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格爾哈夫”筆記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埃格爾哈夫”筆記

  埃格爾哈夫:《現(xiàn)代史》[175]
  哥特洛布·埃格爾哈夫:《現(xiàn)代史。從法蘭克福和約到現(xiàn)在》,第4版,斯圖加特,1913。
  序言,1912.11
  作者是個壞蛋,是個俾斯麥主義者。但是這本書作為事實的綜合材料和參考資料,還是很有用的。這種簡單的綜合提供了作為時代主要特征的帝國主義和民主運動的圖景。(注意。對“時代”這個概念非常重要!!)由于作者頑固的反動,關(guān)于社會主義談得非常少。
  作者寫了許多歷史著作,其中有關(guān)于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的大部頭著作;其次是《簡史》——共分三部分:古代、中世紀(jì)、近代,1905—1909年(萊比錫出版)——和《每年政治評論集》,1908年……到1912年。
  本書的突出的特色是:白癡作者以學(xué)究式的精確性提供了有關(guān)每一個小國王和王族的活動以及荷蘭女王的流產(chǎn)(原文如此!第440頁)等等的日期等,可是一筆也沒有提到1907年羅馬尼亞的農(nóng)民起義[176](*)!!
  (*)附記:1907年的《Europ?ischer Geschichtskalender》[注:《歐洲歷史紀(jì)事》雜志。——編者注]上談到這次起義的只有政府的報道(第340頁),其中指出,“波將金號”的俄國水兵是“危險的騷動分子”(原文如此!!)……
  書中所附的《年表》編得很拙劣,枯燥、空洞、沒有系統(tǒng)。
  首先摘出下面一些(不按總的系統(tǒng)):
  第5頁:德國人使用了50億法郎的法國賠款(1871)——12000萬用作“軍備基金”
  1200萬——“用作發(fā)給28個有功的將軍和帝國首相辦公室主任德爾布呂克的獎金(津貼)”。
  {原文如此!發(fā)給將軍和其他人的獎金!}
  35000萬——用于修筑要塞和兵營……
  1700萬——“給在戰(zhàn)爭中受到損失的船主”等等。
  {文明的戰(zhàn)爭和掠奪}
  第7頁……“在1874年的帝國國會選舉中(在阿爾薩斯-洛林)有10個教皇至上派和5個反對合并的代表當(dāng)選,他們在2月18日企圖在事后由帝國國會通過一項關(guān)于居民就屬于法國還是屬于德國這個問題進行投票的提案;但是這個提案沒有經(jīng)過辯論就以全數(shù)票對23票被否決了?!?br>  ((有意思的是,這23票是誰投的呢?根據(jù)1874年1月10日的選舉來看,1874年的帝國國會中,有15個“阿爾薩斯自治派”+9個社會民主黨人。15+9=24
  (丹麥人1個、波蘭人14個、韋耳夫派[177]4個)。大概,投票贊成的是阿爾薩斯派+社會民主黨人。待查!到哪里查去?到倍倍爾那里?))
  {關(guān)于自決問題}
  赫雷羅人(西南非)起義——1904—1905.12。他們唱的歌是:“赫雷羅蘭屬于誰?”,副歌是:“赫雷羅蘭屬于我們?!钡聡婈犨_到17000人(第298—9頁)。赫雷羅人“大部分被消滅”(原文如此!)——“他們損失慘重,我們也是一樣”(299),因為“勞動力”沒有了(!!)……
  {關(guān)于殖民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問題:}
  “根據(jù)1906年10月官方的公報,殖民軍隊中有591個士兵決定不回德國,留在那里當(dāng)農(nóng)民和牧民,這個事實就證明這一地區(qū)仍不失為一個有價值的誘人的地方。在隨后的幾個月里,這一數(shù)字增加得更多,由于1907年5月10日的新帝國國會已決定撥500萬馬克給農(nóng)場主,以補償他們在戰(zhàn)爭期間所受的損失,這樣就可以開始恢復(fù)被破壞的東西?!?299)
  {(掠奪土地并變?yōu)榈刂?)}
  霍屯督人(也在西南非)的起義從1904年9月起到1907年止。有幾股一直支持到1908年12月底,他們“又一次使德國和英國當(dāng)局采取共同討伐的措施”(300)。
  {1908年英國人同德國人一起進行殖民戰(zhàn)爭!!}
  法蘭西共和國對意大利的憎恨(教皇的事也是一個原因)(又例如):“1893年8月,意大利工人在艾格莫特被他們的法國競爭者打得半死?!?345)
  {(不同國家的工人)}
  
