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第一個回合的勝利》一文筆記(1905年10月17日和19日[10月30日和11月1日]之間)
2011-12-08 13:17
我要評論
字號:
《革命第一個回合的勝利》一文筆記[注:《革命第一個回合的勝利》一文見本卷第26—33頁。——編者注]
?。?905年10月17日和19日〔10月30日和11月1日〕之間)
新的革命和新的戰(zhàn)爭
勝利的不徹底性,斗爭的長期性,斗爭者的頑強性。
10月17日(30日)的勝利是不完全的勝利,不是色當,而是遼陽。[194]
總罷工獲得了勝利,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敵人退出了戰(zhàn)場?!短┪钍繄蟆返碾娢恼f:“人民勝利了。沙皇投降了。專制制度已不復存在。”這是關于投降的拙劣的欺騙?! ?br>
根本就沒有投降,過去也沒有過。敵人根本沒有被擊潰。不是色當,而是遼陽。敵人遭到了局部的失敗而退卻了?!坝醒谧o的退卻”。
杜馬被粉碎了嗎?還沒有,但是受了點傷?! ?br>
積極抵制的策略獲得了勝利?! ?br>
維特的報告[195]的意思是清楚的:“同社會的明智分子在道義上結合起來”反對“公開威脅社會和國家的行為”。應讀作:同自由派資產階級一起反對革命工人和革命農民,反對各族革命人民?! ?br>
從維特的報告中得出的結論是:
?。?)賜予了公民的種種自由(?有種種限制)。
?。?)杜馬保留下來(?)
?。?)國務會議是選舉產生的……
?。?)國家杜馬獲得立法權?(不要違反其決議)。
?。?)“象在文明世界一樣”,實行改革?! ?br>
10月30日《比利時獨立報》[196]羅蘭·德·馬雷先生的文章《赤色的俄國》?!疤亓胁ǚ驅④娮蛱毂硎鞠M?,罷工者將不會獲勝,因為整個社會生活一時陷于停頓必然會使他們喪失消極的群眾的同情。在總罷工破壞人民正常生活的其他一切地方,這種說法也許是對的,但是對于俄國來說,這種說法就不對了,因為那里的生活早就不正常了,消極的群眾耐心地忍受著這一巨大的考驗,希望革命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并推翻應對所經受的一切苦難負責的政府?!薄 ?br>
現(xiàn)在:
加緊利用新的目標、半自由……
宣傳“全俄政治罷工”的教訓。以后也是這樣。
擴大了的斗爭領域:到目前為止,在開展政治攻勢方面還很少觸動農民,說得確切一些,還完全沒有觸動。只要我們行動正確,春季到來以前農民也會發(fā)動起來。
為爭取工人享有真正的充分權利,即普選權而斗爭。
從沙皇政府和自由派的觀點看憲法的意義:逃避立憲會議。他們吸取了1789年(不是國民代表會議,不是臨時人民代表會議)的教訓和1789年(不是立憲會議)的教訓。他們從1847年(2月3日:國家杜馬)直接跳到1849—1850年(鎮(zhèn)壓1849年起義之后的憲法)。這種跳躍的物質基礎和階級基礎:同自由派資產階級相勾結。大概他們(維特和蓋森)已經講好價錢了吧?! ?br>
載于1926年《列寧文集》俄文版第5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12卷第406—408頁
【注釋】
[194]色當是法國東北部的一個城市。1870年9月1—2日,在這里進行了普法戰(zhàn)爭中最大的一次交戰(zhàn)。交戰(zhàn)以法國帕·莫·麥克馬洪元帥指揮的沙隆集團軍被擊潰和投降、隨軍督戰(zhàn)的法國皇帝拿破侖第三被俘而結束。這次交戰(zhàn)決定了普法戰(zhàn)爭的結局和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命運。
遼陽是日俄戰(zhàn)爭中雙方主力進行會戰(zhàn)地點之一。遼陽會戰(zhàn)發(fā)生于1904年8月28日—9月4日,以俄軍撤出遼陽、退守沈陽告終。——368?! ?br>
[195]指被任命為大臣會議主席的謝·尤·維特給尼古拉二世的報告。這個報告于1905年10月17日(30日)在彼得戈夫被沙皇批準,公布于1905年10月18日(31日)《政府通報》第222號。報告包含了10月17日(30日)宣言的要點?!?68?! ?br>
[196]《比利時獨立報》(《L’Indépendance Belge》)是比利時資產階級報紙,自由派的機關報(日報)。1831年在布魯塞爾創(chuàng)刊,1940年???。——369?! ?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