當時由于可供的商品較少,還只是個設想,實際上并沒有做到。在商品供應比較充裕,消費者有較多的選擇余地時,對一部分商品實行選購就有了可能。——第326、334頁。
〔230〕指一九五六年七月六日至九日國務院第四辦公室、第五辦公室和第八辦公室聯合召開的有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中國民主建國會和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會上,工商界代表就公私關系、人事安排、工資待遇、定股定息以及小商小販的安排等有關私營工商業(yè)改造方面的問題,反映了很多情況,并提出了不少的批評和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對一些重要的意見作了答復。最后,國務院副總理陳云著重對搞好公私關系問題講了話。——第330頁。
〔231〕延安新市場 指抗日戰(zhàn)爭時期設在延安南門外的貿易市場?!?33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