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諾爾
1882年12月16日于倫敦
親愛的摩爾:
昨天被人打斷了,今天繼續(xù)寫。大概你已看出我的信寫得多么匆忙,——起先在修改手稿[注:弗·恩格斯《馬爾克》?!幷咦時,后來在寫信時,彭普斯和嬰兒[注:彭普斯的女兒莉蓮?!幷咦都一直在打擾我。你關于農(nóng)奴制在十三和十四世紀幾乎全部——在法律上或事實上——消失的意見,使我最感興趣,因為以前你在這個問題上表示過某些不同的看法。在易北河東部地區(qū),德國農(nóng)民的自由,是通過移民牢固地確定下來的;在什列斯維?!魻柺┨?,毛勒[注:格·路·毛勒《德國領主莊園、農(nóng)戶和農(nóng)戶制度史》?!幷咦認為,當時“全體”農(nóng)民都重新獲得了自由(也許比十四世紀稍晚一些)。他認為德國南部也是這樣,正是在那個時候依附農(nóng)民受到最好的待遇。在下薩克森,情況也是大致如此(例如新“佃農(nóng)”,實際上是世襲的佃農(nóng))。他只是反對金德林格[注:尼·金德林格《德國農(nóng)奴依附關系的,尤其是所謂農(nóng)奴制的歷史》。——編者注]的農(nóng)奴制似乎在十六世紀才產(chǎn)生的觀點。但是,從這個時候起農(nóng)奴制重新復活了,再版了,我覺得這是毫無疑義的。麥岑[注:奧·麥岑《一八六六年以前普魯士國家邊陲地帶的土地和農(nóng)業(yè)關系》。——編者注]指出首先重新談起關于東普魯士、勃蘭登堡、西里西亞的農(nóng)奴問題的年代是十六世紀中葉;漢森關于什列斯維?!魻柺┨沟牟牧蟍注:格·漢森《什列斯維希和霍爾施坦公國農(nóng)奴制的消滅和一般說來地主與農(nóng)民關系的改變》。——編者注]也是如此。毛勒把這叫做溫和的農(nóng)奴制,如果是把它和九至十一世紀的農(nóng)奴制——其實那是古代日耳曼奴隸制的繼續(xù)——相比較的話,他是正確的;如果是指根據(jù)十三世紀和以后的法典地主對農(nóng)奴擁有審判權,他同樣是正確的。但是,同十三和十四世紀——而在德國北部還有十五世紀的農(nóng)民的實際地位相比,則新的農(nóng)奴制無論如何也不是溫和的了。尤其是在三十年戰(zhàn)爭[119]之后!在中世紀依附關系和農(nóng)奴制度的等級舉不勝舉,以致《薩克森之鏡》[120]甚至根本不談農(nóng)奴的權利,自三十年戰(zhàn)爭以來,則大大簡化了,這也是很說明問題的??傊移惹械叵M滥愕囊庖?。
也是彭普斯打擾得我沒能在提到俄國公共所有制的地方加一個注釋,說明這個消息是從你那兒來的。
附上老貝克爾[注:約翰·菲力浦·貝克爾。——編者注]的來信;幸好我能馬上領會那個委婉的暗示,給他寄去了五英鎊,因為我剛好賣了股票,而且當天就拿到了現(xiàn)款。
附上兩號《平等報》,希望明天能送到;你可以從上面看到,拉法格已當即被釋放,昨天晚上大家已在巴黎等待他。
加特曼的電堆:當他僅僅裝上一個由很長的導線構成電阻的電流計,因而電力只是逐漸地消耗時,一切都進行得很好。但是當他一裝上電燈,電阻集中在一點,即集中在細而短的燈絲上時,就一切都完了;氫馬上使銀電極極化,微弱的電流只是使燈絲發(fā)出微弱的紅光?,F(xiàn)在他又在埋頭搞其他的各種改進方案,但所有這些方案說明,他沒有找到癥結所在。不過供給他經(jīng)費的那些先生們是否愿意繼續(xù)實驗,還是個問題。
你考慮一下,你是否能夠在一月份的頭一個星期在你那里替我和肖萊馬訂兩個床位?如果沒有什么干擾的話,我們很想去你那兒玩幾天。但是由于肖萊馬的風濕病等等,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阻撓。不過,如果我們得知你能把我們安排在你那里或鄰近的地方,以及我們應當在什么時候最后告訴你我們到達的時間,那我們是可以對此作出相應的安排的。
你的 弗·恩·
注釋:
[119]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zhàn)爭是第一次全歐洲的戰(zhàn)爭,它是歐洲國家的不同集團之間矛盾尖銳化的結果,采取了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斗爭的形式。戰(zhàn)爭是由于在捷克發(fā)生了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制度的壓迫和天主教反動勢力進攻的起義而開始的。隨后參戰(zhàn)的歐洲國家形成了兩個陣營。羅馬教皇、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德意志的天主教公爵在天主教的旗幟下聯(lián)合起來反對新教國家:捷克、丹麥、瑞典、荷蘭共和國以及經(jīng)過宗教改革的德意志各邦。新教國家曾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對手——法國歷代國王的支持。德國是這次斗爭的主要場所,是戰(zhàn)爭參加者的軍事掠奪和侵略的對象。戰(zhàn)爭于1648年以簽訂使德國在政治上的分散性固定下來的威斯特伐里亞和約而告終。——第125、444頁。
[120]《薩克森之鏡》(《Sachsenspiegel》)——中世紀的一部德國法典,是對地方(薩克森)習慣法的闡述。——第125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