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給《我們的曙光》雜志第9—10期合刊上尼·羅日柯夫的文章加上這樣一個標題,并且要非常認真地加以分析?在不去管一切“沖突的”材料、不去管“糾紛”的情況下搞清工人運動中兩條路線和“兩個政黨”問題的可能性?! ?br>
2.“自由日子里的社會民主派”的典型。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派。羅日柯夫是一個典型;他的文章通篇都是用自由主義偷換馬克思主義。
3.從自由派(羅日柯夫)和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看當代俄國農(nóng)奴主的作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十二月決議”(1908年)。
4.民主派對(斯托雷平)“通過資產(chǎn)階級各個集團之間的妥協(xié)”來解決土地問題的態(tài)度?! ?br>
5.在俄國,“十分溫和的資產(chǎn)階級進步主義的勝利”是否即將來到?
6.當代俄國和第三屆杜馬同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同立法團以及同80年代的普魯士相比較?! ?br>
7.“舊的口號”已經(jīng)變成“僵化的字眼”了嗎?
8.為什么羅日柯夫建立的“保障工人階級利益協(xié)會”是按自由派的方式保障自由派所理解的工人階級利益的協(xié)會?
9.對比:尤·拉林對工人代表大會的態(tài)度同尼·羅日柯夫?qū)戏ǖ娜∠烧h的態(tài)度一樣。
載于1911年11月《工人報》小組印發(fā)的關于該報告的公告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0卷第414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