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卷第273頁注釋2中,布爾加柯夫先生再次對引文作了最粗暴的篡改。他的圖表的第3欄并非如他在該欄標題中所說是關于“大農(nóng)戶”的,而是關于所有農(nóng)戶的(《關于巴伐利亞王國24個村莊經(jīng)濟情況的調(diào)查》第573頁,附錄三)。
布爾加柯夫先生的圖表倒數(shù)第2欄標明的不是“中等農(nóng)戶”的負債的百分比(如布爾加柯夫先生所說的),而是小農(nóng)戶占有土地(原文如此!!)的平均面積。(上引書,附錄五,第575頁)。最后一欄標明的不是“小農(nóng)戶”負債的百分比,而是大農(nóng)戶占有土地的平均面積(同上)。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但這是事實:布爾加柯夫先生把他所引的原書的圖表弄錯了,把占有土地面積的資料同負債的百分比的資料“搞混”了。
實 際 數(shù) 字
843.10 24 643.20 24 485.06 23
————— ————— —————
35.13% 26.80% 21.09%
(負債的平均百分比)
小農(nóng)戶 中等農(nóng)戶 大農(nóng)戶
35.13 —— 26.80 —— 21.09
再來看看布爾加柯夫先生是如何引用的。
他引用本辛格著作的第77頁,本辛格在該處說農(nóng)業(yè)機器[注:“機器”二字手稿上本來沒有,是編者根據(jù)意思加上的?!砦陌婢幷咦在提高生產(chǎn)上所起的作用比工業(yè)機器小。
然而這是本辛格的書中一章的引言,該章的結(jié)論,第99頁,卻說由于有了農(nóng)業(yè)機器生產(chǎn)大大地提高了。
布爾加柯夫先生引證本辛格的著作。第1卷第32、48、44頁。
本辛格,第4頁:馬克思——工業(yè)機器的反對者。
把論本辛格的部分插在論機器的一節(jié)內(nèi)[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5卷第110—113頁。——編者注]:
(1)本辛格對農(nóng)業(yè)機器問題的資產(chǎn)階級態(tài)度(布爾加柯夫所效法的態(tài)度)已由他對工業(yè)機器的同樣態(tài)度清楚地說明。(第4頁。馬克思——機器的反對者(參看第1—2頁)第5頁。馬克思歪曲(“dreht”)機器的良好影響。第11頁。馬克思“預言”農(nóng)業(yè)機器會帶來“種種不幸”……
本辛格的觀點是資產(chǎn)階級的、企業(yè)主的觀點
女工和童工——無(第13—14頁)!!
(2)農(nóng)業(yè)機器提高了生產(chǎn)率
(α)專門調(diào)查
(β)文獻資料的比較,第99頁(總結(jié))
81078=117.4%
69040=100%
{費用的縮減。第167頁(總結(jié))。}
(3)布爾加柯夫引用了本辛格著作的第42頁,卻故意不提本辛格是以此來說明機器的作用:第45頁。
本辛格論電力:第127頁和第102頁。
注意 也論及農(nóng)業(yè)用的田間鐵路,第127—129頁。
能否利用本辛格的計算(第145頁和以下各頁)來確定(C/V)及其變化?
田莊=310公頃{240公頃耕地+70公頃草場}。
最好是采用本辛格本人的盡管不完全準確的數(shù)字,第171頁。
實例Ⅰ 馬克
V[注:v指可變資本,M指剩余價值;c指不變資本,w指總產(chǎn)值。——編者注]=1+2+3順序號 = 2400=2人
(第147—148頁,圖表) + 9700=17人
17525=13294勞動日
{5242 男
8052 女}
M[注:v指可變資本,M指剩余價值;c指不變資本,w指總產(chǎn)值?!幷咦=10(捐+賦稅)十純收入=300+425 馬克
——
725
V =29625稅
C[注:v指可變資本,M指剩余價值;c指不變資本w指總產(chǎn)值。——編者注]=38690#19人和
M=725 13294勞動日
——
W[注:v指可變資本,M指剩余價值;c指不變資本,w指總產(chǎn)值?!幷咦=69040
C=4+5+6+7+8+9+11+12+13順序號
C在這里=C的每年損耗的部分
全部C=57000+14000+15000+(35500的一部分)
(即35000-29625)
4470
11699
1464
6660
2800 馬克
1000 資本:57000耕畜
6035 14000農(nóng)具
1900 150000建筑物
2662 35500流動資本
———— ————————
38690馬克# 256500
[注:作者假定流動資本=耕畜+農(nóng)具的1/2,57000+14000=71000。71000÷2=35500,因此,此處應當用57000+16010=73010。73010÷2=36505馬克。]

[注:這215馬克(=約為861的1/4),我權且把它從租用的機器(脫粒機)價值中抽出來記入Ⅴ項。[在實例Ⅳ中,對蒸汽犁也作如此處理]。]
也就是減少 V 2300馬克(2固定工人+700天)
也就是減少 C 16185
{ 12300
+3885}
然而C增加1000((1/10)×農(nóng)業(yè)用的田間鐵路10000)+蒸汽犁的租費的3/4(按我的假定),即(3/4)×16760=4190×3=12570,即13570。
總計C的減少是16185—13570=2615,V減少2300馬克,但又增加(1/4)×16760=4190,按每天1.5馬克計算=約2800個勞動日
因而V增加了=1890馬克
{-2固定工人+2100勞動日}
{= = }
C= 41401 V= 21575.5 M= 300
- +
2615 1890 18826.5
———— ———— ————
C= 38786 23465.5 18826.5
V= 23465.5
M= 18826.5
W= 81078.0
載于1932年《列寧文集》俄文版第19卷
譯自1969年《土地問題筆記》俄文版第56—62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