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即將來臨的選舉[137]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英國即將來臨的選舉[137]

英國即將來臨的選舉[137]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1857年3月13日于倫敦

“站在兩個教士中間,好大人,

好讓我借此高唱贊美圣曲。”[注:莎士比亞“理查三世”第三幕第七場。——編者注]

帕麥斯頓并沒有完全按照白金漢給理查三世出的主意行事。他站在教士和鴉片走私商中間。這個老練的騙子讓他的親戚舍夫茨別利伯爵推薦的那些低教會派主教,證明他“正直無邪”,而販賣“麻醉世人的甜蜜毒藥”[注:莎士比亞“約翰王”第一幕第一場。——編者注]的鴉片走私商,則證明他忠心耿耿地為“私利,這顛倒乾坤的勢力”[注:同上,第二幕第一場。——編者注]服務。蘇格蘭人伯克以倫敦的“尸首販子”[138]自豪。同樣,帕麥斯頓以利物浦的“毒品販子”自豪。這些儀表堂堂的先生都是那個追本溯源以奴隸貿(mào)易揚名天下的城市的尊貴代表。別無什么詩作聞名的利物浦,至少有資格要求給它記上一筆獨特的功勞,即它曾以贊美奴隸貿(mào)易的頌歌豐富了詩壇。所以,如果說品得曾以“萬物莫好過于水”(《Ariston  men  hudor》)[注:引自品得“第一首奧林匹克頌歌”。——編者注]的名句開始他那篇贊美奧林匹克競技會優(yōu)勝者的頌歌,現(xiàn)代利物浦的品得在他贊美唐寧街[139]空談家的頌歌里就很可能用上一個更巧妙的首句:“萬物莫好過于鴉片”。

跟圣潔的主教和邪惡的鴉片走私商走在一起的,還有大茶商,他們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從事鴉片貿(mào)易,因此熱中于取消與中國簽訂的現(xiàn)行條約。此外他們還有自己的打算。去年他們冒險進行了大宗茶葉投機生意;戰(zhàn)事拖延下去,會同時既使他們的大量存貨漲價,又使他們能延期償付廣州債主的巨額債款。這樣,戰(zhàn)爭會使他們能夠同時既欺騙英國買主又欺騙中國賣主,因而實現(xiàn)他們所謂的“民族光榮”和“貿(mào)易利益”。一般地說,英國工廠主并不贊同這種利物浦教義問答的教條,所根據(jù)的也是那個把希望棉價低廉的曼徹斯特人跟希望棉價高昂的利物浦人對立起來的高尚原則。在1839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英中戰(zhàn)爭期間,英國工廠主曾陶醉于出口貿(mào)易會驚人擴大的妄想。他們曾一碼一碼地量出了準備給天朝人穿著的棉織品。然而,實際經(jīng)驗砸碎了帕麥斯頓這類政客鎖住天朝人心竊的那把大鎖。從1854年到1857年,英國工業(yè)品對中國的出口平均一年不超過125萬英鎊,而這是在第一次對華戰(zhàn)爭以前的年份里常常達到的數(shù)目字。

英國工廠主發(fā)言人科布頓先生在下院說道:“實際上,從1842年以來,我們〈即聯(lián)合王國〉絲毫也沒有增加對中國的出口,至少在我們的工業(yè)品方面是如此。我們增加了茶的消費量;僅此而已。”

因此,在對華政策方面,英國工廠主能夠比英國主教、鴉片走私商和茶商看得更廣闊些。如果除去那些抓著每屆政府的衣裙不放的寄生蟲和鉆營家,除去那些相信在帕麥[注:帕麥斯頓。——編者注]的蔭庇下“民族將振奮起來”的糊涂的清談愛國者,我們實際上已把帕麥斯頓所有的bona  fide〔真正的〕黨羽都列舉出來了。不過,我們還不應該忘記倫敦“泰晤士報”和“笨拙”雜志——英國新聞界的大科夫塔和小丑[140];它們二者都被黃金的鏈條和官方的鏈條跟現(xiàn)政府連在一起,因此也就以裝模作樣的熱情來頌揚這位廣州大屠殺的英雄。既然如此,就應該認為下院的表決不僅意味著對帕麥斯頓的反叛,而且意味著對“泰晤士報”的反叛。所以,即將來臨的選舉不僅要決定帕麥斯頓是否能獨攬國家的全部權力,而且還要決定“泰晤士報”是否能完全壟斷輿論的制造。

