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致帕·波·阿克雪里羅得 1901年4月25日
2011-12-08 11:58
我要評論
字號:
親愛的帕·波·:很久沒有和您交談了,一直抽不出身來,而且一切事情阿列克謝已經(jīng)寫信給您談過了[注:我在這里患了一星期左右的流行性感冒。],——但是要談的話仍然很多,因此我決定不再拖下去。我想和您商量一下關(guān)于巴黎人162和蘇黎世人[162]的事情,并且談談其他問題。
您知道嗎,巴黎人“解散了〈早就解散了,在兩三個星期以前〉《火星報》協(xié)助小組”,并且再次拒絕合作,理由是我們“破壞了”“組織上的中立”(原文如此!對待聯(lián)合會[注:國外俄國社會民主黨人聯(lián)合會?!幷咦不公平,無緣無故地在《曙光》雜志上攻擊聯(lián)合會)。這是《評〈工人事業(yè)〉雜志綱領》的作者[163]所寫的,同時他還作了非常明確的暗示,指出《工人事業(yè)》雜志正在改進(依我們看來,在《附刊》第6期[164]上,它甚至改得過頭了?。蚨蚨∵^些時候就會見分曉——這位“親愛的同志”這樣結(jié)束了自己的話。顯然,他是想(象格·瓦·所說的某些“青年力量”那樣)在《工人事業(yè)》雜志中得到一個更好的位置。這種卑鄙行為使我們非常氣憤,以致我們什么也沒有回答他們。我們打算在《火星報》第4號上(第3號已答應于5月1日出版,我們想馬上動手準備第4號)嚴厲地批評《工人事業(yè)》雜志的隨風轉(zhuǎn)舵行為。
現(xiàn)在我還不知道,是徹底唾棄這些陰謀家呢,還是……再試一試。他們無疑是些能干的人,他們寫了文章,送去了(兩份)材料(達涅維奇也是這樣),巧妙地弄到了錢(整整350法郎:在國外還從來沒有在什么地方給《火星報》募集過這么多的錢)。而我們在他們面前其實也并不是沒有過錯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寄過一篇文章讓他們審閱并提出“同志式的建議”,沒有委托過他們負責任何一“欄”(哪怕是《火星報》的國外評論或社會新聞中有關(guān)一些問題的簡訊)??磥?,在國外關(guān)系中不應該,絕對不應該沒有這種委托。例如柏林人[165](阿爾先耶夫不久前到過那里)也想得到一定的地位:他們說,僅僅幫助《火星報》,這對大學生來說是夠了,而對于我們或者對于德文斯卡婭(她和丈夫退出了聯(lián)合會;在聯(lián)合會征求會員意見時,只有三個人——包括格里申在內(nèi)!——贊成代表會 ·議。格·同志萬歲!)來說,就需要有某種那樣的東西,您知道……
真糟糕!必須“臆造”一種組織,——不這樣事情就無法進行?! ?br>
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試行一下如下的組織計劃:把“社會民主黨人”組織、《曙光》雜志編輯部和某些小組(例如,柏林人,——可能的話,還有巴黎人等等)或某些個人聯(lián)合成一個,比如說,同盟。[166]書刊出版工作由三個組織主持:“勞動解放社”有自己的印刷所,《曙光》雜志也有自己的印刷所,而選出的書刊出版委員會是最親密的助手,它參加定期舉行的全編輯部的會議,并且在“社會民主黨人”和《曙光》雜志的印刷所——或許在同盟的印刷所成立(有這樣的前景)起來以后,也在這個印刷所——刊?。ㄓ蓵霭嫖瘑T會署名)小冊子等等。同盟中書刊出版問題的最后決定權(quán)屬于“勞動解放社”、《曙光》雜志和書刊出版委員會這三個成員的代表會議。管理機關(guān)是共同的、經(jīng)選舉產(chǎn)生的?! ∥业挠媱澋囊c就是這樣(《火星報》作為一個俄國出版物當然在形式上不參加同盟)。這里的人在原則上都同意這個計劃。大姐[注:維·伊·查蘇利奇?!幷咦也同意。我覺得這樣的“結(jié)構(gòu)”(“奧地利式的”,阿列克謝這樣開玩笑地說)對我們絲毫也不可怕,而且一定需要有類似這樣的組織,否則大家就會普遍感到不滿,因而散伙。這樣做,我們就可以完全擺脫糾紛和爭吵,同時還可以使自己的印刷所和編輯部全部保存下來,但是要給大家必要的自由活動的余地,否則他們就不同意進行幫助?! ?br>
請來信告知您對這個想法的態(tài)度,并且同格·瓦·談談這件事(我不給他寫信了,因為他不久要到這里來,而順路當然會去看您)。細節(jié)我沒有擬定,因為細節(jié)問題好解決。如果我們大家(即整個“社會民主黨人”組織)都同意這樣做,那么很可能柏林人(他們有印刷所,并且迫切希望以一定的“地位”來進行“工作”)也會同意,那時我們就可以用廣泛開展活動的統(tǒng)一的“同盟”去和聯(lián)合會相對抗了?! ?br>
經(jīng)過選舉產(chǎn)生的管理機構(gòu)并沒有什么可怕,因為它將只管運送和在國外籌集經(jīng)費,把經(jīng)費按一定比例分配給“社會民主黨人”組織、《曙光》雜志及其他組織而管不著《火星報》;《火星報》將非正式地擁護《曙光》雜志,和《曙光》雜志站在一起。可以正式宣布同盟是我們已經(jīng)建立的俄國《火星報》組織的國外同盟軍。
書刊中那些蠢話也沒有什么可怕,因為(1)可以用章程限制書刊出版委員會任意出版;(2)書刊出版委員會印行書刊要由自己署名,“勞動解放社”和《曙光》雜志不會同它攪混在一起;(3)書刊出版委員會里可能也有我們的人;(4)書刊出版委員會要服從代表會議,而在代表會議中我們占多數(shù)。
