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德
1874年7月21日于蘭茲格特市
神父坡11號
親愛的摩爾:
星期五[注:7月17日?!幷咦晚上,我突然接到龔佩爾特從倫敦發(fā)來的一封信。他到那里去做手術,請我們在手術(星期六)后去看他。我給他發(fā)了電報,并立即寫了信。今天接到回信說,手術做得很好,他希望幾天后就能起床。我是本星期還是下星期初去看他,取決于他的下一封信,不管怎樣我有事要到倫敦去,并把彭普斯接來。
但愿你的腦袋最終適應于海濱空氣,不再搗亂。
卡洛斯派為槍殺一個普魯士軍官而感到痛快。普魯士艦隊現(xiàn)在就可以立即出動,進行報復,而不是在賴德對你進行封鎖。幾乎無可懷疑的是,普魯士不管怎樣總要同西班牙發(fā)生爭執(zhí)。而俾斯麥正在很好地利用他那只受了傷的手。無疑,這將促使頒布關于出版、集會、結社等的新法令。
你對威廉的看法恐怕是不對的。我想他現(xiàn)在會認為,根據(jù)憲法,他的所有大臣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在和平時期充當射擊的靶子。這是他真正接受憲制的唯一方面。
顯然,朋友迪斯[注:迪斯累里?!幷咦在他的頑固的鄉(xiāng)紳們逼他(在英國歷史上大概還是第一次)公開廢除他前任的兩項議會成果——學校法,而現(xiàn)在是學校委員會[116]——以后,又愿意當少數(shù)派大臣了。當蠢驢們廢除那些一貫奉行的措施,從而破壞傳統(tǒng)的不可侵犯性時,他們并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這是在英國守法的舊傳統(tǒng)方面打開了一個明顯的缺口。如果再干一些這樣的勾當,那末托利黨的議會對于選民說來就會落到象凡爾賽議會同樣的地步,而且也會象麥克馬洪那樣死命地抓住自己的七年期限法[115]。
但這是個多么蠢的傻瓜??!起初是寫這種普魯士式的信,隨后是信的作者辭職,現(xiàn)在則是幾乎剛剛還在指揮進攻的麥克馬洪本人請求延期!我認為,這些都不會有什么結果,議會將通過相反的決議,于是毫無結果,一直休會到冬天,隨后便開始惡性循環(huán),直到主張解散議會的多數(shù)派形成為止。假如議會有所作為,那僅僅是由于偶然的機遇,就象臺球僥幸擊中一樣,但是迄今為止它還一次也沒有碰到這樣的機遇。
而這個財政家曼涅,在間接稅多如牛毛的情況下,還企圖以更大的壓力榨出更多的錢來![117]這真不愧為第二帝國的財政巨頭!甘必大也神氣活現(xiàn)地發(fā)表長篇的說教,以便使勃朗、基奈等三個空論家皈依他的信仰!而被打敗的意大利人正在和被打敗的法蘭西人一起,在阿維尼翁和阿爾克兩地,在佩脫拉克的遺骸上慶祝“拉丁種族的優(yōu)勝”!與此同時,德國的庸人正沉溺于“文化斗爭”[118]的歡樂之中,而英國的庸人則為教會和國家所陶醉。的確,各國統(tǒng)治階級到處都在同樣迅速地腐爛下去,就連我們德國的資產者在這一點上也完全與時代并駕齊驅。
衷心問好。
你的 弗·恩·
注釋:
[115]1873年11月20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七年期限法,即麥克馬洪擔任共和國總統(tǒng)職務的期限為七年(到1880年11月20日),這意味著鞏固了總統(tǒng)的個人權力并加強了保皇派的地位。
保皇派企圖在1874年夏天解散議會并恢復君主制,這引起了共和派的憤懣。麥克馬洪害怕具有共和情緒的人民群眾采取行動,在1874年7月9日致議會的信中聲稱,他將以“他擁有的一切手段”來保衛(wèi)他所享有的七年權力。同時,麥克馬洪要求盡快地實行新法,從實際上來保證他的專制;其中特別談到賦予總統(tǒng)解散議會、確定新的選舉和組成議會多數(shù)的權力?!?12、113頁。
[116]1870年,英國格萊斯頓內閣對國民教育實行了一項改革:除教會學校外,開辦由學校委員會領導的世俗學校,在這類學校中不一定要講授宗教和圣經(jīng)課。這項改革遭到了保守派的攻擊。1874年7月中旬,保守派桑登提出一項建議,要求通過對1869年法令的修正案,該法令規(guī)定成立學?;鸱峙鋵iT委員會(Endowed Schools Commission)。他建議把基金分配權轉交給慈善委員會(Charity Commission),這必然會使教會收復在學校中失去的陣地。桑登法案引起了自由派的強烈反對?!?13頁。
[117]麥克馬洪政府的財政部長比埃爾·曼涅企圖通過大量增加一切生活必需品的間接稅等辦法,來消滅1873年預算中出現(xiàn)的巨大赤字(一億四千九百萬法郎)。1874年7月,法國國民議會討論了這些建議。左派議員對此表示反對,他們害怕廣大群眾不滿和可能采取行動。經(jīng)過激烈討論之后,部分建議被否決,曼涅隨之辭職?!?14頁。
[118]文化斗爭是資產階級自由派給俾斯麥政府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采取的一套法律措施所起的名稱。這套措施是在為世俗文化而斗爭的幌子下實行的,其目的在于反對支持德國西南部各中小邦地主和資產階級的分立主義傾向的天主教會和中央黨派。俾斯麥的這個政策遭到了天主教神父和羅馬教廷以及其他國家天主教人士的反對?!?14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