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副食品為城市及工礦區(qū)廣大居民每日生活所必需,較主食消費比重還大。由于生產非常分散,供應十分集中,季節(jié)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調劑都比較困難,因此,如果放松了對副食品的經營和對市場的管理,便會發(fā)生供求失調,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居民生活。
幾種主要副食品中,除食油已另作報告外,中財委〔11〕對豬肉、蛋品、水產、蔬菜、干菜、水果的產銷問題也進行了專題討論。這些副食品的供應,不但在"五一"、中秋、國慶、春節(jié)等節(jié)日,各大城市和工礦區(qū)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緊張局面,而且豬肉、蔬菜在個別城市常常供不應求。加強副食品的經營,已成為國營商業(yè)急不可緩的任務。
各種副食品的產銷情況如下:
一、豬肉。一九五三年毛豬年末存欄頭數將達九千萬頭,商品量為五千萬頭,其中,供應城鎮(zhèn)消費、軍需及出口的為二千五百萬頭(城鎮(zhèn)居民消費二千二百五十萬頭,軍需五十萬頭,出口二百萬頭),供應農村約二千五百萬頭。農民消費,連同自宰自食的約二千六百萬頭,共達五千一百萬頭。城鎮(zhèn)每人每年消費約二十斤,農村約十一斤,城鎮(zhèn)居民消費與農民相比,約為二比一。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經營六百四十萬頭,占商品量的百分之十三左右,比重還小。從豬肉商品量與城市消費量對比來看,只要對城市、工礦區(qū)供應工作組織得好,可以做到不發(fā)生脫銷和不出現黑市。從豬肉商品量與出口對比來看,出口仍有潛力。在一噸肉可換五噸鋼材的條件下,爭取更多一些豬肉出口,對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有重大意義。
當前豬肉供應發(fā)生問題,原因有五。第一,毛豬生產非常分散,長途趕運易死易傷。第二,收購面窄。中國食品出口公司經營毛豬,在華東一個大區(qū)的收購量,即占全國收購總量百分之六十九,而華東又集中在蘇北、膠東兩地。其他地區(qū)雖由土產公司和合作社收購一部分,但離交通線較遠的地方,收購就很少。第三,多頭收購,不能統(tǒng)一計劃盈虧。國營土產公司、食品出口公司、合作社以至私商,都集中在交通沿線和集中產區(qū)收購,未能統(tǒng)一采購,以致交通不便地區(qū)及山區(qū)經營賠累,就不去收購。初步估計,全國毛豬重要產區(qū)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江西、湖南等省,今年仍有三百五十萬頭毛豬不能進入市場。第四,冷藏加工廠少,且集中在幾個城市,旺季因不易大量保存,不能盡量收購,因而要調劑季節(jié)之間和地區(qū)之間供應上的不平衡,也就很困難。第五,豬疫蔓延,對生產和經營威脅極大,歷年因患豬肺疫、豬瘟疫而死亡的占總頭數的百分之十。山東、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的豬丹毒〔176〕,河北的囊包蟲〔177〕,也很嚴重。一九五三年豬肉產銷情況是,從全年生產和銷售的數字看可以平衡,但季節(jié)調劑和地區(qū)調劑則有問題。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是:建立統(tǒng)一收購機構,擴大收購面;增加冷藏設備,加大儲存量;加強防疫治療,保護生產;隨著消費增加,按比例擴大生產。
二、蛋品。一九五三年全國鮮蛋產量估計可能達一百四十四億枚(以一億農戶,平均一戶養(yǎng)母雞二只,每只年產鮮蛋七十枚左右計),其中農民自用量八十億枚,商品量為六十四億枚(出口十億枚,軍需三億枚,城鎮(zhèn)居民消費五十一億枚)。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經營的占商品量的三分之一。全國鮮蛋重點產區(qū)為河北、綏遠〔178〕、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其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六十。鮮蛋生產極端零散,集中和長途運輸損耗很大。鮮蛋又是季節(jié)性產品,盛產時期為每年三月至七月初,約占全年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保存不易,供應上很不平衡。冰蛋、干蛋廠的設備多集中在少數大、中城市,而城市需用蛋類的食品業(yè)皆用鮮蛋,尚不習慣用冰蛋、干蛋粉來制點心,這就增加了季節(jié)調劑的困難。鮮蛋上市旺盛季節(jié),農民爭相求售,到淡季,城市又普遍感到供應不足。蛋品除供內銷,出口量還可增加??箲?zhàn)前一九三○年曾出口三十一億枚,一九五三年只出口十億枚,兩萬枚蛋可換五噸鋼材,應爭取更多的蛋品出口。解決鮮蛋產銷中存在問題的辦法是:增加冰蛋、干蛋粉在產蛋旺季的加工和保存;改變城市人民食用鮮蛋習慣,擴大冰蛋、干蛋粉對食品業(yè)的供應,以補淡季鮮蛋供應的不足。
三、水產。一九五二年水產品供過于求。一九五三年全國商品量估計為三十五億斤(其中海產二十四億斤,河產十一億斤),全年產銷情況是供求適應。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經營比重很小,不及商品量的百分之二十。由于生產季節(jié)性強,冷藏的運輸和倉庫設備少,在水產大量上市的旺季,因不能大量冷藏難以作長途運銷,又不能大量腌制,因此常常腐爛落價。北方各城市平均每人每年食魚僅四斤,南方城市每人每年消費量則三倍或五倍于此數。我國有豐富的水產資源,估計年產量可達八十億斤至一百六十億斤,如能在產區(qū)增加冷藏設備,增大腌制量,擴大水產推銷,對減少豬肉的供應,擠出豬肉出口,對漁民,對消費者,都是有利的。