當然,我不知道巴黎人會不會滿意:他們實在太驕傲了。因此我們找他們談有些不方便。如果您同意這個計劃,是否可以給他們寫信試探一下;他們不是在巴黎時就向您談過自己的悲慘處境嗎?所以您可以向他們提出這條出路。如果您同意這個想法,我們就去征求柯爾佐夫的意見,并請他擬訂“同盟”章程草案。[注:最好現(xiàn)在就公開提出“社會民主黨人”和《曙光》雜志的共同草案。]
現(xiàn)在談談蘇黎世的拉脫維亞人的事。不知道您是否已經(jīng)聽說,他們幫助建立起來的運輸完全垮了:3000份《火星報》(創(chuàng)刊號)落到了警察局的手里,警察局還抓去了一個走私者。后來,他們之中的一個人還給我們寫信要運費。我們回答說,如果還走這條路我們就不能給了,我們對我們的組織負不起這個責任,而如果他愿意專門運一普特(象他在同我談話時所說的那樣),那就讓他來取吧。
毫無音信。您知道不知道他們是否見怪了?他們的情況和計劃如何?如果見到他們的人,請談一談,以便把情況弄清楚?! ?br>
我們開始考慮《曙光》雜志第2期,——是時候了。維特記事快要刊印完了,大約再過兩三個星期(狄茨不知為什么把這件事拖得很久,至今只搞好9印張)。目前,除了您已經(jīng)知道的涅夫佐羅夫所寫的關(guān)于俄國社會民主黨在歷史上的準備一文以外,還沒有材料。我們正在期待格·瓦·的關(guān)于新事件的社論,他的反駁司徒盧威的文章和您的文章(編輯部短評),——不是這樣嗎?盧森堡答應寫一篇文章(她的論文集《法國的社會主義危機》的新引言,我們想把她這幾篇論文翻譯過來),考茨基答應寫一篇關(guān)于學院派和無產(chǎn)者的短文?! ?br>
沒有國外評論?!皧W地利的”論文怎樣了?從美國和瑞士不能收到什么嗎?據(jù)說,達涅維奇病了。關(guān)于德國的情況,找不到人寫東西——只有帕爾烏斯能寫,他已經(jīng)答應(?)寫一篇國外評論,但這不是所要的?! ?br>
在《火星報》第4號上打算登一篇論恐怖的文章(阿列克謝的),還有:《專制制度和地方自治機關(guān)》(續(xù))、《專制制度和財政》(帕爾烏斯的),有些是社會新聞(有關(guān)于游行示威的補充材料)和工人運動方面的。我們打算第4號出一印張(第3號篇幅太大了,達2印張8頁(7頁已經(jīng)準備好了),和創(chuàng)刊號一樣,——即使這樣還是刪掉了一部分?。1仨毐M一切努力加快《火星報》的出版,使它成為月刊?! ?br>
再見。緊緊握手并向你們所有的人問好!我的妻子也向你們問好!
您的 彼得羅夫
附言:給我的信請寄到里特邁耶爾處
還有:大姐委托我通知您,250法郎已經(jīng)收到。關(guān)于這筆錢的帳目刊登在《火星報》第3號上(“經(jīng)阿克雪里羅得由美國寄來”)。經(jīng)斯圖加特寄上《曙光》雜志10份,請寄給英格爾曼、莫克里耶維奇等。大姐正在給德國人寫關(guān)于游行示威的文章?! ?br>
從慕尼黑發(fā)往蘇黎世
載于1925年《列寧文集》俄文版第3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46卷第97—101頁
【注釋】
[162]“蘇黎世人”是指住在蘇黎世的一些拉脫維亞社會民主黨人大學生,他們承擔運送秘密報刊到俄國的工作。參看注114。——109。
[163]指達·波·梁贊諾夫?!?09?! ?br>
[164]《附刊》即《〈工人事業(yè)〉雜志附刊》(《Листок《Р абочеrо Дела》》)是國外俄國社會民主黨人聯(lián)合會機關(guān)刊物《工人事業(yè)》雜志的不定期附刊,1900年6月—1901年在日內(nèi)瓦出版,共出了8期。
該刊物第6期登載了波·尼·克里切夫斯基的《歷史性的轉(zhuǎn)變》一文,主張立即對專制制度發(fā)動沖擊。列寧在《從何著手?》一文中對它進行了批評(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5卷第1—10頁)?!?09?! ?br>
[165]指柏林《火星報》協(xié)助小組的成員。——109。
[166]列寧所說的計劃于1901年10月付諸實現(xiàn),當時成立了俄國革命社會民主黨人國外同盟。在1903年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同盟被承認為享有黨的地方委員會權(quán)利的唯一國外組織。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以后,孟什維克的勢力在同盟內(nèi)增強。他們在1903年10月召開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反對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把持的這次代表大會還通過了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章程相抵觸的新的同盟章程(詳見注368)。同盟從此成為孟什維主義在國外的主要堡壘,直至1905年同盟解散為止?!?1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