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爾尼12月9日。伯爾尼州的最后一個修道院,即汝拉山脈普倫特魯特的厄修拉女修道團修道院的末日即將來臨。州委員會[73]決定向大會議[56]建議,在執(zhí)行聯邦代表會議關于從瑞士清除所有屬于耶穌會的教團(也包括厄修拉女修道團)的決議時,取消修道院。
拉德茨基再次允許那不勒斯-瑞士新兵通過倫巴第以后,斐迪南國王立即重新提出批準在瑞士招募新兵的設想。琉森和諸舊州[74]當然迫不及待地準許招募,伯爾尼政府本來就把雇傭兵條約[75]看作眼中釘,這一下正好找到了暫時拒絕招募的借口。伯爾尼政府聲明說,根據雇傭兵條約(諾伊豪斯先生的可尊敬的政府的遺產)新兵必須經過熱那亞,而這條道路現在對他們還是封鎖的。此外,那不勒斯政府首先必須向那不勒斯的瑞士人賠償由于5月15日的搶劫[76]等等所造成的損失。敬畏上帝的《觀察家報》對于這種破壞瑞士人嚴守信義聲譽的行為當然又表示出極大的憤慨,更何況這種行為還會阻礙該州許多年輕有為的市民獲得一個光輝的前程(?。沟脽崮莵喌牟疇柲崾勘萑刖骄?,使得在伯爾尼征兵的軍士挨餓,并使酒店老板減少收入,因為軍士們的津貼通常都要在他們那里花掉。這就是反動的瑞士報刊所援引的論據!
當地保守的顯貴遭到了嚴重的失敗。因為這里在原來的公社內部竟還存在著一個所謂的市民公社[77]。盡管有過歷次革命,這個以顯貴為核心的市民公社仍然能夠將原來屬于修道院的財產和原來歸自己主管的國家和城市的其他地產作為公社集體財產保留了下來,而沒有隨著主權的轉移而轉交給國家或城市。在顯貴們至今還賴以肥己的那筆極其可觀的財產中,只有一小部分應該轉交給城市,但是,“市民公社”堅決拒絕交出。由于伯爾尼被指定為聯邦首都并因此而必需付出巨大的城市開支,現在市民公社終于不得不把它應交出的那部分交給城市公社,即交給所謂的居民公社,此外,它還有義務承擔聯邦首都的“相當大的”一部分開支。顯貴們聲稱錫安陷入了危險,他們是有道理的,因為聯邦首都極其嚴重地威脅著他們的錢包。
聯邦委員會組成了一個由貿易和稅務機關的首腦奈弗先生為主席的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應當為取消各州的關稅和實行瑞士統一的關稅率做好準備,并提出必要的措施。瑞士現在仍會得到保護關稅,雖然其數額不大,但由于瑞士大部分工業(yè)部門比較發(fā)達而工資較低,它完全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而受害最大的是英國、巴黎、繆爾豪森和里昂。
弗·恩格斯寫于1848年12月9日
載于1848年12月14日《新萊茵報》第168號
原文是德文
注釋:
[56]瑞士大會議是根據1803年憲法建立的城市州的立法組織。關于夫賴堡的選舉,見注50。——第48、80、91、229頁。
[73]州委員會即州政府?!?0頁。
[74]諸舊州(瑞士山區(qū)各州)指烏利、溫特瓦爾頓和施維茨。這三個州在十三至十四世紀構成瑞士聯邦的核心。1847年內戰(zhàn)期間(見注58)這幾個州加入宗得崩德,曾與進步力量進行斗爭?!?0頁。
[75]雇傭兵條約是指瑞士各州和歐洲各國訂立的關于提供一定數量雇傭兵的條約。實際上這種條約在十五世紀就已經開始締結,一直繼續(xù)到十九世紀中葉。在西歐許多國家中,以這種方式招募的瑞士雇傭兵曾被用來作為君主反革命勢力的工具。
在這里指的是1848年伯爾尼和其他幾個州與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二世的反革命政府締結的關于提供雇傭兵的條約。利用瑞士軍隊鎮(zhèn)壓意大利革命運動的作法。在國內引起了極大的不滿,最后導致這種條約的廢除?!?0、86、96、98、230頁。
[76]當1848年5月15日那不勒斯人民武裝起義遭到鎮(zhèn)壓時,士兵和游民對這一城市的居民和在那里居住的外國人(包括瑞士公民)的住宅進行了搶劫?!?0頁。
[77]“市民公社”(Bürgergemeinde)產生于中世紀末。公社給其成員一定的經濟和政治特權(包括一系列勞役和捐稅的豁免、公社財產的使用權、報酬優(yōu)厚的公職的優(yōu)先錄用權)。成為“市民公社”成員的條件;或者是在當地出生,或者是在當地住滿一定期限并擁有不動產,或者是交納入社金。
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入“市民公社”越來越困難,這導致了瑞士人口分化為市民(Bürger)和居民(Einwohner)。居民沒有上述權利。在公社內部,分化出了一個由最古老的家族的代表組成的更為閉鎖的團體,它的成員幾乎壟斷了所有最重要的公職。在1798—1799年海爾維第共和國時期,“市民公社”的特權開始被取消,那時全體瑞士居民都享有平等權利,而政治權力則轉交給被宣布為全民族主權代表的“居民公社”(Einwohnergemeinde)。1848年的聯邦憲法完成了這一過程(見注50),它給了“居民公社”更多的權利?!笆忻窆纭敝槐A袅斯芾碜约旱呢敭a和辦理慈善事業(yè)的職能?!?1、84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