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查表[144]
供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用
(1905年2月20日〔3月5日〕以前)
鑒于要召開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有些做實際工作的同志要求我們發(fā)表下面的聲明。在代表大會即將討論組織問題的時候,最好能注意到并特別仔細地討論一下盡 可能多的在俄國國內(nèi)工作過的同志的建議和意見。因此,希望凡是在國內(nèi)工作過的人都能對下列問題表示態(tài)度和作出回答?!肚斑M報》編輯部將把它們收集在一起轉(zhuǎn) 交代表大會,這樣,每個代表就都可以利用多數(shù)同志的集體經(jīng)驗了?,F(xiàn)將修改黨章和擬訂代表大會的決議時需要弄清的一些極為重要的問題大致列舉如下。(1)工 作的地點、時間和年限?(2)是否做過委員會的委員或委員會的某一機構(gòu)的成員?什么機構(gòu)?工廠小組等等?(3)填表人所知道的每個委員會的委員或委員會的 各部門、組織員組等等的成員有多少?各有工人和知識分子多少?(4)從外層組織增補委員會的慣例如何?可否指明在外層組織工作的平均期限?有沒有因增補等 等而不滿的例子?在一切回答中,必須嚴格劃分第二次代表大會前后兩個時期。特別希望詳細說明第二次代表大會前的時期。(5)填表人工作所在地總共有多少黨 組織、團體、小組等等?列舉每個團體和它的成員數(shù)目,它的職能等等。(6)有沒有不屬于黨但靠近黨的團體(組織、小組等等)?(7)外層組織(以及所有不 同形式的外層小組)同委員會如何聯(lián)絡(luò)?工作人員對這些聯(lián)絡(luò)方式是否滿意?(8)您認為實施選舉原則是否可能,是否合乎需要?如果不,為什么?如果是,那如 何實施?最好能確切指明,哪些小組應(yīng)當享有選舉權(quán)。(9)您認為把委員會(團體、小組、組織等等)分成知識分子的和工人的這樣兩種委員會有沒有好處?如果 沒有,為什么?如果有,請指明分法。(10)委員會是否選出了中心指導小組?如果選了,是怎樣選出的?多久對它進行一次檢查?您對成立這種小組滿意嗎? (11)您認為地方組織制定成文的章程有好處嗎?可能嗎?(12)您認為將有關(guān)地方組織(委員會等等)的某些準則寫入黨章有好處嗎?如果有,請指出是哪些 準則。(13)您認為在黨章中規(guī)定中央委員會有任免各委員會和其他組織的委員的明確權(quán)利合適嗎?中央委員會的明確權(quán)利應(yīng)當是哪些?(14)要不要用特別的 準則來保護地方委員會的自治權(quán)?用哪些準則?(15)您所在的那個委員會或團體、小組等等多久召集一次會議?如果可能,請確切地列舉您工作期間所開過的一 切會議。如果不可能,可說明大致情況。經(jīng)常開會有沒有什么不便?根據(jù)您的經(jīng)驗,一個月平均有可能和需要召開幾次會議,會議的成員有多少?
載于1926年《列寧文集》俄文版第5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9卷第290—291頁
【注釋】
[144]這個調(diào)查表中列舉的主要問題,列寧在《關(guān)于召開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一文(見本卷第265—267頁)中已經(jīng)提出來了。——27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