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叫陳妹,來自北京市檔案局。今天,我想用檔案人獨特的心境、獨特的語言來慶祝黨的90華誕。我宣講的題目是《九十春秋傳青簡》。
自黨成立以來,檔案工作始終與黨的事業(yè)血脈相連。中央的文件最早由領(lǐng)導人親自保管,1926年中央成立了文件保管處,同時建立地下檔案庫,這就是著名的“中央文庫”。
在白色恐怖下,一批批檔案工作者用鮮血和生命守護著中央文庫2萬多份珍貴檔案,立下了“人在文件在,以生命保護黨的文件”的誓言,即使多人被捕被殺,中央文庫卻絲毫未損。
我剛進檔案館工作時,聽到的第一個故事就發(fā)生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
1932年4月,曾任過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的陳為人和妻子接受了保管中央文庫的任務。夫妻倆找了一份職業(yè)做掩護,陳為人是“木器行老板”,妻子是小學教師。他們白天做生意,晚上在家里整理文件。
193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陳為人的上級張唯一被捕了。兩天后,妻子去接頭,也被早已守候在那里的國民黨特務逮捕。陳為人當天就得到了妻子出事的消息??墒撬紫瓤紤]的不是如何營救親人,而是如何安全火速地轉(zhuǎn)移地下文庫。
當時,陳為人已經(jīng)與黨中斷了聯(lián)系,失去了黨組織提供的經(jīng)費,但是,為了檔案的安全,他不顧一切地租下了一處組織要求但租金昂貴的房子。為了文庫的安全,他不能出去工作,只好典當衣物,維持生活。到最后,他把二樓的家具幾乎變賣一空,連鐵皮罐頭之類的零星雜物都賣光了。除去身上穿的,一時不用的衣服也都賣掉了,孩子們穿的是抽了棉花的破背心??稍谝粯?,他還得維持著一個老板的“體面”,桌上擺著幾塊絕對不能吃的月餅,全家喝的卻是紅薯和山芋粥。為了不讓房東察覺到他家生活艱辛,產(chǎn)生懷疑,他常常在粥上蓋上一片干魚,快到樓門口時怕孩子們看見,又把魚片藏起來。就這樣,那片干魚片足足用了一個月。
饑餓難耐的三個孩子,看到鍋里還有中午剩下的粥,就哭鬧著要吃??墒翘煺娴暮⒆幽睦镏?,那,是他們的晚餐呀。陳為人“狠狠心”說:“我們是吃點心,點心點心,就是點點心的,不要吃飽的。”孩子們不解地問:“為什么我們天天吃點心呢?”陳為人看到孩子愁眉苦臉的樣子,只有苦中作樂,提議說:“吃完點心,我們是不是要運動一下?來,跳個舞吧。”他自己先跳,孩子們看到爸爸滑稽的樣子,哈哈地笑了起來。
1936年秋,陳為人終于與黨組織接上關(guān)系。從接頭的小飯館回來,陳為人感到一身輕松,他跟孩子們說:“爸爸今天總算吃飽了,把盤子都舔光了。”
1936年底的一天,陳為人親自押著兩輛三輪車,把六箱檔案并進四個大皮箱,移交給下一任保管人。卸下了幾年的重擔,陳為人一進家門,就吐著大口的鮮血,昏倒在地。
半年后,陳為人默默地走完了他的一生,年僅38歲。彌留之際的昏迷中,他還在說:“如果出了問題,無法挽救,就放火燒了我的家,我要與文件共焚。”
解放了,這批涵蓋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最初階段政、軍、工、農(nóng)、團、婦等所有領(lǐng)域的原始檔案,這批經(jīng)歷血雨腥風,“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國寶”,完好無損地交給了黨中央,今天,還珍藏在中央檔案館里。這些用鮮血和生命為代價保存下來的檔案多次被調(diào)用,為實現(xiàn)不同歷史時期的任務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90年歲月滄桑, 我們檔案人就是靠著從筋骨里迸出來、從血液里激出來、從生命里震蕩出來的這股精神,保護著黨的歷史,書寫著對黨的忠誠。
與革命時期和建國初期相比,現(xiàn)在,我們檔案人的工作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我們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職責從沒有改變,我們的信念和忠誠從沒有改變。
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位老人在檔案館里情不自禁雙膝跪倒,放聲痛哭。男兒有淚不輕彈,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是什么讓他如此動情?原來,這位曾在1959年獲得勞模稱號的老人病退后生活苦難,因為單位缺乏記錄,他無法享受到勞模的待遇。“我跑了很多部門,沒想到在檔案館查到了,總算證明我是勞模了。”手捧泛黃的檔案,老人老淚縱橫。那一刻,我懂得了,一頁檔案,讓老人享受到的,不僅是一份補貼,更是黨的溫暖,政府的關(guān)懷。
這樣的事例在檔案館時常發(fā)生,昨天是查到下鄉(xiāng)插隊證明的老知青,今天是利用招工記錄成功辦理社保的工人,明天可能是用宅基地憑證獲得拆遷補償?shù)拇迕?。一位老人給我們留言寫道:“你們的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我似乎又感受到當年初進解放區(qū)的那種作風,那種面孔,那股清新的空氣……”
心中有群眾,肩上有擔當!我們愛惜每一份檔案,做好每一次查找工作,讓檔案的價值在付出中得到積累,在利用中得到體現(xiàn)。
現(xiàn)在從我守護的檔案中,您可以領(lǐng)略黨的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陳獨秀的風采;可以緬懷為革命犧牲的先驅(qū)邵飄萍、高君宇;可以銘記黨領(lǐng)導北平人民奮起抗日的英勇;可以感受黨領(lǐng)導的“一二•九”學生運動的激昂。把90年來黨帶領(lǐng)首都人民救亡圖存、強國富民的漫漫歷程保存好,利用好,是我們檔案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為了留住歷史長河中每一個閃光的瞬間,我們辛勤勞作,努力耕耘。百年奧運,為了留存“最完整、最齊全、最系統(tǒng)”的檔案資料,我們創(chuàng)造出檔案部門參與重大活動的全新機制。全市近60名檔案工作者被派駐到各場館、各部門,直接負責檔案收集。 有的同志放棄了近百個節(jié)假日,平均每天工作16個小時,眼睛發(fā)紅,手腳浮腫;有的同志幾個月沒回家,孩子生病沒時間去醫(yī)院;有的同志母親病危直至去世也沒能多陪幾次、多看幾眼。從他們身上,我仿佛又看到老一輩檔案人熟悉的影子。張藝謀總導演在移交創(chuàng)意檔案時感慨地說,“檔案可以把我們創(chuàng)作的精彩瞬間,留存為永恒的記憶。”
百年人生轉(zhuǎn)瞬即逝,千載檔案萬古流傳。我們要把黨成立、成長、成熟的歷程保存好,把中華民族最波瀾壯闊的歷史保存好,把首都人民建設(shè)三個北京和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記憶保存好!檔案見證了昨日的成敗與得失,我們要用它去譜寫明天的燦爛與輝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