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jié),河南省安陽縣永和鎮(zhèn)興合生態(tài)園內綠樹成蔭,瓜果飄香。干凈寬敞的林蔭道上,一場上接政策、下接地氣的“支書論壇”正在有序進行。論壇上“問、答、述、評”環(huán)環(huán)相扣,臺上優(yōu)秀村黨支部書記講經驗、談體會,縣直部門送政策、提建議,臺下組織部門“一把手”、鎮(zhèn)村干部提問點評,座無虛席,氛圍熱烈。
地處豫北的安陽縣,是傳統(tǒng)農業(yè)縣。相較于發(fā)達地區(qū),受學歷、閱歷和思想觀念等因素影響,部分村黨支部書記的綜合素質不高。怎樣讓村黨支部書記盡快成長,一直是安陽縣委組織部著力破解的問題。
為此,安陽縣委組織部自去年3月起探索開辦了“支書論壇”,每期圍繞一個關于農村基層的特定主題,邀請先進村黨支部書記登臺演講、分享經驗,其他鎮(zhèn)村干部臺下就座、提問互動,上級部門和相關縣直部門釋疑解惑、群策群力,為基層黨組織和村黨支部書記干事創(chuàng)業(yè)充電加油、保駕護航。
截至目前,“支書論壇”已成功舉辦了九期,共有25名村黨支部書記登臺演講,受益村干部人數達到3.6萬人次。“支書論壇”不僅成為安陽縣推進基層干部“頭雁工程”的一個鏗鏘注腳,也是當地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
講述者:分享經驗、鍛煉能力
兩年前,一位到安陽縣考察脫貧攻堅工作的上級領導曾這樣評價:“能看出干了很多工作,有實際效果。但是,村黨支部書記表現得不太好,一是太緊張,二是說得不好。”
“村黨支部書記明明是講述自己干得很熟悉、很好的工作,卻匯報不好,說不清楚。上級領導來調研、企業(yè)來考察,還得請縣里的人再解釋……”在安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任廣君看來,村黨支部書記身上這些看似并不嚴重的“短板”,在爭取一些項目和借助社會力量發(fā)展村莊時就更加凸顯。“因為村黨支部書記‘掉鏈子’,而使基層黨組織和群眾錯失一些發(fā)展機會,實在讓人惋惜。”任廣君說。
痛定思痛,安陽縣委組織部決心給村黨支部書記提供一個“展示風采、交流經驗、提升能力”的舞臺,開辦“支書論壇”的想法,就此應運而生。
去年3月5日,安陽縣舉辦了首期“支書論壇”。主題是“爭當農村合格干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主講人是安陽縣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老典型”——白璧鎮(zhèn)東北務村60多歲的黨支部書記趙玉生。在論壇上,趙玉生分享了自己40多年前如何成為村里第一批改革開放的致富帶頭人,以及20多年前返鄉(xiāng)后,如何帶領東北務村從亂到治、從治到發(fā)展的經驗。最后,趙玉生總結道:“新時代的農村黨支部書記要懂民主、會管理,以公心換民心,以辦實事贏得群眾信任,塑造黨支部的威信。”
在趙玉生講述的同時,全縣9個鄉(xiāng)鎮(zhèn)分管黨建的干部、305個村的“兩委”干部通過遠程教育系統(tǒng)平臺進行實時收看?;顒咏Y束后,“支書論壇”獲得基層干部的一致好評。
隨著組織的場次不斷增多,安陽縣“支書論壇”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升級,覆蓋面越來越廣、參與度越來越高、吸引力越來越強。在“支書論壇”開辦前期,只有村黨支部書記參與進來,坐在會議室里講,其他村干部則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坐在村委會辦公室里看。從第六期開始,“支書論壇”搬到了鄉(xiāng)村振興明星村、企業(yè)、生態(tài)產業(yè)園等戶外開放空間,以現場訪談、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還增加了線上線下互動環(huán)節(jié)。除村黨支部書記以外,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分管黨建的副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鄉(xiāng)村振興專職書記、“兩新”組織黨建特派員也紛紛參與進來。
多次主持“支書論壇”的安陽縣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副主任郭小青稱:“每期論壇開展前,負責組織活動的同志都會指導主講人擬寫工作總結、提煉工作特色、總結心得體會等,在‘支書論壇’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基層干部能夠達到遇事能干、開口能說、提筆會寫的狀態(tài)。”
聆聽者:取長補短、增強干勁
“支書論壇”讓優(yōu)秀的村黨支部書記形象更加閃亮,也讓臺下的村干部獲益匪淺。有人表示通過“支書論壇”學到了思路,有人表示學到了具體方法,還有人表示學到了拼搏奮斗不服輸的精氣神。
瓦店鄉(xiāng)小集村黨支部書記閆英只告訴記者,每次參加“支書論壇”,她都感覺不是一個人在學習,而是代表著全村群眾在學習。“我每一次都將學習心得帶到村‘兩委’班子的會議上,把聽到的案例與‘兩委’班子成員進一步探討,取長補短。”
