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瑪·伊·格利亞謝爾
?。?月7日)
格利亞謝爾同志:這次講話稿的整理工作比前幾次大有進步,不過仍然做得不好。請您把第一稿同我的修改稿仔細地對照一下。[378]
整理講話稿的人不應(yīng)把毫無意義的詞句和顯然沒有道理的脫漏保留下來。他要善于補上兩三個詞,使意思始終連貫。有時不妨從第一人稱轉(zhuǎn)到第三人稱((“講話人在談到什么什么或重復(fù)什么什么之后,接著說”:(再用第一人稱)))。有經(jīng)驗的、善于整理講話稿的人總是把速記稿當(dāng)作材料,不受它的束縛,有時用第一人稱敘述,有時用第三人稱轉(zhuǎn)述,不去追求那種可笑的奢望(什么都用第一人稱,什么都要完整無缺),這種奢望既可笑又有害?! ?br>
列寧
3月7日
載于1945年《列寧文集》俄文版第35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201—202頁
【注釋】
[378]這里說的是整理列寧1922年3月6日在全俄五金工人第五次代表大會共產(chǎn)黨黨團會議上的講話的速記稿以便付印一事。這篇講話的題目是:《論蘇維埃共和國所處的國際和國內(nèi)形勢》,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43卷第1—15頁?! ?br>
這個批示的開頭部分寫在瑪·伊·格利亞謝爾給列寧的便條的下面,便條報告了整理速記稿的情況?!?4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