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務局(國際社會黨委員會)經與一些國家的若干代表協(xié)商以后決定:
召開擁護齊美爾瓦爾德決議的社會黨人的第二次代表會議?! ?br>
會議議程:
(1)反對戰(zhàn)爭;
?。?)反對戰(zhàn)爭和反對民族主義的社會黨人的國際聯(lián)合問題;
(3)組織、宣傳和對各國政府進行斗爭的實際措施;
?。?)進一步闡明齊美爾瓦爾德決議?! ?br>
會議召開日期定為1916年4月15日。
公布這個決定(公布時召開日期改為3月15日)?! ?br>
號召一切擁護齊美爾瓦爾德決議的社會黨人的組織,對會議議程上的一切問題和各種決議草案進行討論[107](辯論)。草案(由兩三位代表簽名)刊登在《伯爾尼哨兵報》上?! ?br>
載于1948年《列寧全集》俄文第4版第22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7卷第228頁
【注釋】
[106]這一草案是在1916年2月5—9日于伯爾尼舉行的國際社會黨擴大委員會會議期間擬定的。出席這次會議的有來自德國、俄國、意大利、挪威、奧地利、波蘭、瑞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的22名代表。會議的組成表明力量對比的變化有利于左派。但是和齊美爾瓦爾德會議一樣,這次會議的大多數與會者仍是中派。
列寧積極地參加了會議的工作。除寫本決議草案外,還寫了代表團關于會議代表資格的建議(見本卷第241—242頁)。會上,列寧批評了孟什維克的虛偽的國際主義,提出了關于國際社會黨委員會《告所屬各政黨和團體書》草案的討論程序,發(fā)表了對這個草案的修改意見,并代表布爾什維克以及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邊疆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發(fā)表聲明,反對邀請卡·考茨基、胡·哈阿茲和愛·伯恩施坦參加國際社會黨第二次代表會議。聲明說:“他們在戰(zhàn)前幾年的活動、他們反對人民群眾革命行動的行為以及他們的社會愛國主義和社會和平主義的觀點,都沒有提供任何根據可以設想他們能夠真正地而不是僅僅在口頭上擁護齊美爾瓦爾德運動的綱領。”
會議通過了《告所屬各政黨和團體書》。這封通告信采納了布爾什維克和左派社會民主黨人的一些修改意見。它譴責了社會黨人參加資產階級政府、在帝國主義戰(zhàn)爭中“保衛(wèi)祖國”以及投票贊成軍事?lián)芸畹刃袨?,指出必須支持工人運動和為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群眾性的革命行動作好準備,但是沒有提出與社會沙文主義和機會主義決裂的要求。齊美爾瓦爾德左派的代表在表決時聲明,雖然他們并不是對通告信的每一條都感到滿意,但還是投贊成票,因為他們認為通告信同在齊美爾瓦爾德舉行的國際社會黨第一次代表會議的決議相比是前進了一步。
會議也討論了列寧提出的《關于召開社會黨第二次代表會議的決議草案》,通過了它的一些條文,同時確定了召開國際社會黨第二次代表會議的日期。
在國際社會黨擴大委員會會議以后不久,列寧給布爾什維克國外各支部分別寄去了會議通報,并指示要立即著手籌備即將舉行的國際社會黨第二次代表會議?!?40。
[107]列寧的這項建議為會議所通過。根據這一建議,國際社會黨委員會號召所屬各政黨、組織和團體就國際社會黨第二次代表會議議程上的主要問題提出提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的提案是列寧起草的(見本卷第294—304頁和第463—473頁)?!?4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