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議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決議

革命高潮、罷工和黨的任務

1.在1912年這一年里,工人運動史和俄國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事實,是無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的和政治的罷工斗爭都有了顯著的發(fā)展。參加政治罷工的人數(shù)達到100萬人。

2.1912年罷工斗爭的性質(zhì)值得特別注意。在很多情況下工人同時提出經(jīng)濟要求和政治要求,經(jīng)濟罷工和政治罷工此起彼伏,互相交替。為了奪回被反革命剝 奪了的1905年的勝利果實而同資本家進行的斗爭以及生活費用的不斷飛漲,喚醒了一層又一層的工人群眾,以最尖銳的形式向他們提出了政治問題。這種經(jīng)濟斗 爭和政治斗爭互相結(jié)合、交叉穿插的形勢,是使運動具有威力,使群眾性的革命罷工得以形成的條件和保證。

3.成了1912年突出特點的陸海軍中的不滿情緒和起義的爆發(fā),一開始就同工人的群眾性的革命罷工有明顯的聯(lián)系,它表明廣大民主派,特別是作為主要兵源的農(nóng)民的騷動和憤懣與日俱增。

4.所有這些事實,同全國普遍向左轉(zhuǎn)的形勢(盡管黑幫的沙皇政府十分無恥地在第四屆杜馬選舉中舞弊,這次選舉還是表明了普遍向左轉(zhuǎn)的形勢)聯(lián)系起來看, 充分證明了俄國又進入了群眾進行公開的革命斗爭的時期。剛剛開始的這場新的革命,是沙皇政府六三政策破產(chǎn)的必然結(jié)果。這種政策甚至沒能使最會巴結(jié)討好的大 資產(chǎn)階級滿意。人民群眾淪于更加無權(quán)的地位,被壓迫民族的人民群眾尤其是這樣;農(nóng)民則再次有成百萬成百萬人挨餓。

5.在這種情況下,群眾性的革命罷工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還因為這種罷工是克服農(nóng)業(yè)無產(chǎn)階級和農(nóng)民的冷漠、絕望情緒和渙散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的政治主動性,吸引他們參加盡可能齊心協(xié)力、步調(diào)一致、聲勢浩大的革命行動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6.黨組織一方面必須擴大和加強為實現(xiàn)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最近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國,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沒收地主的全部土地交給農(nóng)民)而進行的宣傳鼓動 工作,同時必須把全面支持群眾性的革命罷工,發(fā)展和組織群眾的各種革命行動放在自己工作的首要地位。特別是必須把舉行街頭革命示威游行(同政治罷工相結(jié) 合,或者單獨行動)這個迫切的任務提出來。

7.某些資本家采取同盟歇業(yè)(大批解雇)來對付罷工工人,這就使工人階級面臨一個 新的任務。必須仔細地估計每個地區(qū)、每個工業(yè)部門、每一次的罷工的經(jīng)濟條件,尋找反擊同盟歇業(yè)的新的斗爭方法(例如意大利式罷工[175]),以及用革命 的群眾大會和革命的街頭示威游行來代替政治罷工。

8.某些合法的機關報刊,無論它們?nèi)绾卧u價這次或那次罷工,它們總的宣傳鼓 動都是反對群眾性革命罷工的。例如,除自由派的報刊外,《光線報》取消派集團也違背這樣或那樣支持這份報紙的大部分工人的心愿,進行著這種宣傳鼓動。因 此,全體社會民主黨工人黨員的任務是:(1)同這個集團進行堅決的斗爭;(2)有步驟地、堅持不懈地、不分派別地向全體工人解釋上面所說的那種宣傳的全部 危害性;(3)團結(jié)一切無產(chǎn)階級力量來進一步推進革命的宣傳鼓動和群眾的革命行動。

秘密組織的建設

1.會議總結(jié)了1912年的工人運動和黨的工作,認為:

已經(jīng)開始涌現(xiàn)的群眾的革命行動的新浪潮,完全證明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過去通過的關于建黨問題的決議(尤其是1912年一月代表會議的決議)是正確的。 1912年罷工斗爭的進程、社會民主黨在第四屆杜馬選舉時進行的選舉運動、保險運動的進程等等,都清楚地表明了當前組織建設的唯一正確形式是秘密的黨,它 是有各種合法的和半合法的工人團體作外圍的許多黨支部的總和。

