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所討論的文章的標題中《自由主義反對派》這一用語,不是作者而是編輯部加的,為此編輯部認為有必要對這個稱呼稍作說明。
反對這個稱呼的理由有兩個。從形式來說,反對派不是自由主義的,因為它是保守的,因為它的目的在于維護現(xiàn)存的法制。按照這種辯證法,七月革命是保守的,因而不是自由主義的,因為它的目的首先是維護[注:原文中此處和下文是文字游戲:“konservativ”——“保守的”,“Konserva-tion”——“維護”,“konservieren”——“保存”,均同義。——編者注]憲章[72]。然而,自由主義卻宣布七月革命是他們的事業(yè)。自由主義當然是保守了。它竭力維護自由,甚至對自由的可憐的現(xiàn)狀也加以保護,使之不受粗暴的物質(zhì)力量的侵犯。而且,如果這種抽象想要貫徹到底的話,那么,它就應(yīng)該承認,擁護1833年確立的法制的反對派,同那些硬把1833年推回到1819年去的反動派相比較,是進步的和自由主義的。[73]
至于內(nèi)容本身,則進一步提出這么一種論據(jù),認為反對派的活動內(nèi)容,即維護1833年憲法,根本不是自由的內(nèi)容。就算是這樣!如果把1833年憲法同自由思想相比較,那么,它當然談不上是自由的體現(xiàn)。但是,如果把1833年憲法同1819年憲法相比較,那么,它當然是自由的體現(xiàn)了。總之,起初涉及的問題并不是這部憲法的某種特定的內(nèi)容,而是為了合法的內(nèi)容而反對非法的篡改。
編輯部之所以有權(quán)稱漢諾威反對派為自由主義反對派,是因為幾乎所有的德國議會都是把它作為自由主義反對派、作為合法自由的反對派來歡迎的?,F(xiàn)在在批判的法庭面前,這個稱呼是否證明合適的呢?這個反對派是否已經(jīng)從僅僅發(fā)表自由主義的見解和要求變成真正的自由主義了呢?——研究這個問題也正是該文的課題。
順便提一提,根據(jù)我們的見解,漢諾威的真正的自由主義,今后應(yīng)該努力做的,不是維護1833年的憲法,更不是恢復(fù)1819年的憲法。它應(yīng)該努力爭取一種符合更深刻、更發(fā)達和更自由的人民意識的全新的國家形式。
《萊茵報》編輯部
卡·馬克思寫于1842年11月8日左右
載于1842年11月8日《萊茵報》第312號附刊
原文是德文
注釋:
[71]編輯部的這個按語是同發(fā)表在同一號報上的《萊茵通訊》有關(guān)。這篇通訊也是對早些時候在《萊茵報》(1842年9月22日和25日以及10月2日和4日第265、268、275和277號)附刊上發(fā)表的文章《漢諾威自由主義反對派的失敗》(《Fehlgriffe der liberalen Opposition in Hannover》)的回答?!?99頁。
[72]法國波旁王朝復(fù)辟以后,于1814年6月4日頒布了一部憲章。這部憲章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可是各階層的廣大人民都完全被摒棄于政治生活之外。1830年7月26日國王查理十世又頒布了六條命令(七月敕令),粗暴地違反了1814年憲章(解散了新選出的下議院,剝奪工商業(yè)資產(chǎn)階級的選舉權(quán),施行新的限制出版自由的措施等等)并意味著宮廷人物、貴族上層和上層僧侶企圖實行政變。這一敕令成為法國1830年七月革命和推翻波旁王朝的直接導(dǎo)火線?!?99頁。
[73]1837年恩斯特-奧古斯特國王和他的擁戴者在漢諾威發(fā)動了政變。國王在廢除了具有溫和的自由主義性質(zhì)的1833年憲法(根據(jù)憲法,大臣由國王任命,但對議會負責)以后,使1819年憲法重新生效,保留了等級代表制原則和嚴格限制省議會的權(quán)利。漢諾威的自由主義人士力求恢復(fù)1833年的憲法;這種要求體現(xiàn)于哥丁根大學七位教授(格林兄弟、達爾曼、蓋爾溫努斯、艾瓦德、阿爾勃萊希特、韋伯)的抗議書中。結(jié)果七位教授被撤職;其中有些人被放逐。漢諾威事件在整個德國引起了廣泛的反應(yīng)?!?99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