帕麥斯頓到底會用什么口號來爭取大選的選票呢?擴大對華貿(mào)易嗎?但是他已經(jīng)破壞了這種貿(mào)易賴以進行的口岸。他已經(jīng)使這種貿(mào)易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從海上轉(zhuǎn)向了大陸,從五個通商口岸轉(zhuǎn)向了西伯利亞,從英國轉(zhuǎn)向了俄國。他提高了聯(lián)合王國的茶葉進口稅,這是擴大對華貿(mào)易的最大障礙。保障英國商人冒險家的安全嗎?但是政府本身給下院提出的藍皮書“關于在中國發(fā)生的侮辱事件的函件”[141]證明,最近七年來那里只發(fā)生了六起侮辱事件,其中兩起的肇事者是英國人,而在其余四起中,中國當局盡力懲辦了罪犯,使英國當局感到完全滿意。所以,如果目前香港、新加坡等地英國商人的生命財產(chǎn)有危險,他們的危險也是帕麥斯頓自己招來的。那末,維護英國國旗的榮譽!帕麥斯頓已經(jīng)把它按每面50英鎊的價格出賣給香港的走私商,并且以“大批屠殺手無寸鐵的英國貨買主”玷污了它。然而,擴大貿(mào)易、保障英國商人冒險家的安全和維護英國國旗的榮譽這些口號,是那些現(xiàn)在已向選民發(fā)表演說的政府先知們提出的全部口號。他們聰明地避而不談任何國內(nèi)政策問題,因為“不要改革”和“增加捐稅”的口號是得不到支持的。帕麥斯頓內(nèi)閣的一位閣員,皇室司庫馬爾格累夫勛爵對選民說,他“不想提出任何政治理論”。另一位閣員,鮑勃·婁,在基臺爾明斯特發(fā)表演說時嘲笑不記名投票、擴大選舉權以及諸如此類的“欺人之談”。還有一位閣員,拉布謝爾先生,就是那個以這樣一種借口來為炮轟廣州辯護的聰明人,他說,如果下院認為這一行動不正當,那末英國人民就得準備給那些財產(chǎn)在廣州遭到毀滅的外國商人賠償大約500萬英鎊,——就是那個拉布謝爾,在向湯頓的選民發(fā)表演說時根本拋開政治,只拿包令、巴夏禮、西馬糜各厘的豐功偉績來作為他競選的論據(jù)。

所以,一家英國地方報紙認為帕麥斯頓不僅沒有“成功的競選口號,而且沒有任何口號”的意見,是完全正確的。但是他的事情決不是絕望了。從下院表決以后,情況已經(jīng)完全改變。對廣州采取的地方性暴力行動已導致對中國的全面戰(zhàn)爭?,F(xiàn)在的問題只是由誰來繼續(xù)進行這場戰(zhàn)爭?難道斷言這場戰(zhàn)爭正當?shù)娜?,不是比那些靠譴責這場戰(zhàn)爭而當選的對手更能有力地進行戰(zhàn)爭嗎?

難道帕麥斯頓不會在兩屆內(nèi)閣交替期間把事情搞得一團混亂,以致沒有他就萬萬不行嗎?

其次,單是發(fā)生選舉斗爭這件事,難道不會使問題得到有利于他的解決嗎?按英國選民目前的成分,對他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選舉斗爭就意味著輝格黨和托利黨之間的斗爭。既然帕麥斯頓是輝格黨的實際領袖,既然他的失敗必然造成托利黨的上臺,那末大多數(shù)的所謂自由派難道不會為了打垮得比而投票支持帕麥斯頓嗎?這些就是政府派實際所指望的。如果他們的估計正確,那末人們迄今默然忍受的帕麥斯頓的專制獨裁就會公開宣告實行。新的議會多數(shù)只有毫不含糊地宣布對首相俯首聽命才能存在??赡?,隨著帕麥斯頓撇開議會而訴諸人民,將來會發(fā)生coup  d’état〔政變〕,正如隨著波拿巴撇開Assemblée  Nationale〔國民議會〕而訴諸全國,發(fā)生過coup  d’état[142]一樣。那時,正是這些人民會由于吃了苦頭而認識到,帕麥斯頓原來是卡斯爾里—西德默思內(nèi)閣的舊閣僚,這個內(nèi)閣曾經(jīng)壓制出版,禁止集會,停止實行Habeas  Corpus  act〔人身保護法〕,使政府的任意監(jiān)禁和放逐合法化,最后還在曼徹斯特屠殺了反對谷物法的人民[143]。