2.秘密建設的組織形式適應當?shù)氐臈l件是絕對必要的。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掩護秘密的支部,使工作形式盡可能靈活地適應當?shù)厣顥l件,是秘密組織具有生命力的保證。

3.目前組織建設方面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務是:在所有的工廠中建立由工人中最積極的分子組成的純粹是黨的秘密的工廠委員會。工人運動的巨大高漲正在創(chuàng)造條件,使大部分地區(qū)有可能恢復黨的工廠委員會和鞏固現(xiàn)有的黨的工廠委員會。

4.會議指出,現(xiàn)在已經(jīng)迫切需要在每個中心由分散的地方小組建立領導組織。

例如,在彼得堡,通過由各區(qū)支部選舉的原則同增補的原則相結(jié)合的辦法產(chǎn)生的市領導委員會,就是這樣一種全市性的組織形式。

這種組織形式能夠使領導機關和基層支部之間建立起最密切、最直接的聯(lián)系,同時又能夠建立一個人員不多、機動靈便、極其秘密、有權(quán)隨時代表整個組織進行活動的執(zhí)行機關。會議向其他各個工人運動中心推薦這種組織形式,并建議根據(jù)當?shù)氐纳顥l件作某些改變。

5.為了建立地方組織同中央委員會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為了指導和統(tǒng)一黨的工作,會議認為絕對必須在工人運動的各主要地區(qū)建立區(qū)域中心。

6.在建立社會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和地方組織之間的經(jīng)常而有活力的聯(lián)系方面,以及在大的工人運動中心建立靈活的地方工作領導形式方面,最重要的實際任務之 一就是建立受托人制度。受托人應當從擔任地方工作的工人領導人員中選拔。只有這些先進的工人才會用自己的力量使各地以至全俄國的黨的中心機構(gòu)得到加強和鞏 固。

7.會議希望中央委員會盡可能經(jīng)常地召開有從事社會民主黨各部門工作的黨的地方工作者參加的會議。

8.會議請大家注意黨屢次通過的決議:工人政黨只有依靠黨員定期交納的黨費和工人的捐款才能生存。沒有這種捐款,尤其在目前情況下,即使最精簡的黨的中心機關(地方的和全國的)也絕對不可能生存。

9.(不公布。)

關于社會民主黨杜馬黨團

1.會議肯定,盡管政府進行了空前的迫害和在選舉中舞弊,盡管黑幫和自由派反對社會民主黨的聯(lián)盟在許多地方已經(jīng)完全形成,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第四屆杜馬 選舉中還是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幾乎所有地方第二城市選民團中擁護社會民主黨的選票都增加了,社會民主黨正逐漸把第二城市選民團從自由派手中奪取過來。而在 對我們黨說來是主要的工人選民團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照舊保持了絕對的優(yōu)勢,同時工人階級十分一致地通過使選民團中的布爾什維克代表全部當選的行動有力地 表明了他們是毫不動搖地忠于老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及其革命傳統(tǒng)的。

2.會議對于社會民主黨第四屆杜馬代表所進行的有力的活動,如在杜馬中的許多發(fā)言、提出的質(zhì)詢、宣讀的基本上正確地反映了社會民主黨主要原則的宣言等,表示歡迎。

3.會議承認我們黨內(nèi)樹立起來的傳統(tǒng)是唯一正確的,這個傳統(tǒng)就是,社會民主黨杜馬黨團是服從以黨的各個中心機關為代表的整個黨的一個機構(gòu);同時會議認 為,為了從政治上教育工人階級和合理安排黨的杜馬工作,必須注意社會民主黨黨團所采取的每一個步驟,從而實現(xiàn)黨對黨團的監(jiān)督。

4.會議不能不認為,社會民主黨黨團通過關于亞格洛的決議,是直接違背黨團對黨所承擔的義務的。這個決議助長了崩得的分裂行動,而崩得勾結(jié)了非社會民主 黨(波蘭社會黨)反對波蘭的社會民主黨人,違反了在工人復選人中占多數(shù)的所有社會民主黨復選人的意志,選舉了非社會民主黨人亞格洛。黨團通過這一決議就擴 大了波蘭工人中間的分裂,妨礙了全黨的統(tǒng)一事業(yè)。

5.契恒凱里同志以黨團的名義,為打著“建立每一個民族的自由發(fā)展所必要的 機構(gòu)”旗號的民族文化自治辯護,這是公然違背黨綱的行為。[176]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批準黨綱時曾專門投票否決了本質(zhì)上與此相似的條文。[177]無 產(chǎn)階級的政黨不能容許向民族主義情緒讓步,即使對以這種隱蔽形式出現(xiàn)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一樣。

