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朱德復(fù)李濟深等民主人士電
2011-09-30 13:21
我要評論
字號:
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譚平山、彭澤民、章伯鈞、李錫九、蔡廷鍇、周建人、符定一、章乃器、李德全、胡愈之、沙千里、茅盾、朱學范、陳其尤、黃振聲、朱蘊山、鄧初民、翦伯贊、王紹鏊、吳晗、許廣平、楚圖南、丘哲、韓兆鶚,許寶駒、田漢、洪深、侯外廬、沈茲九、宦鄉(xiāng)、楊剛、曹孟君、李文宜、羅淑章、劉清揚、張曼筠、施復(fù)亮、孫起孟、嚴信民、李民欣、梅龔彬、沈志遠、周穎,安娥、吳茂蓀、何懼、林一元、賴亞力、孔德沚、袁震、沈強、王蘊如諸先生共鑒:
二月一日來電讀悉,極感盛意。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的解放斗爭,百余年來,前仆后繼。無數(shù)先烈的鮮血,灑遍了錦繡山河,億兆后起的人民,表現(xiàn)了英雄氣概。此次人民解放戰(zhàn)爭之所以勝利,是由于全國人民不畏強御,團結(jié)奮斗,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一致奮起,相與協(xié)力,從而使人民解放軍獲得各方面的援助,使人民的敵人完全陷于孤立,勝負之數(shù),因以判明?,F(xiàn)在殘敵尚存,詭謀時作。求喘息謂為求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談判。口誦八條,手庇戰(zhàn)犯,眼望美國,腳向廣州。欲求人民解放斗爭獲得最后勝利,必須全國一切民主力量同德同心,再接再厲,為真正民主的和平而奮斗。諸先生長期為民主事業(yè)而努力,現(xiàn)在到達解放區(qū),必能使建設(shè)新中國的共同事業(yè)獲得迅速的成功。特電布復(fù),敬表歡迎。
毛澤東
朱 德
二月二日
根據(jù)中央檔案原件刊印
責任編輯:孟慶闖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