卡·馬克思寫于1857年3月13日

載于1857年3月31日“紐約每日論壇報”第4975號

原文是英文

俄文譯自“紐約每日論壇報”

注釋:

[137]在馬克思1857年的筆記本里,本文的標題是“帕麥斯頓和普選”。——第161頁。

[138]“尸首販子”是對在英國偷掘死尸售與解剖所的人的稱呼。在這種做法特別流行的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中,愛丁堡市人威廉·伯克一案是非常出名的。伯克為了出售死尸,想出了一個辦法把人憋死而不露任何犯罪的痕跡。——第161頁。

[139]唐寧街是倫敦中心的一條街,英國首相和其他某些內(nèi)閣大臣的官邸所在地;英國政府的同義語。——第162頁。

[140]“笨拙”(《Punch》)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自由派的幽默周刊“笨拙,或倫敦喧聲”(《Punch,or  the  London  Charivari》)的簡稱,1841年起在倫敦出版。

大科夫塔是在十八世紀以招搖撞騙出名的卡利奧斯特羅伯爵(朱澤培·巴爾扎莫)臆造出來的一個埃及祭司的名字??ɡ麏W斯特羅說這個埃及祭司是一個什么共濟會“埃及分會”的首領,而他則是該行會的創(chuàng)建者和活動家。他對人說,當他在埃及旅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埃及人智慧的秘密,并且他在自己的行動中以他身上所體現(xiàn)的全能全知的大科夫塔的精神作為準繩。——第163頁。

[141]藍皮書(Blue  Books)是英國議會和外交部發(fā)表的資料和文件的總稱。藍皮書因藍色的封皮而得名,英國從十七世紀開始發(fā)表藍皮書,它是英國經(jīng)濟史和外交史的主要官方資料。這里所說的藍皮書,標題為“關于在中國發(fā)生的侮辱事件的函件。1857年奉女王陛下之命提交下院”,1857年倫敦版(《Correspondence  respecting  Insults  in  China.Presented  to  the  House  of  Commons  by  Command  of  Her  Majesty,1857》.[London]1857)。——第163頁。

[142]1851年11月4日,路易·波拿巴以一項咨文提交國民議會,咨文中提出了在國內(nèi)恢復普選權的蠱惑性要求。在國民議會否決了波拿巴內(nèi)閣為此而提出的法律草案以后,路易·波拿巴于1851年12月2日實行了政變。——第165頁。

[143]1817年,利物浦領導的托利政府(卡斯爾里任外交大臣,西德默思任內(nèi)務大臣,帕麥斯頓任掌管軍事財政的軍務大臣(不在內(nèi)閣大臣之列))為了制止爭取選舉改革和反對谷物法的群眾性民主運動,停止實行人身保護法,并慌忙地實行了所謂“禁口法”(Gagging  act)。按照此項法律,集會權受到限制,激進派的俱樂部被封閉,市政府官員有權禁止激進主義的小冊子出版和流傳。

人身保護法(Habeas  Corpus  Act)是1679年由英國議會通過的。按照此項法律,每一逮捕令必須有理由,被捕者應該在短期(三天至二十天)內(nèi)由法庭審訊,否則應該予以釋放。人身保護法不適用于叛國罪的案件,而且根據(jù)議會的決定可以暫時停止生效。

曼徹斯特大屠殺——馬克思說的是1819年8月16日英國軍隊對手無寸鐵的群眾大會參加者實行的血腥鎮(zhèn)壓。這次爭取選舉改革和反對谷物法的群眾大會是在曼徹斯特附近圣彼得廣場舉行的。當時的人們仿照滑鐵盧會戰(zhàn)的叫法,把這一事件叫做彼得盧大慘案。

英國在1815年實行的谷物法對谷物規(guī)定了高額的進口稅,而且在國內(nèi)谷物價格低于每夸特80先令的情況下禁止谷物入口。谷物法非常嚴重地影響了貧民階層的生活,同時對于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也是不利的,因為它使勞動力漲價,縮小國內(nèi)市場的容量,妨礙國內(nèi)貿(mào)易的發(fā)展。谷物法經(jīng)過大地主和資產(chǎn)階級之間的長期斗爭而于1846年廢除。——第165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

本文關鍵詞: 馬恩第十二卷英國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岳麗麗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