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格·葉·季諾維也夫
?。?月20日或21日)
我這里曾有荷蘭的“廢除國債”[309]的譯文。用“國”字代替“戰(zhàn)爭”一詞是可以的,我認為兩者的區(qū)別無關緊要?! ?br>
怎么竟處罰“女守門人”?在債款總額中,她們占的份額微不足道,可以規(guī)定一下從國庫中撥給她們養(yǎng)老金(如果她們當守門人時間長的話)?! ?br>
倘若您仍然“懷疑”,那就別加,或者將這一號推遲兩天再出。我認為,當作一種例外,荷蘭的這一條是適于作為“和平綱領”來提出的(還可以說是)唯一有積極意義的要求,根據(jù)革命或群眾斗爭的需要來提出的要求(我不記得這點是否加進去了?)……想必是加了……
如果以后加,而在中央機關報有關這個主題的文章中反倒不去提它,那就尷尬了。還是推遲兩天,通信商定為好?! ?br>
維也納《工人報》的事我來安排;關于梯什卡(《社會政治協(xié)會學報》上有沒有他的文章?),我來查?! ?br>
關于同亞歷山大協(xié)商一致的問題(他已去挪威亞·柯·那里,因而目前要格外抓緊他)?! ?br>
我絕不同意關于《共產(chǎn)黨人》雜志的1+11?! ?br>
您的理由是根本不合邏輯的?! ?br>
“……僅僅是隨機應變嗎?……”如果這樣,那有什么必要拿事業(yè)去冒險。
“我們錯了,不該和婆娘沾邊……”這還用說!但是錯了的人首先要改。我錯了,所以我就不改,——這是什么邏輯?。?!
我不認為自己“錯了”:在那個時候同盟曾經(jīng)是有益的,我就訂立了同盟。現(xiàn)在它成了有害的了,如果我還不拋開它,那我就錯了。
我的實事求是的理由,您連提都不提。撰稿人之間(在三個問題上)無謂的爭吵,向中央委員會告狀,給編輯部寫信,給《我們的言論報》寫信(勃朗斯基,或許還有拉狄克等人),這一切=無謂的爭吵,而不是工作?! ?br>
為了什么?為了一個“名稱”嗎??實在可笑。
尼·伊·對提綱的答復已經(jīng)收到。愚蠢至極,一句有頭腦的話也沒有?! ?br>
應當通過亞歷山大從原則上提出問題:第1—2期合刊出版后,他們提出了“分歧意見”。在有這樣一些分歧意見的情況下,給他們平等權利(或地位)參加編輯部是不應該的。這樣做是不許可的。要收集尼·伊·原先在同一個問題(關于民主)上的搖擺觀點,并要求他們對全部分歧意見的論據(jù)作慎重考慮,反復斟酌,寫給中央委員會(寫成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不供報刊發(fā)表,只給中央委員會看。我們將仔細審議并批駁這些論據(jù)。而現(xiàn)在還是出《〈社會民·主黨人報〉文集》。
敬禮!
請回信?! ?br>
從蘇黎世發(fā)往伯爾尼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49卷第204—205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