四、蔬菜。當前蔬菜的經營,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在城市約占百分之二十,大城市供應平時還沒有問題,節(jié)日稍感緊張。新的工礦區(qū)和駐軍集中的地方,則多有供不應求的情勢。隨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附近建筑面積不斷擴大,占用菜地很多,新擴建工程又很少預留菜地,致使蔬菜種植面積不斷縮小,加之菜園又非一年施肥即可種好,種菜需一定的技術,因此蔬菜供應量減少,而需要量卻日益增大,供需不敷的情勢日益暴露。解決蔬菜產銷問題的辦法是:第一,組織生產。由于蔬菜只能就地生產就地供應,國營商業(yè)不能大量經營,必須在當地黨委和政府領導下,組織郊區(qū)蔬菜生產合作社,保證必需的供應。第二,按人口比例保持必需數量的菜園。一般估計城市人口每人每年平均需蔬菜二百五十斤,菜園的產量每畝平均約七、八千斤,則每三十人應有一畝菜園。第三,城市消費合作社組織菜棧,擴大供應,增加窖藏。第四,國營商業(yè)可經營一定量的若干種蔬菜,如白菜、蘿卜、洋蔥、大蒜,做遠距離的調運,調劑節(jié)日的需要。
五、干菜。粉絲、榨菜、木耳、金針、香菇等,一九五三年產量共約三億多斤,商品率高,現在國營商業(yè)、合作社經營達一半多。小雜糧及豆類加工制造之豆腐、豆芽、豆醬等,國營商業(yè)皆未經營。干菜適于儲藏,且可行銷全國,隨著城市需要的日漸擴大,可以補副食品的不足,國營商業(yè)、合作社應擴大經營。
六、水果。一九五三年全國各種水果產量,根據商業(yè)部召開的全國土產會議的估計,約為五十九億斤。國營商業(yè)、合作社僅經營適宜于長途運銷及出口的蘋果、桔子、香蕉等,在集中產區(qū)國營采購達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他如梨、柿等一般水果多為當地私商小販經營,市場供應尚能適應。今后內銷和出口需要增加,國營商業(yè)、合作社應適當增大經營比重,以保證水果的供應。
改善副食品的產銷狀況,必須采取下列措施:
一、提高認識。過去國營商業(yè)部門將經營重點放在糧食、紗布〔5〕、重要百貨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上,對副食品沒有去管,這在當時是不得已的,主觀力量也只能如此。今后隨著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營商業(yè)除繼續(xù)重視糧、布、主要百貨外,對城市副食品的經營要有計劃地管起來。城市、工礦區(qū)居民副食品的消費比重較主食為大,副食品的供應,關系廣大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國營商業(yè)必須把副食品列為經營重點之一,與合作社密切結合起來,逐步增大副食品的批發(fā)、零售及經營品種,達到足以保證城市及工礦區(qū)的供應。同時,保證必要的出口,換取工業(yè)設備,借以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二、成立專業(yè)機構。中央商業(yè)部應成立全國食品公司,負責統(tǒng)籌副食品的收購、市場供應和出口。
三、擴大收購面,增建冷藏設備。由于副食品大都為鮮貨,生產季節(jié)性強,目前冷藏庫、車的設備太少,不能及時大量收儲,不能長途調運,影響收購、內銷和出口,妨礙調劑供應。商業(yè)部應即根據今后幾年收購供應情況,提出逐年增建冷藏庫、車設備的計劃。
四、保證大中城市、工礦區(qū)的供應。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應逐步保證九十九個大中城市及工礦區(qū)(中央直轄市十四〔179〕,工礦區(qū)十一〔180〕,省會二十六〔181〕,其他中等城市四十八)共四千萬居民副食品的供應。初步估算,一九五四年九十九個大中城市、工礦區(qū)副食品需要總值為十七萬二千億元〔2〕(每人每年副食品支出平均四十三萬元),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應經營八萬四千億元,占百分之四十八。但不應平均使用力量,我們首先要加強大城市和工礦區(qū)國營商業(yè)和合作社的經營比重,肉類供應比重應達百分之六十,蔬菜應達百分之二十至四十;在中等城市及西南、西北地區(qū)比重可小于此數,東北地區(qū)則應大于此數。
五、加強領導,分工負責。責成商業(yè)部負責對全國副食品的經營領導。同時,要在各地黨委、財委領導下,擬定國營商業(yè)、合作社和私商的經營比重,分別擬定購銷計劃,達到城鄉(xiāng)、內外的統(tǒng)籌兼顧。在經營上,國營商業(yè)部門和合作社應作如下分工:肉類、蛋品、水果的批發(fā)和出口,由國營商業(yè)經營;蔬菜應由城市消費合作社建立必需的菜棧,與郊區(qū)蔬菜生產合作社訂立購銷合同;水產目前仍由國營和合作社經營,食品公司成立后,逐漸由食品公司擔負經營的主要責任;干菜的批發(fā)由國營商業(yè)、合作社共同經營;小雜糧由糧食部負責供給糧源,城市供應由商業(yè)部負責。
六、增加生產。隨著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城鄉(xiāng)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出口量的擴大,今后必須增加副食品的生產。在不影響糧食增產的前提下,應適當增加畜產品、蔬菜、水果等的生產,并應加強對豬疫的防治。農業(yè)部應作專門的研究和布置。
*這是陳云同志主持起草的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目前副食品的產銷情況及今后措施向中共中央的報告。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一日,中共中央批準了這個報告。
注釋:見《陳云文選》第二卷注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