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理論,不該是書齋中的窮經和學者之間的玄談。關切現(xiàn)實,既是理論的職責所系,又是理論的生命所在。
《七個“怎么看”》,正是這樣一本緊密關切現(xiàn)實的通俗理論讀物。今年的“理論熱點面對面”和往年的讀本一樣緊扣現(xiàn)實熱點,又在往年讀本的基礎上繼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它的熱銷與熱讀,不僅從一個側面生動地表明,關切現(xiàn)實的理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深刻地揭示,怎樣的現(xiàn)實關切才會引起干部群眾的強烈共鳴。
直面問題。回避還是直面尖銳的現(xiàn)實問題和矛盾,檢驗著理論的勇氣和態(tài)度??茖W理論要引導多元思想觀念、引領多樣社會思潮,首先就要善于敏銳地抓住現(xiàn)實中的苗頭和傾向性的問題,勇敢地直面困擾干部群眾的各種疑惑。為什么城鄉(xiāng)、區(qū)域之間差別這么大?為什么大學生找工作這么難?為什么貧富差距在擴大?百姓何時才能看得起???何時才能不再擇校?何時才能住有所居?這些問題,你不去面對,并不等于就不存在;你不主動面對,其他理論就會去面對。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問題,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聚焦。始終直面時代的各種問題,理論就邁開了走出書齋、面向大眾、同步時代的第一步。
立足實際。嘴上喊關切現(xiàn)實,卻局限于閉門絞盡腦汁、網(wǎng)絡瀏覽搜索、書本尋章摘句,所得終有隔閡,所議終究膚淺。惟有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一番調查研究與提煉升華,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切準時代脈搏、反映百姓呼聲;我們所作出的回答,方能切合實際生活、贏得理解信服。七個“怎么看”的問題提出,正是立足于基層實際的深入調研。對這七個問題的回答,則是來自不同層面、不同領域又長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專家學者的共同智慧結晶。立足實際、升華實踐,理論方能少些空談虛談,多些務實求實,進而指導實踐。
回應關切。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理論,決不是唱高調、許空諾的宏辭闊論。把群眾胃口吊得過高,最終只會讓群眾倒胃口。對干部群眾普遍關切的現(xiàn)實問題,回應的態(tài)度與解決的力度同樣重要。公眾原本理解,有些問題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解決亦“非一蹴而就”。公眾關注它們,其實就想看你是否重視,聽你怎么說,忖度解決辦法是否切實可行,思考還有哪些努力方向?;貞嗣袢罕婈P切,如果不能做到實事求是,析事明理,解疑釋惑,如果不能用真實的數(shù)據(jù)說話,不能用客觀的事實說話,不能用中允的態(tài)度說話,公眾就不會聽你說、信你說,而片面的、偏頗偏激的、道聽途說的話語就會有市場?!镀邆€“怎么看”》對7個熱點問題深入淺出的回答,從正面表明了這一點。
“真佛只說家常話。”科學的理論必然是大眾的理論,也必須是大眾所樂于接受的理論。理論只有為大眾所掌握,才能化為力量、凝聚共識,從而推動我們事業(yè)的發(fā)展進步。在關切現(xiàn)實中更好貼近大眾,在走近大眾中更多關切現(xiàn)實,科學的理論就會永葆生機和活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