6.社會民主黨黨團投票贊成了進步黨人(實際上是十月黨人)就內(nèi)閣宣言提出的程序提案,而沒有提出社會民主黨的獨立的提案,這是一種失誤;[178]黨必須指出這一點,因為自由派的報刊正對此進行惡意的解釋。

7.8.9.(不公布。)[179]

關于秘密書刊

會議在討論了必須全面發(fā)展秘密出版事業(yè)的問題并就這個問題擬訂了若干具體指示之后,堅決號召各級地方黨組織、一切工人支部和工人個人在運輸工作和同中央局[180]取得聯(lián)系方面發(fā)揮更大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以傳播秘密書刊。

關于保險運動

會議肯定,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不顧一切迫害,在實行保險法[181]方面為保衛(wèi)無產(chǎn)階級的利益作了巨大的努力,同時認為:

1.必須進行最堅決的、齊心協(xié)力的斗爭,反對政府和資本家企圖強迫工人不經(jīng)過工人大會糊里糊涂地推選參加傷病救濟基金會的受托人。

2.各地工人都應當力爭做到通過私下磁頭的辦法,把工人理想的受托代表候選人預先確定下來。

3.工人們應當舉行革命的群眾大會,抗議在實行保險法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暴力和刁難行為。

4.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預先確定工人的受托代表的候選人名單,候選人要從最孚眾望的社會民主黨工人中提出,而且要做到使不能召開任何會議的地方也能一致通過這個名單。

5.會議認為,抵制受托人的選舉是不適當而且有害的。當前資本家正以最大的努力企圖使工人不能掌握工廠中某些無產(chǎn)階級基層組織,而工人傷病救濟基金會就是這樣的基層組織。抵制的辦法,在目前會使工人分散力量,從而只會有利于資本家的上述企圖的實現(xiàn)。

6.爭取合理地選舉傷病救濟基金會代表的斗爭一分鐘也不應當停頓。要千方百計,全力以赴,利用一切有利時機,擴大和發(fā)展工人的斗爭,一分鐘也不讓企業(yè)主 以為生產(chǎn)的正常進行有了保證;同時,不管有多少障礙,都要堅持使社會民主黨的候選人名單得到通過。選舉不會排斥斗爭的進一步發(fā)展。相反,我們把堅定的社會 民主黨工人選為代表,將會有助于今后的爭取正常選舉的斗爭,因為在這個斗爭中代表們將盡力幫助工人。

7.在沒有開會就進行選舉的地方,必須采取工人們能夠接受的一切方式進行鼓動,爭取根據(jù)真正自由選舉的原則開會重選受托人。

8.社會民主黨杜馬黨團必須立即就禁止工人開會進行選舉一事再次提出質(zhì)詢。

9.必須把關于實行保險制度的整個鼓動工作同說明沙皇俄國的全部實際狀況這一內(nèi)容密切地結(jié)合起來,同時要說明我們的社會主義原則和革命要求。

關于對取消主義的態(tài)度和關于統(tǒng)一

1.4年來黨同取消主義所進行的斗爭證明,190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十二月全黨代表會議所作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決定說:

“黨內(nèi)有一部分知識分子試圖取消現(xiàn)有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組織,代之以一種絕對要在合法范圍內(nèi)活動的不定形的聯(lián)盟,甚至不惜以公然放棄黨的綱領、策略和傳統(tǒng)為代價。”

由此可見,取消派受到譴責,決不是因為他們提出必須進行合法的工作,而是因為他們背棄秘密的黨,破壞秘密的黨。

俄國第一份馬克思主義工人日報的創(chuàng)辦和工人選民團中布爾什維克代表候選人的全部當選,充分證明了我們黨在排除取消派之后,已經(jīng)掌握了合法活動。

2.取消派脫離秘密的黨,脫離地方組織單獨組織小集團,制造分裂,而在許多地方,特別是在彼得堡成立所謂發(fā)起小組,就更擴大了分裂。1912年俄國社會 民主工黨一月代表會議斷定:《我們的曙光》雜志和《生活事業(yè)》雜志的取消派文人集團是這些發(fā)起小組的核心,“已使自己完全置身于黨外”[注:見《列寧全 集》第2版第21卷第160頁。——編者注],這只是肯定取消派制造了分裂。

