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組織居民供應工作的法令草案的補充[84](1918年11月19日)
(五)合作社的倉庫和店鋪均不得收歸地方公有[注:正式通過的法令文本中為“收歸國有”?!砦陌婢幷咦。
在本法令頒布前地方蘇維埃政權機關已將合作社收歸國有或地方公有、已將合作社店鋪貯存的商品征購或沒收的地方,所有這些合作社均應恢復,貨物必須發(fā)還,短缺部分應予說明。對合作社的合法活動今后不得設置障礙。
附注:
恢復合作社時,必須設法保證合作社的活動不致遭到反革命和富農的破壞,保證貧苦農民委員會和地方蘇維埃對合作社的嚴格監(jiān)督不折不扣地得到實現。
載于1931年《列寧文集》俄文版第18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405頁
【注釋】
[84]組織居民供應工作的法令草案于1918年11月12日提交人民委員會會議討論,11月21日由人民委員會最后批準。列寧所作的補充寫進了正式通過的法令文本。法令公布于11月24日《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消息報》。
草案第5條所談的合作社參加居民供應工作這個問題,當時還沒有為所有糧食部門的負責干部所正確理解。列寧在1918年11月26日莫斯科中央工人合作社代表會議上的講話和在11月27日莫斯科黨工作人員大會上關于無產階級對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的態(tài)度的報告和總結發(fā)言,都對這個問題作了解釋(見本卷第197—201、202—227頁)?!?84。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