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訓(1914年3月22日〔4月4日〕)
前不久,國務會議[20]否決了在波蘭未來的自治機構中使用波蘭語的提案。這次違反政府首腦的意志而舉行的表決,在關于俄國各統(tǒng)治階級以及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管理的“特點”問題上向我們說明了許多東西。
報刊上已經披露了波蘭自治機構使用波蘭語問題的久遠歷史。掌握政權的俄國地主早從1907年起就已經同波蘭的上層貴族進行了這方面的談判。商談過俄國黑 幫和波蘭黑幫哪怕進行某種程度的合作或者僅僅實現比較和平地相處的條件。——而且這一切自然完完全全是為了“民族文化”的利益。
波蘭地主一向維護波蘭的民族文化,要爭得自治機構(而不僅是自治權)和使用波蘭語的權利。大俄羅斯地主則維護俄羅斯的民族文化,聲明(他們已經掌握了一 切,因此無需再爭得什么)俄羅斯民族文化是至高無上的,“俄羅斯的”海烏姆地區(qū)應當脫離波蘭。同時,雙方還締結了反對猶太人的協(xié)定,預先把猶太人的“百分 比”縮小到一定限度,——使波蘭在用黑幫手段迫害和壓迫猶太人方面不致落后于俄國。
據報道,是斯托雷平親自和波蘭的貴族、波 蘭的大地主進行這些談判的。斯托雷平作了承諾。草案也提出來了。但是……海烏姆地區(qū)雖已分離出來,而在波蘭自治機構使用波蘭語的權利卻被我們的國務會議否 決了??瓶品蜃舴?ldquo;忠心耿耿地”維護斯托雷平的事業(yè),但是并沒有能維護住。國務會議中的右派成員沒有跟著他走。
另外還有一個雖然是小小的協(xié)定,也被“撕毀了”。不久以前,古契柯夫代表全俄國的資產階級說,他們同反革命政府達成了默契:“他們支持政府進行改革。”支持倒是支持了,可是改革并沒有實行。
而在我們所舉的例子里,不是資產階級,不是反對派,而是最道地的地主們也達成了默契:“我們”進一步靠攏斯托雷平,他們給我們自治和使用波蘭語的權利??繑n倒是靠攏了,可是使用波蘭語的權利并沒有獲得。
從這個小小的例子可以得到豐富的政治教訓。民族間的斗爭在我們眼前變成了兩個民族的統(tǒng)治階級勾結起來對第三個(猶太)民族進行特殊壓迫。必須記住,所有的統(tǒng)治階級,不僅地主,就是資產階級,甚至最民主的資產階級都是這樣干的。
俄國的現實的制度和管理暴露了它們的階級基礎:是地主在指揮、決定和操縱一切。這個階級的權力是無限的。它只“允許”資產階級……締結協(xié)定,然后它又撕毀這些協(xié)定。
不僅如此。實際表明,連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協(xié)定也往往被非常輕易地“撕毀”掉。這就是俄國與其他階級國家的差別,這就是我們的獨特之處,——正因為如此,歐洲在一二百年以前就們這里還沒有得到解決。
載于1914年3月《啟蒙》雜志第3期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5卷第14—15頁
【注釋】
[20]國務會議是俄羅斯帝國的最高咨議機關,于1810年設立,1917年二月革命后廢除。國務會議審議各部大臣提出的法案,然后由沙皇批準;它本身 不具有立法提案權。國務會議的主席和成員由沙皇從高級官員中任命。在沙皇親自出席國務會議時,由沙皇擔任主席。國家杜馬設立以后,國務會議獲得了除改變國 家根本法律以外的立法提案權。國務會議成員半數改由正教、各省地方自治會議、各省和各州貴族組織、科學院院士和大學教授、工商業(yè)主組織、芬蘭議會分別選舉 產生。國務會議討論業(yè)經國家杜馬審議的法案,然后由沙皇批準。——17。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