3.1912年八月代表會議自封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各組織的代表會議”,其實是取消派的代表會議,因為會議的主要成員和領導成員是從黨內(nèi)分裂出去的、脫離俄國工人群眾的取消派文人集團。

4.絕大多數(shù)的先進工人是忠于秘密的黨的,這就使八月代表會議不得不向黨性作表面的讓步,表面上承認秘密的黨。其實,這次代表會議的所有決議都徹頭徹尾 貫穿著取消主義,代表會議結(jié)束后,《我們的曙光》雜志和《光線報》馬上聲明贊成八月決議,更加賣力地展開了取消主義的宣傳,內(nèi)容是:

(一)主張成立公開的黨;

(二)反對地下組織;

(三)反對黨的綱領(維護民族文化自治,修改第三屆杜馬土地法,把建立共和國的口號挪到次要地位等等);

(四)反對群眾性的革命罷工;

(五)主張實行改良主義的、純粹合法的策略。

因此,同《我們的曙光》雜志和《光線報》的取消派集團作堅決斗爭,向工人群眾說明取消派集團的宣傳的嚴重危害性,仍然是黨的任務之一。

5.取消派在合法刊物上掀起“統(tǒng)一”運動,回避和模糊關于加入秘密的黨并在其中工作這個主要問題,這樣會把工人引入迷途,因為這個問題甚至不能在合法報 刊上提出。實際上取消派照舊在進行分裂活動,彼得堡的選舉特別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在復選人分成勢均力敵的兩部分的時候,正是取消派反對抽簽的建議, 而當時抽簽是唯一能夠避免工人在資產(chǎn)階級政黨面前發(fā)生分裂的辦法。[182]

6.各種思潮和傾向的社會民主主義工人在承認并且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秘密組織的條件下實現(xiàn)統(tǒng)一,是絕對必要的,是工人運動的一切利益堅決要求的。

在彼得堡納爾瓦區(qū)組織以及許多外省組織內(nèi)部正是根據(jù)這樣的原則實行聯(lián)合的。

7.會議大力支持這樣的聯(lián)合,并建議各地立即自下而上地,即從工廠委員會、區(qū)分部等開始實行這樣的聯(lián)合,同時由工人同志認真檢查:是不是承認秘密的組織 了,有沒有支持群眾的革命斗爭和革命策略的決心。只有實際建立起這種自下而上的統(tǒng)一,才能實現(xiàn)黨的完全的團結(jié)和全國范圍的十分鞏固的統(tǒng)一。

關于“民族的”社會民主黨組織

1.1912年的經(jīng)驗完全肯定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一月代表會議(1912年)關于這個問題的決議[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1卷第143—145 頁。——編者注]是正確的。崩得違反波蘭社會民主黨人的意志支持非社會民主黨人候選人亞格洛,取消派、崩得和拉脫維亞社會民主黨人的八月代表會議 (1912年)違背黨綱、助長民族主義的行為,都十分明顯地表明社會民主黨建黨中的聯(lián)邦制原則徹底破產(chǎn)了,表明“民族的”社會民主黨組織處于互相隔絕的境 地對于無產(chǎn)階級事業(yè)是十分有害的。

2.因此,會議堅決號召俄國各民族工人堅決反擊反動派的黷武的民族主義,反對勞動群眾中民 族主義情緒的任何表現(xiàn),號召社會民主主義工人緊密地團結(jié)起來,組成當?shù)氐亩韲鐣裰鞴h的統(tǒng)一組織;這些組織要象高加索早就實行的那樣,用當?shù)責o產(chǎn)階級 的每一種語言進行工作,并且真正實現(xiàn)自下而上的統(tǒng)一。

3.會議對于波蘭社會民主黨的隊伍發(fā)生分裂一事表示十分遺憾,因為這種 分裂嚴重地削弱了波蘭社會民主主義工人的斗爭。會議不得不指出,波蘭社會民主黨總執(zhí)行委員會現(xiàn)在并不代表波蘭無產(chǎn)階級的波蘭社會民主黨組織中的多數(shù)人,它 采取了令人不能容忍的手段反對這些多數(shù)人(例如毫無根據(jù)地猜疑華沙整個組織在搞奸細活動)。會議號召一切同波蘭社會民主主義工人有接觸的黨組織協(xié)助波蘭社 會民主黨建立真正的統(tǒng)一。

