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我被分配到老家——房山區(qū)南窖鄉(xiāng),當一名老師,那是一個偏遠的山村,我一干就是17年。
2005年底,聽同事說,區(qū)政府決定實施“山區(qū)中學的搬遷工程”, 就是山區(qū)所有中學都撤并,搬到房山、良鄉(xiāng)去。這就叫“搬遷工程”。
這不是天方夜譚吧!
房山有十多所山區(qū)中學,兩千多名學生,全部搬出去,光修建新校舍一項就得花多少錢?兩千多個學生背后,是兩千多個農(nóng)民家庭,讓他們的孩子到大山外讀書,又得吃又得住,再加上往返路費得花多少錢?經(jīng)濟上他們負擔的起嗎?俗話說,故土難離,何況是讓十幾歲的孩子遠離身邊,家長心里受得了嗎?
可事實證明,我的想法錯了。
不到一年,兩座現(xiàn)代化的校園在房山、良鄉(xiāng)兩地建成。算上配套設施,政府共投入了3個億!政府還實行了“三免一補”政策,也就是說:學生的飯費 住宿費 書本費全免,對困難家庭的學生還有專項補助。學生上學回家,由政府出錢,派專車接送。
大手筆??!如果不是共產(chǎn)黨,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天底下哪有這樣事啊!
2006年8月,經(jīng)過招聘,我被良鄉(xiāng)五中錄用。9月1號那天,我隨我的學生一起,來到了良鄉(xiāng)五中。
一進校園,我們就被現(xiàn)代化的操場吸引住了。碧綠的草坪,粉紅色的、正規(guī)的塑膠跑道,太美了!單是籃球場,就有四個。
過去,在我們山區(qū)校,能有半個籃球場,就相當不錯了。聽老師講,大安山中學那塊打籃球的巴掌地兒,經(jīng)常一不小心就把球投到山溝里,20分鐘才能從溝里找回來。上英水村小學是在山頂?shù)恼嫖鋸R里,有一次學生投球,那球撞在球架木樁上,反彈到山崖下,學生跑下去找,走了兩里盤山路楞沒找回來。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教學樓。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讓我感嘆不已。過去在山里教書,一支粉筆一本書,辛苦不說,效率低,耽誤孩子呀!看看四周,教室寬敞明亮,三面墻,每面墻上都有一塊黑板。這是為什么呢?后來才知道,后面的一塊是出版報用的,前面的那一塊教師用,側面的那一塊是學生上課做練習用的。再仔細一瞧,黑板怎么是淡綠色的啊?原來,這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視力,特意設計成了這種顏色。更讓我驚訝的是,教室里不但有電視,有供暖設施,竟然還有空調(diào)!
在我上中學那會兒,教室兩面都是紙糊的窗戶。冬天,教室前后生了兩個土爐子,屋里還是冷得很,凍得受不了。當時我們的老師就讓我們到院子里跑幾圈,再回來上課。教室墻壁被煙熏得跟黑板的顏色一樣,昏暗的教室,我們得把臉貼近書才能看得清字跡。培養(yǎng)了好多近視眼。
再往前想想,我爺爺那一輩,是在村公所辦的夜校、掃盲班學了百八十個字,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到我父親上學,是在村里的娘娘廟,坐自己帶的小矮凳,膝蓋當課桌念的初小。后來用條石當桌凳。冬天,石凳冰屁股,父親他們就把課上不用的書墊上。一學期沒完呢,書本前后缺了好幾頁,不是翻爛的,是屁股坐爛的。
想想過去,看看今天,現(xiàn)在的孩子們,多幸福哇!
該吃午飯了,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了餐廳。學生餐廳分為三層,學生用餐,實行的是半軍事化管理,學生排隊進來先坐好,然后由服務員上來安排飯菜。
我原以為,吃飯不要錢,能吃飽就不錯了。可我一看學生桌子上的飯,嗬!跟過年吃的似的。餐廳墻上有一周的食譜,主食多樣,副食葷素搭配,奶、蛋、水果蔬菜應有盡有。聽餐廳的師傅介紹,每頓都經(jīng)過科學配方,保證營養(yǎng)均衡。
山區(qū)中學的學生來自不同的自然村,有的孩子,家離學校很遠。學校沒食堂,孩子上學,就只能帶干糧。過去,那些靠借糧度日的人家,家里上學的孩子能帶啥干糧呢?只能帶照得見人影的稀粥……一個網(wǎng)兜,平擺擺地放上鋁飯盒,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提著走好幾里山路。不夸張地說,到現(xiàn)在還有人一肩膀高一肩膀低呢,就是那時候提飯盒落下的毛病。
吃完午飯,我陪孩子們來到宿舍樓。寬敞明亮不說,還一律帶陽臺,生活用具齊全,并且全都免費使用。旁邊的洗漱間、洗澡間、衛(wèi)生間干凈整潔,冷熱水全天供應。
看著這家一般溫馨的宿舍,花園一樣美麗的校園,我想,家長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在山里教書那會兒,時不常的有孩子打架。至于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更別提了。來到良鄉(xiāng)五中,從吃飯、走路開始,學校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規(guī)范。
建校第一年的時候,我教過這樣一個學生。他比班上其他同學的年齡都大,成績差,行為習慣也特別不好。一打聽才知道,這個孩子在山里讀書的時候特別淘。有一次在社會上跟人打架傷了腿,只好休了半年學。本來去年就該畢業(yè)了,他父親聽說山里的學校要搬到良鄉(xiāng)去,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就讓自己的孩子多休了半年,盼著孩子能在五中浪子回頭。
我發(fā)現(xiàn)這孩子雖說淘氣,可腦子特靈。我和其他老師一起,生活上多關心,學習上多幫助。嚴要求,多鼓勵,少批評。很快,這孩子行為習慣變了,成績也爬上來了。
聽孩子的父親說,過去這孩子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來五中不到半年,孩子每次回家, 都會主動掃院子、疊被子,幫他媽做飯、洗衣服。吃飯的時候,知道先給他爺爺端飯,跟變了個人似的。
去年中考,這孩子考上了全區(qū)的優(yōu)類?!可街袑W。
過去,每年中考,山里的學校總是墊底兒,成為房山教育一條很難甩掉的尾巴。如今,建校才三年,一年一個臺階。今年中考,良鄉(xiāng)五中屬中上水平。
回想我這20年的的工作歷程,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正是有了共產(chǎn)黨,山里的孩子才能走出了大山,接受現(xiàn)代化的教育。
?。ǚ可絽^(qū)良鄉(xiāng)第五中學教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