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黃仲山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導讀:
從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到《資治通鑒》的經(jīng)世之思,中華文明始終以歷史為鏡,照亮前路。班固筆下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官風骨,司馬光鑒于往事的治道智慧,共同鑄就了中華民族“尊古不復古”的精神基因。今天,當春節(jié)的鞭炮聲與中秋的團圓餅跨越千年,當端午的龍舟競渡與重陽的登高望遠依然鮮活,我們更深刻體會到:歷史不僅是過去的回響,更是未來的坐標。從歷史中國到現(xiàn)代中國,這份以古鑒今的智慧,正指引我們在文明交融的時代,以開放胸懷書寫新的華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