  
  “一件小事”:愛德華七世(1841—1910)“早年嗜愛酗酒,往往到該懲罰的程度,并且嗜愛運動”(425)。
  {刑事罪!!}
  對于鎮(zhèn)壓中國義和團起義的軍事討伐(1900—1901)(俄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的聯(lián)軍),法國將軍弗雷是這樣評價的:這次討伐“第一次實現(xiàn)了理想主義政治家的宿愿——文明世界的聯(lián)邦……”(469)((說社會民主黨人的書信——“匈奴人的書信”不是撒謊就是偽造!(467)那當(dāng)然了!))
  {妙論!!}
  {“文明世界的聯(lián)邦”(!!!)}
  當(dāng)朝鮮親王(李雋)出席第二次海牙會議(1907年6月15日開幕),控訴了日本人并且發(fā)表了朝鮮獨立宣言時,日本人就把朝鮮皇帝趕走,扶植他的兒子登基,并在1907年7月24日同他訂立了“條約”,規(guī)定一切外交事務(wù)都要通過漢城的日本總督。
  {海牙會議和朝鮮!!!!}
  作者埃格爾哈夫就修正主義者在紐倫堡代表大會(1908)上遭到失敗一事(258人對119人反對投票贊成預(yù)算)發(fā)表評論說:
  “其實,修正主義者與激進社會民主黨人所不同的不在于他們的最終目的——使一切關(guān)系社會化,而在于他們那種希望不要嚇跑資產(chǎn)階級群眾、盡量和資產(chǎn)階級左派一道走的謹(jǐn)慎的策略。由于他們的舉動溫和,因此他們實質(zhì)上比極左派中的‘野蠻人’更危險?!?523)
  {注意  資產(chǎn)者的評語:修正主義者“比激進社會民主黨人更危險”  注意}
  俾斯麥為了使法國同君主制的俄國分離(注意),曾經(jīng)贊成法國的共和制,為恢復(fù)君主制而在巴黎進行“活動”的大使哈利·阿爾寧伯爵于1874年(1874.3)被召回,并于1875年以公開國家機密文件的罪名被判處5年苦役(!)(逃往尼斯)(第93頁)。
  {俾斯麥贊成法國的共和制}
  愛爾蘭:1796年12月奧什將軍帶領(lǐng)兩萬軍隊進逼該島,只是暴風(fēng)雨阻攔了他們的登陸(第380頁)。
  (法國革命引起了愛爾蘭的運動。)
  美國:1775—83——“ 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幫助下”的解放戰(zhàn)爭。1819年,“西班牙把屬于它的……佛羅里達半島以500萬美元的代價賣給了美國”(第453頁)。
  {不壞!  (“同盟”——和“出賣”)}
  引用的著作:吉爾貝的《南非戰(zhàn)爭》,巴黎,1902。
  1870—1871年以后列強國際政策中的主要危機
  1870—1871年以后列強國際政策中的(主要的)危機:
  1877—1878:(巴爾干民族國家的解放。)掠奪(“瓜分”)土耳其(俄國+英國+奧地利)。
  1885:俄國差一點同英國作戰(zhàn)。掠奪(“瓜分”)中亞(俄國和英國)。
  1895:(中日戰(zhàn)爭。)掠奪(“瓜分”)中國。(日本+俄國+英國+德國+法國。)
  1898:英國差一點同法國作戰(zhàn)(法索達)。掠奪(“瓜分”)非洲。
  1904/5:(日俄戰(zhàn)爭。)掠奪(“瓜分”)中國和朝鮮(俄國和日本)。
  1905:德國差一點同法英作戰(zhàn)。掠奪(“瓜分”)摩洛哥。
  1911:德國差一點同法英作戰(zhàn)。掠奪(“瓜分”)摩洛哥。用摩洛哥交換剛果。
  {1914—6年戰(zhàn)爭的準(zhǔn)備(“路標(biāo)”)}
  {1879:德奧同盟}
  {1891:俄法同盟}
  {1907:俄英同盟}
  注意:1877.1.15俄國和奧地利“瓜分”土耳其的秘密條約……
  注意:1876:亞歷山大二世詢問俾斯麥,俄奧發(fā)生戰(zhàn)爭,德國是否會保持中立【埃格爾哈夫,第128頁】
  1891.1.10:英國給葡萄牙的最后通牒:掠奪(“瓜分”)非洲。
  1889:掠奪薩摩亞群島(英國、德國和美國一起)。
  1898:美西戰(zhàn)爭。(掠奪古巴和菲律賓。)
  1898:英國同德國進行有關(guān)反俄同盟的談判。(沒有談妥!)
  1898.10:英德條約:瓜分葡萄牙的殖民地(“一旦”它的財政支持不住)……
  1899:德、英、美為薩摩亞而發(fā)生“摩擦”。戰(zhàn)爭威脅。沖突?!肮戏帧边@些島嶼的條約:1899.11.14。
  1900:一起扼殺中國:德國+俄國+美國+日本+英國+法國。
  1903:向委內(nèi)瑞拉索取債款(轟炸):德國+英國+意大利。
  1904:英法條約(4月8日):瓜分非洲(準(zhǔn)備同德國作戰(zhàn))。
  1907:俄英條約(8月31日):瓜分波斯、阿富汗、西藏(準(zhǔn)備同德國作戰(zhàn))。
  1908:日美關(guān)于保障兩大國在太平洋的“屬地”的條約(11月28日)。
  1910.7:俄國同日本訂立條約:用朝鮮“交換”蒙古!
  1911:俄德條約(8月19日):也是一種特殊的“再保險”(用巴格達換波斯)。
  1911:英日條約(如果日美發(fā)生戰(zhàn)爭,英國保持中立)……(見弗蘭克的文章,載于《德國和世界大戰(zhàn)》文集。)
  1914.9.17:俄國同“獨立的”蒙古簽訂“條約”。(掠奪蒙古。)
  
