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巴黎,1908(共260頁)。
各章注明的日期是:1906.11.1;1906.12.15;1907.2.1;1907.5.1;1907.11.15。
讓·菲諾在序言中說,英國報紙證實了利西斯所說的(先是在《La Revue》[注:《評論》。——編者注]說的)事實:有一個人從1906年的俄國債券中獲得了1200萬法郎(第Ⅶ頁),“1億”(同上)傭金還不算在內(nèi)!!
眾議院開會(2天)(什么時候?)討論了這一問題。
{日期}
辦理全部發(fā)行業(yè)務的4家銀行的“絕對的壟斷權(quán)”(第11頁)
(而不是相對的壟斷權(quán))
里昂信貸銀行
總公司
“大銀行托拉斯”(第12頁)
貼現(xiàn)銀行+巴黎荷蘭銀行
工商信用銀行
債務國得總額的90%。(10%給銀行,給當“推銷者”的辛迪加,以及作為“保證金”等等)——第26頁。
中俄債券 40000萬法郎。利潤大約8%
俄國債券(1904年) 80000""" """"10%
摩洛哥債券(1904年) 6250""" """"18.75%。
“法國人——歐洲的高利貸者”(29)……
“金融報刊差不多都領(lǐng)到津貼。”(35)
埃及精糖廠案件:公眾損失了9000—10000萬法郎(39)??偣景l(fā)行了該公司的64000張債券;股票;發(fā)行的行情達150%(!!)……這個公司支付了“虛擬股息”(39)……
“總公司有一個經(jīng)理是精糖廠的董事?!?39)
共有800萬法郎的50個人,能夠支配4家銀行的20億金錢(40)……
怎么辦?“恢復競爭”(42)……
“法蘭西共和國是金融君主國”(48)……
1906年的俄國債券:“銀行的中介人”某某先生得到1200萬。(49)
從表報和平衡表上什么也了解不到……
“三項就有175000萬”(57)……
銀行的收入來自何處?來自發(fā)行。這一點被隱瞞了。
“例如:不登廣告,不出通知,里昂信貸銀行就悄悄地利用自己的‘出納員’和‘推銷者’偷偷摸摸地進行工作,為俄國貴族土地銀行推銷了87400萬法郎(票面價值)的債券。平均發(fā)行行情:96.80?,F(xiàn)在的行情:66。公眾損失26900萬!”(第75—76頁)……
“法國資本的駭人聽聞的輸出”(第93頁及其他各頁)
法國——“世界的高利貸者”(119)。
俄國債券行情下跌(與發(fā)行行情相比),以致在140億法郎中公眾損失30—40億:這就是公眾付給銀行的錢!!!
大聲疾呼,反對銀行不支持法國工業(yè)……德國在發(fā)展,我們卻停滯不前(187及其他各頁)……“反民族的政策”等等。
第5章的標題:
《金融寡頭統(tǒng)治一切,既控制著報刊,又控制著政府》……
銀行對國家施加壓力的手段:降低利息……(!!)
秘密的薪俸:
部長100萬
大使25萬(第212頁)
報紙被收買了……
(看到的只是報上的短文、雜文,別的沒有)
作者的結(jié)論:制定銀行規(guī)則
把存款銀行同發(fā)行(d'affaires)銀行分開
監(jiān)督……
((庸俗的小市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