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措林格爾博士:《國際有價證券轉(zhuǎn)移對照表》,耶拿,1914
(《世界經(jīng)濟問題》№18,萊比錫,哈爾姆斯版)。
第106頁:奈馬爾克(《Bulletin de l'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statistique》[注:見《國際統(tǒng)計研究所公報》?!幷咦。第19卷,第2編,1912)提供了下列的證券發(fā)行數(shù)字(五年的∑∑)[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74頁?!幷咦:
{參看本筆記第17頁[注:見本卷第79—81頁?!幷咦}

[注:同上,第375頁。——編者注]
這是根據(jù)奈馬爾克的統(tǒng)計數(shù)字核對過的,第223頁
(*)這是“其余國家”在1902年一年的數(shù)字(320億)[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75頁?!幷咦:
荷蘭……………………………10
比利時……………………………6
西班牙……………………………6
瑞士………………………………5←作者認為現(xiàn)在是6
丹麥………………………………3
瑞典、挪威、羅馬尼亞等國…2
32(單位十億法郎)
我的計算
1910
大約
12.5
7.5
7.5
6.253
3.75
2.5
40
這是根據(jù)措林格爾的統(tǒng)計數(shù)字
瓦·措林格爾:《國際有價證券的轉(zhuǎn)移和國外投資及其對生產(chǎn)和行情的影響》,載于《Zeitschriftfǖr die gesamte staatswissenschaft》[注:《一般政治學(xué)雜志》?!幷咦,第69年卷,第3期。
參看斐迪南·莫斯的《法國的信用機關(guān)和法英在國外的投資》,《Jahrbuch fǖr Nationalokonomie und Statistik>[注:《國民經(jīng)濟和統(tǒng)計年鑒》?!幷咦,第3類,第39卷,1910。
瑞士擁有的“外國有價證券”達26億法郎(第147頁)
而法國在瑞士——(1903)達9億法郎(148)。
瑞士的鐵路:這些鐵路的證券屬于
單位百
萬法郎
法國——420
德國——67
(第150頁。措林格爾)比利時——8
英國——3
荷蘭——2
∑=500(單位百萬法郎)
瑞士工業(yè)中的外國工人=全體工人(∑=625299)的24.4%,其中85866=13.7%是意大利人
(第108頁。措林格爾)德國的證券發(fā)行額(根據(jù)《Der Deutsche ?konomist》[注:《德國經(jīng)濟學(xué)家》雜志?!幷咦)
有價證券
本國的 外國的
∑
1886—90 4.4+2.3=6.7(單位十億馬克)
1891—95 4.8+1.5=6.3
1896—900 8.2+2.4=10.6
1901—5 8.3+2.1=10.5{也就是奈馬爾克統(tǒng)計的數(shù)字,第23頁。}
1906—1910 12.6+1.5=14.1
法國的證券發(fā)行額(措林格爾,第Ⅲ頁)
單位十
法國的 外國的 億法郎
1902 —— 64 + 66 = 130
1906 —— 65 + 68 = 133
1910 —— 69 + 73 = 142
“1910年底,全世界各金融市場上開價并出售的有價證券為8150億。在這8150億出售的有價證券中,有5700—6000億為各國臣民所有?!?第223頁:奈馬爾克)
“……實際上,不應(yīng)該把在一個或幾個市場上出售和開價的有價證券的數(shù)目同這些國家的資本家所擁有的數(shù)目混為一談(我們一直堅持這個意見)。同一批有價證券可以同時在幾個市場上開價和出售?!?第203頁)
作者大致地減去了這些重復(fù)的數(shù)字,得出的數(shù)額不是8150億,而是5750—6000億[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75頁。——編者注]。
《Bulletin》第201頁及以下各頁。阿爾弗勒德·奈馬爾克:《有價證券的國際統(tǒng)計》。
《Bulletin de l'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statistique》[注:《國際統(tǒng)計研究所公報》?!幷咦,第201頁及以下各頁[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74頁。——編者注]。
奈馬爾克的這篇文章是他就這個題目所寫的第9個報告(其余的8個報告載于下列各卷:Ⅸ;Ⅺ,2;Ⅻ,1;ⅩⅢ,3;ⅪⅤ,2;ⅩⅤ,2;ⅩⅥ,1;ⅩⅦ和ⅩⅧ,2)。
在該雜志上他還就同一個題目寫了其他一些文章,見ⅪⅩ,3和所有19卷的目錄。
19卷(大部分有2—3冊)
第1卷——1885
第19卷——1911
奈馬爾克該文中還引用了1871—1910年逐年的證券發(fā)行額;下面就是這些發(fā)行數(shù)字:

國外的資本
大不列顛………………85(單位十億法郎)(1910)(第216頁)
法國…………………40
德國…………………20—25
各國的對外貿(mào)易(輸入+輸出)
單位十億法郎
1867/8——55(單位十億法郎)
1876 ——70″″″″″″
1889 ——93″″″″″″{諾伊曼-施帕拉爾特統(tǒng)計的數(shù)字(第219頁)}
1910 ——132 —— {奈馬爾克統(tǒng)計的數(shù)字(第218頁)}
單位十億法郎
德國 ——20 美國 25
大不列顛 ——25 印度(英屬) 6
法國 ——13 日本 2.3
比利時 ——6.7 加拿大 3.5
奧匈帝國 ——5.4 南非(英屬) 3
意大利 ——5.2 埃及 2.2
瑞士 ——2.8 42.0
西班牙 ——2.0
80.1
80.1+42.0=122,作者卻算成132?。?br> 僅僅是這些國家!!!
全世界的鐵路(1909年為983868公里)價值約2700億法郎。(第223頁)
1885 1905 1909
歐洲 195.2 305.4 325.2(單位千公里)
亞洲 22.4 77.2 94.6
美洲 246.1 450.6 504.2
非洲 7.9 26.1 30.9
大洋洲 12.9 27.0 28.9
484.5 886.3 983.8
可笑的是結(jié)論:§9標題:《國際社會財富、私人財富和普遍和平》(第225頁)——“……難道可以設(shè)想和平會受到破壞嗎?……有了這樣大的數(shù)字……還會去冒險挑起戰(zhàn)爭嗎?……誰敢擔負起這種責任呢?……”[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423頁?!幷咦
{參看考茨基關(guān)于“超帝國主義”[26]}
“根據(jù)我們以前的統(tǒng)計資料,歸法國資本家所有的法國和外國的債券和有價證券歷年的總數(shù)如下”:
單位十億法郎 其中外國的
年份:(年底) 1850——9
1860——31 —————
1869——33 —————10
1880——56 —————15
{第289頁} 1890——74 —————20
1902——87至90 ————25至27
1910——106至110 ————38至40
{參看本筆記第67頁[注:見本卷第139頁?!幷咦}
法國的國外投資在各國分布的情形(第290頁):
單位十億法郎
俄國 10—11[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78頁?!幷咦 西班牙和葡萄牙 3—4
英國 1/2 美國和加拿大 2—3
比利時和荷蘭 1/2 埃及和蘇伊士 3—4
德國 1/2 阿根廷、巴西和
土耳其和塞爾維亞 2—2+(1/2) 墨西哥 4—5
保加利亞、羅馬尼亞 中國和日本 1—2
和希臘 2—3 突尼斯和法國殖
奧匈帝國 2—2+(1/2) 民地 2—3
意大利 1—1+(1/2) ∑(我加的)=34—43+(1/2)
瑞士 1/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