  
  
  
  [注:現(xiàn)名安卡拉。——編者注]
  
  [注:即德國的基爾運河。——編者注]
  
  
  
  
  
  《1870年以來世界歷史主要資料綜合試作》表格綱目草稿
 ?、?br>  3——(Ⅰ)戰(zhàn)爭、外交、殖民政策。
  1——(Ⅱ)經(jīng)濟政策(§8)。
  1——(Ⅲ)工人運動和社會黨。
  2——(Ⅳ)其他性質(zhì)的革命運動和其他民主民族運動。
  2——(Ⅴ)民主改革,社會改革。
 ?、?br>  (1)戰(zhàn)爭。
  (2)外交……
  (3)殖民政策。
  (4)工人運動和社會黨。
  (5)革命運動(資產(chǎn)階級的),不只是社會主義的。
  (6)民主改革(包括反對教會)。
  (7)社會改革。
  (8)經(jīng)濟政策
  托拉斯;關(guān)稅法;貿(mào)易條約;關(guān)稅戰(zhàn)爭。
  (9)民族運動。
  注釋:
  [175]列寧是從蘇黎世州立圖書館借到哥·埃格爾哈夫的《現(xiàn)代史》一書的。本卷笫863頁載有列寧借閱此書的兩張索書卡,從中可以看出:列寧第一次要求借閱這本書的時間是1916年8月4日,圖書館答應(yīng)10月底借給他;他10月4日又提出借閱該書1908年版本的要求,得到了同樣的答復(fù)。由此可以推斷,列寧可能是在10—11月間閱讀這本書和寫關(guān)于這本書的筆記的?!?69。
  [176]1907年羅馬尼亞的農(nóng)民起義是羅馬尼亞20世紀(jì)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次起義是從摩爾達維亞的弗雷門吉村開始的。1907年2月8日,該村農(nóng)民為抗議莊園總管提出的重訂租約的苛刻條件,首先占領(lǐng)了村公所,要求降低地租和用現(xiàn)金代替實物交納地租。3月10日,起義已席卷整個摩爾達維亞。3月12日,起義在瓦拉幾亞以更大的規(guī)模興起。起義農(nóng)民占領(lǐng)村公所和地主莊園,焚毀租約,趕走大佃戶(二地主),并組織了4000多人的隊伍向布加勒斯特進軍,提出了把地主土地交給農(nóng)民的要求。起義是自發(fā)的,沒有統(tǒng)一的領(lǐng)導(dǎo),很快就被當(dāng)局殘酷地鎮(zhèn)壓下去了。許多村莊毀于炮火,11000多名農(nóng)民遭屠殺和受酷刑。但這次起義在羅馬尼亞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并迫使羅馬尼亞政府在1907—1912年間頒布了一系列有助于消滅某些封建關(guān)系殘余的土地法令?!?70。
  [177]韋耳夫派是1866年漢諾威并入普魯士以后在漢諾威形成的一個黨派,其名稱來自古代漢諾威大公韋耳夫家族(這個家族1866年以前一直占據(jù)著漢諾威君主國的王位)。韋耳夫派的目的是恢復(fù)以韋耳夫家族為首的獨立的漢諾威君主國和漢諾威在德意志帝國中的自治權(quán)?!?71。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biāo)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