4.會議特別指出崩得最近一次(第九次)代表會議決議中的極端機會主義和取消主義,這次代表會議取 消了建立共和國的口號,把秘密工作挪到次要地位,并且把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任務置于腦后。崩得阻撓各地(在華沙、羅茲和維爾納等地)全體社會民主主義工人的聯(lián) 合,即1906年以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一再堅持的聯(lián)合,這種行為也應當受到同樣的譴責。

5.會議歡迎拉脫維亞組織中革命的社會民主主義工人不懈地進行的反取消主義的宣傳,并對拉脫維亞社會民主黨中央委員會支持取消派的反黨行動的傾向表示遺憾。

6.會議堅信,已經(jīng)開始的革命高潮、群眾性的經(jīng)濟罷工和政治罷工、街頭示威游行以及其他形式的群眾的公開革命斗爭,都將有助于各地社會民主主義工人不分 民族的、親密無間的團結(jié)和打成一片,從而加強對壓迫俄國各民族的沙皇制度的沖擊,加強對聯(lián)合起來的俄國各族資產(chǎn)階級的沖擊。

關于《真理報》編輯部的改組和工作

1.編輯部貫徹黨的精神不夠堅定。堅決要求編輯部更嚴格地遵守和執(zhí)行黨的一切決議。合法辦報的方針必須遵循。

中央委員會要采取措施改組編輯部。

2.編輯部對彼得堡社會民主主義工人的黨的生活反應不力。轉(zhuǎn)述黨的決議或者提及這些決議必須無條件地用合法的形式。

3.編輯部應該更重視闡明整個取消主義的錯誤和危害,尤其是《光線報》宣傳的錯誤和危害。

4.編輯部應該更重視在工人中間進行征求訂戶和募捐的宣傳。

5.布爾什維克的杜馬代表都應該加入擴大的報紙編輯委員會,并且經(jīng)常地、堅持不懈地分擔寫作和經(jīng)營方面的工作。

6.編輯部對它的前進派撰稿人應該采取特別審慎的態(tài)度,以免妨礙剛開始的互相接近,以免犯原則性的路線錯誤。

7.必須全力縮減出版費用和建立一個人員有限的領導委員會(主持整個工作),這個領導委員會必須有六人團[183]的至少一名代表參加。

要有一個同樣的領導委員會(經(jīng)營委員會)來掌管經(jīng)營方面的工作,該委員會也必須有六人團的一名代表參加。

8.中央委員會認為必須刊登的文章,應該(署上商定的署名)立即刊登。

9.在嚴格保持報紙合法性的同時,必須吸收彼得堡及外省的工人團體、協(xié)會、委員會、小組和個人積極參加為報紙寫稿和推銷報紙的工作。

10.支持圣彼得堡一部分社會民主黨人關于出版反取消派的總的工會機關報的倡議,事先要就地仔細檢查一下工作的安排。

11.采取措施使報紙和雜志[184]在寫作和經(jīng)營方面相互密切配合。

12.必須積極著手在莫斯科創(chuàng)辦一份工人日報作為彼得堡工人日報的分支。為此應當使莫斯科小組同莫斯科地區(qū)三位杜馬代表在組織上建立聯(lián)系。

1913年2月上半月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在巴黎印成小冊子

《關于〈真理報〉編輯部的改組和工作》首次發(fā)表于1956年《歷史問題》雜志第11期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2卷第249—270頁

【注釋】

[175]意大利式罷工即消極罷工或留場罷工,因首先流行于意大利而得名。——[277]。

[176]指社會民主黨杜馬黨團成員孟什維克阿·伊·契恒凱里在1912年12月10日(23日)國家杜馬第十次會議上的發(fā)言。——[280]。

[177]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所否決的條文是崩得分子弗·達·麥迭姆(戈爾德布拉特)對黨綱一般政治部分的第8條的補充。草案中該條是: “國內(nèi)各民族都有自決權(quán)”。麥迭姆建議增加:“并建立保障它們充分自由發(fā)展文化的機關”。這一修改意見被大會以多數(shù)票對3票所否決(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第二次代表大會。記錄》1959年俄文版第190—192頁)。——[280]。

[178]1912年12月15日(28 日)杜馬第十四次會議結(jié)束了關于政府宣言的討論之后,立憲民主黨人、進步黨人、勞動派和民族黨人都提出了程序提案。大會以多數(shù)票通過了進步黨人的提案。該 提案中說,確信政府會實行1905年10月17日的宣言。社會民主黨人也對這個提案沒了贊成票。后來他們承認投贊成票是錯誤的。——[281]。

