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大二院舊址感悟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仙人洞村體悟鄉(xiāng)村振興生動實踐,走進懷柔科學城聆聽北京國際科創(chuàng)中心建設的豐碩成果……聽罷宣講員娓娓道來的講述,再親手觸摸承載著歷史的墻磚,又或是感受鄉(xiāng)村新貌的勃勃生機,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成了宣講的生動注腳,抽象的理論變得真實可感。
5月至7月間,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微宣講”市級示范團走遍本市16區(qū)及經開區(qū),昨天,巡講活動在平谷區(qū)收官。15分鐘的“微宣講”,熟悉的身邊事,精心選取的宣講地,為聽眾營造了沉浸式的理論宣講體驗,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村民身邊事被搬上講臺
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振興,這是個宏大的主題,但在昌平區(qū)委黨校教師曹琪的宣講中,一則則小故事讓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可觸。
十年前,曹琪曾到訪昌平區(qū)十三陵鎮(zhèn)仙人洞村,并被其詩意的名字所吸引。但當時,道路狹窄、私搭亂建、景點破舊,是她對這個村子的第一印象。近幾年,當她再次聽聞仙人洞村的消息時,這個小村莊已發(fā)展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
“這還是我認識的仙人洞村嗎?短短幾年時間,怎么變化這么大?”在一次實地探訪中,曹琪向仙人洞村村民道出了心中的疑問。一位大姐干脆地回答:“都是村黨支部領導得好!”為此,昌平區(qū)委黨校將仙人洞村作為現場教學點,挖掘出了該村快速發(fā)展的根本原因——黨建引領、強村富民。
仙人洞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增收致富,養(yǎng)生素食宴和精品民宿同步發(fā)展,打造“京北第一素食文化養(yǎng)生村”;為了一位村民的宅基地翻建,村黨支部工作人員跑前跑后幫忙辦手續(xù),搭建起黨心民心“連心橋”……在宣講中,曹琪通過“解剖麻雀”的方式,道出了仙人洞村近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折射出北京廣大基層黨組織通過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為聽眾營造沉浸式體驗
5月23日,“理論微宣講”市級示范團第一輪巡講活動啟動,活動的第一站便選在北大二院舊址的“初心課堂”。1919年,青年毛澤東曾在這里聆聽李大釗授課;百余年后,巡講活動在這里以北大紅樓的革命故事開篇,讓聽眾仿佛置身曾經的課堂。
帶著仙人洞村的故事,曹琪和其他22名宣講員一起,用3個月的時間走遍了全市16區(qū)和經開區(qū)。7月12日,曹琪回到昌平區(qū)仙人洞村黨群服務中心巡講,樁樁件件生動的故事,都是坐在臺下的仙人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立英十年來的親身經歷。“十多年前,我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和大家一起建設家鄉(xiāng),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其實很少有機會回顧這一路的經歷。從宣講員口中聽到我們的努力和成果,更堅定了我們對未來發(fā)展的信心。”張立英說。
現在正值暑期旅游旺季,聽過了宣講,村民們又忙著回家張羅自家的民宿生意。十年間,仙人洞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十倍。到村里聆聽宣講的聽眾,目之所及便是整潔的街道、美觀的文化墻和村民的笑顏,鄉(xiāng)村振興的新貌近在眼前。
從“初心課堂”到元宇宙體驗館,從“網紅打卡地”到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巡講地點的選取都頗有深意。“選擇合適的場景,能讓宣講更有現場感,對聽眾的感染力也更強。”市社科院(市委講師團)“理論微宣講”項目負責人張寧表示,為宣講營造具體的情境,面向特定聽眾群體選取特定的宣講主題,能更加有效地推動宣講內容入腦入心。
輕量化傳播深入人心
從傳統的“上大課”,到每人15分鐘的“理論微宣講”,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傳播更加大眾化、通俗化、輕巧化,但要做到這一點,稿件反復打磨是常態(tài)。“整篇宣講稿兩個月改了不下十遍,推翻重來,再推翻,再重來。”朝陽區(qū)委黨校綜合教研室主任黃玥感慨,此前她從未經歷過這樣嚴格的修改過程。
在培訓中,中央團校教授吳慶提出的問題很直接:怎樣才能讓聽眾感興趣?黃玥順著這個思路琢磨,宣講聽眾來自各行各業(yè),不能只是在形式上吸引大家,更要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成為大家拼搏奮進的動力,于是她在宣講稿結尾借用了老歌的旋律,“啊親愛的朋友們,共同富裕要靠誰?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們勤勞奮斗更加倍!”
“面向基層的宣講不適合長篇大論,要短而精,‘理論微宣講’是北京市宣講工作的一次重要創(chuàng)新。”培訓時,吳慶常提到“小題大作”“大題小比喻”兩詞,鼓勵宣講員立足群眾生活需求,用具象化的故事啟發(fā)聽眾,最終傳遞出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
歷時3個月的巡講,共有3000位聽眾到現場聆聽,超過37萬人次的基層黨員干部在線學習。“宣講員把黨的理論送到了我們家門口”“理論聯系實際、黨史結合現實,很解渴、不枯燥、接地氣”“不光是受教育,更多的還有感動”……每次宣講后,市社科院(市委講師團)都會組織聽眾座談,并進行現場問卷調查,不斷調整宣講內容和形式。
目前,本市已形成了2小時理論大報告、“理論+百姓+文藝”輕騎兵宣講中報告和“理論微宣講”等適合不同受眾聆聽的立體宣講格局,其中“理論微宣講”是本市在主題教育期間打造的理論宣講品牌。后續(xù),“理論微宣講”市級示范團將繼續(xù)開展“云宣講”,持續(xù)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