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了社會主義而轉(zhuǎn)到“本國”資本家方面的社會沙文主義者,由于資本家在戰(zhàn)爭中分成集團,自然也就分裂了。這種分裂自然也是暫時的。普列漢諾夫不愿和謝德曼協(xié)商,但同一個普列漢諾夫卻支持背叛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沙文主義者“國際”。換句話說,在那些分別由普列漢諾夫和謝德曼充當代理人的資本家彼此分裂的時候,普列漢諾夫就贊成和謝德曼派分裂;當“主人們”(即兩國的資本家)和好的時候,普列漢諾夫就贊成和謝德曼派團結(jié)一致。不能否認,普列漢諾夫的立場是一貫的,即一貫背叛社會主義,一貫心甘情愿地為資本家效勞?! ?br>
國際社會主義“中派”的代表(考茨基等)主張和所有社會沙文主義者“團結(jié)一致”,同意參加由謝德曼的代理人伯格比爾所籌備的代表會議,或者由他們自己(象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那樣)同謝德曼派和普列漢諾夫派一起策劃召開國際“社會黨”代表會議,這是不足為奇的。我們俄國“中派”的代表通過《工人報》對我黨拒絕參加伯格比爾籌備的代表會議表示極大氣憤,這也不足為奇?! ?br>
昨天晚上,我們接到了我們駐斯德哥爾摩記者的來電:
“哈阿茲和龍格參加代表會議?!拱瓦_克’已拒絕?!薄 ?br>
在德國,卡爾·李卜克內(nèi)西所屬的一派叫作“斯巴達克派”或“國際派”。最近有人特別是那些故意搗蛋的人大肆叫囂,說李卜克內(nèi)西派和考茨基派組成了新的“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162]。其實,李卜克內(nèi)西派并沒有完全和考茨基派聯(lián)合,它仍舊保持了組織上的獨立性,只不過暫時有條件地參加了反社會沙文主義者聯(lián)盟。
上面的電報再次證實了這一點。當實際問題一提出來,需要馬上明確回答是否跟著謝德曼派及其代理人走的時候,卡·李卜克內(nèi)西及其一派人同考茨基之流的聯(lián)盟就立刻瓦解了?! ?br>
某些同志擔心,我們作出的關(guān)于伯格比爾的決議會使我們“孤立”起來?! ?br>
不,同志們!這個決議把我們和動搖分子分隔開了。幫助動搖分子的唯一辦法,就是自己不動搖?! ?br>
許多事件極其充分、極其迅速地證明,我們針對伯格比爾作出的決議是正確的。德國的考茨基派(哈阿茲)和法國的考茨基派(龍格)還在繼續(xù)動搖,還在同社會沙文主義者商討,下不了決心同他們徹底劃清界限?! ?br>
我們黨帶頭同他們徹底劃清界限,已經(jīng)開始把主張成立第三國際的人團結(jié)起來。我們的策略和卡·李卜克內(nèi)西派的策略相吻合不是偶然的,這是向就要誕生的第三國際邁進了一步。
載于1917年4月29日(5月12日)《真理報》第44號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31卷第466一467頁
【注釋】
[162]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是中派政黨,1917年4月在哥達成立。代表人物是卡·考茨基、胡·哈阿茲、魯·希法亭、格·累德堡等?;竞诵氖侵信山M織“工作小組”。該黨以中派言詞作掩護,宣傳同公開的社會沙文主義者“團結(jié)”,放棄階級斗爭。1917年4月—1918年底,斯巴達克派曾參加該黨,但保持組織上和政治上的獨立,繼續(xù)進行秘密工作,并幫助工人黨員擺脫中派領(lǐng)袖的影響。1920年10月,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在該黨哈雷代表大會上發(fā)生了分裂,很大一部分黨員于1920年12月同德國共產(chǎn)黨合并。右派分子單獨成立了一個黨,仍稱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存在到1922年?!?6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