[179]未公布的第7、8、9條的條文沒有保存下來,但可根據(jù)收在本卷《附錄》中的《〈關于社會民主黨杜馬黨團〉決議初稿》(見第425—426頁)來判斷其內(nèi)容大意。——[281]。

[180]中央局即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俄國局,是中央委員會的一部分,其任務是領導俄國國內(nèi)地方黨組織的實際工作,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第二次代表大會以后建立,最初在基輔,1904年設在莫斯科,從1905年起設在彼得堡。俄國局下設組織組、技術(shù)組、財務后勤組、軍事組和一個協(xié)調(diào)各組工 作的執(zhí)行委員會。1905年11月,由于領導中央國外部分的列寧回國,俄國局的職能改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執(zhí)行。在1907—1910年反動時 期,俄國局的活動曾一度恢復,但由于許多成員的被捕和俄國局內(nèi)的孟什維克取消派的怠工,很快又陷于停頓。1912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全國代表會議 選出的中央委員會重新建立了俄國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俄國局做了大量工作,把布爾什維克團結(jié)在列寧的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口號周圍。1917年二月革 命時期,俄國局和彼得格勒布爾什維克一起領導了勞動群眾的革命運動。二月革命后,它又領導了消滅舊制度和鞏固革命成果的斗爭。1917年4月,俄國社會民 主工黨(布)第七次代表會議選出了在俄國公開活動的新的中央委員會以后,俄國局不再存在。——[281]。

[181]指 1911年秋天第三屆杜馬通過的政府所制定的保險法案。列寧在他起草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布拉格)全國代表會議的決議《關于對杜馬提出的工人的國家 保險法案的態(tài)度》中分析了這個法案的內(nèi)容(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1卷第155—156頁)。——[281]。

[182] 彼得堡工人選民團初選人選舉于1912年9月16日(29日)舉行。10月5日(18日)進行了復選人選舉。由于當局搞了所謂“說明”,選舉結(jié)果被撤銷 (參看注212)。10月17日(30日)召開第二次初選人代表大會選舉復選人,到會的82名初選人有26名布爾什維克,15名取消派,其余41名是非黨 分子。代表大會通過了斯大林按照列寧的選舉綱領起草的給代表的委托書(見《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以245—247頁)。取消派把自己的觀點隱瞞起來,他們 既不對布爾什維克的委托書表示異議,也不提出自己的委托書。結(jié)果代表大會選出的6名復選人中取消派和布爾什維克各占了一半。布爾什維克建議用抽簽辦法從這 6名復選人中確定1人為工人選民團杜馬代表的候選人,被取消派所拒絕。于是只得讓所有復選人都作為候選人。10月20日(11月2日)在彼得堡召開的省復 選人代表大會上,布爾什維克阿·葉·巴達耶夫最終當選為工人選民團的杜馬代表。——[284]。

[183]指第四屆國家杜馬社會民主黨黨團的6名布爾什維克代表。——28

[184]指《啟蒙》雜志。

《啟蒙》雜志(《Просвещение》)是俄國布爾什維克的合法的社會政治和文學月刊,1911年12月—1914年6月在彼得堡出版,共出了27 期。該雜志是根據(jù)列寧的倡議,為代替被沙皇政府封閉的布爾什維克刊物——在莫斯科出版的《思想》雜志而創(chuàng)辦的,受以列寧為首的國外編輯委員會的領導。出版 雜志的實際工作,由俄國國內(nèi)的編輯委員會負責。在不同時期參加國內(nèi)編輯委員會的有:安·伊·烏里揚諾娃-葉利扎羅娃、列·米·米哈伊洛夫、米·斯·奧里明 斯基、A.A.里亞比寧、馬·亞·薩韋利耶夫、尼·阿·斯克雷普尼克等。從1913年起,《啟蒙》雜志文藝部由馬·高爾基領導?!秵⒚伞冯s志作為布爾什維 克機關刊物曾同取消派、召回派、托洛茨基分子和資產(chǎn)階級民族主義者進行過斗爭,登過列寧的28篇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啟蒙》雜志被沙皇政府封閉。 1917年秋復刊后,只出了一期(雙刊號),登載了列寧的《布爾什維克能保持國家政權(quán)嗎?》和《論修改黨綱》兩篇著作。——[287]。

責任編輯:焦楊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