“以前我能給自己打90分,當我連續(xù)參加了幾期‘支書論壇’后,發(fā)現只能打五六十分。聽著這么多村黨支部書記的先進事跡,我感覺自己的視野太窄了!”原來閆英只心目中優(yōu)秀黨支部書記的標準非常簡單,認為只要村里干凈了、路好走了、鄰里矛盾少了就是好,而忽視了發(fā)展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致富這方面的工作。
沒過多久,閆英只便和村“兩委”干部一起召集黨員和村民代表,商討土地流轉工作,申請村集體經濟扶持項目。目前,小集村已建起兩座草莓大棚,同時種植了桑葚、桃樹、梨樹、杏樹等經濟果木,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了10萬元,帶動30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è)。
在第九期“支書論壇”的互動環(huán)節(jié),白璧鎮(zhèn)常王賈村黨支部書記王清林向臺上嘉賓——永和鎮(zhèn)后榮村黨支部書記榮保全發(fā)問:“你好,榮書記!你們村種的是辣椒,我們村種的是甜瓜。我想請教一下,你們是怎么擴大銷路、規(guī)避市場風險的?”這個問題在王清林心里憋了至少一個月。他告訴記者,他們村今年種植的近7畝甜瓜獲得大豐收,但是因為甜瓜市場飽和,賣不上好價錢,加上銷路不暢,所以收入不是很理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榮保全的回答更加堅定了王清林“新時代的村黨支部書記要懂市場、懂經營”的想法。王清林表示,下一步在選擇種植項目時,會更加注重市場考察,充分預估市場風險,同時借鑒先進村的做法,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拓寬銷路,真正將富民強村的夢想變?yōu)楝F實。
上級部門:了解訴求、回應關切
基層黨組織要發(fā)展,要引領鄉(xiāng)村振興,最缺的是什么?“缺激勵”“缺項目”“缺資金”“缺建設用地指標”“缺技術”……村黨支部書記們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
基層黨組織有需求,上級部門就有回應。在第七期“支書論壇”上,安陽市委組織部四級調研員、組織二科科長李常青就村黨支部書記最關心的待遇保障、晉升渠道等問題給予了解釋,為村黨支部書記干事創(chuàng)業(yè)增加了底氣。
為幫助村黨支部書記解決項目資金申請上的一些困惑,安陽縣委組織部把該縣鄉(xiāng)村振興局局長段振興請到第九期“支書論壇”現場。“項目資金投入是真金白銀,申報要求非常嚴格,請大家一定認真分析研討項目的可行性,做好會議紀要,提前熟悉該走的環(huán)節(jié)……”段振興從項目申報、審核、論證、審定等環(huán)節(jié)對項目要求進行了解讀,并對基層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作了提醒。
基層黨組織發(fā)展村集體經濟想在土地上做文章,但是苦于對土地政策不熟悉、不了解,那就把縣自然資源局“一把手”請來。在第七期“支書論壇”上,安陽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偉一上臺就明確表態(tài):“我這次來既是盤點全縣的土地資源家底,也是來聆聽基層的需求和困惑,為村里依法依規(guī)盤活利用土地資源、激發(fā)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出謀劃策。”
能否把“支書論壇”上的政策干貨,運用到下一步發(fā)展的實際行動中,是安陽縣委組織部最為關注的問題。在安陽縣委組織部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強力推動下,安陽縣累計流轉土地15.2萬畝,推動傳統(tǒng)糧食作物機械化、規(guī)?;N植,帶動水果、蔬菜和中藥材等產業(yè)發(fā)展。
安陽縣永和鎮(zhèn)黨委書記武孟琪直言,“支書論壇”讓基層黨組織的訴求可以直達決策層,開啟了村“兩委”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新氣象,讓基層一線發(fā)展的信心倍增。
“‘支書論壇’不單是村黨支部書記展示風采的平臺,也是村干部相互學習的平臺,同時也是黨的大政方針和本地規(guī)劃的宣傳平臺。”安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國峰表示,未來安陽縣將推動“支書論壇”常態(tài)化開展,建立論壇主講人才庫,進一步創(chuàng)新形式、豐富功能,探索“村企聯建”,吸收機關黨建、“兩新”組織黨組織力量,為村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撐腰鼓勁,讓“頭雁”示范引領“群雁”齊飛,建強基層戰(zhàn)斗堡壘,以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增效推動鄉(xiāng)村振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