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生動直觀地再現(xiàn)了三大歷史事件: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队X醒年代》中的很多事件,都是在《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中發(fā)生的。
上月初,位于東城區(qū)北池子大街箭桿胡同20號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專題展正式揭牌開放。舊址內(nèi)原景重現(xiàn)了電視劇《覺醒年代》中的部分陳列,并首次匯集展出了陳獨秀、李大釗編輯《新青年》時的往來書信及編者作者之間的通信手札,讓觀眾了解和感受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初心和使命。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是五四運動“總司令”陳獨秀的司令部。1917年1月,陳獨秀受蔡元培邀請擔任北大文科學長后,將《新青年》雜志遷居至此。后來由錢玄同、高一涵、胡適、李大釗、魯迅、沈尹默等人輪流編輯,魯迅的《狂人日記》《孔乙己》,李大釗《庶民的勝利》都在此刊物上發(fā)表?!缎虑嗄辍冯s志是覺醒年代的啟蒙標志,編輯部所在的院落,也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地標。1920年2月,陳獨秀離開此處去上海創(chuàng)辦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李大釗則在北京創(chuàng)辦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南陳北李,友情深厚;并肩作戰(zhàn),相約建黨。
對《覺醒年代》再現(xiàn)的五四運動事件,北京市檔案館有相關(guān)檔案佐證。檔案館中留存珍貴的五四運動的檔案157件。翻開五四時期的檔案,重回激情飛揚的年代,讓檔案為您講述五四前夜和五四當天、五四運動之后發(fā)生的事件細節(jié)故事。
外交失利引舉國嘩然
1918年5月初,中國留日學生在獲悉北洋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密約、日本妄圖侵占中國膠東半島的消息后,極力反對,公開舉行抗議中日軍事秘密協(xié)定的集會游行,遭到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殘酷鎮(zhèn)壓,中國留日學生為反抗日本暴行,集體罷課回國。歸國學生代表李達、龔德柏等到北京與愛國學生見面。經(jīng)過奔走醞釀,北京學生于1918年5月21日,向北洋政府發(fā)動了示威請愿游行,參加游行運動的有各學校學生2000多人,各校推舉許德珩、易克嶷、段錫朋等8名學生為向總統(tǒng)府請愿的代表。前所未有的游行,奏響了五四運動的前奏。由于缺乏思想動員,大部分學生對請愿的意義缺乏深入理解,時間倉促,準備不足,并未達到預期效果。但此次活動將北京和天津的學生聯(lián)合到一起。
到了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在會上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特權(quán)、取消中日“二十一條”等不平等條約、歸還德國占領(lǐng)的青島等項要求,但英、美、法、日、意等帝國主義國家,不顧中國協(xié)約國成員的地位,擅自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quán)益轉(zhuǎn)讓給日本。而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國主義的壓力,居然準備在協(xié)約上簽字承認。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利的消息,最先是由中國留法學生知曉,并一致反對簽字,4月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利的消息傳來,舉國嘩然。北大學生得到中國外交失利的消息后,更是群情激憤。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也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缎虑嗄辍冯s志隨陳獨秀入駐北京大學,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禮教,新文化運動中播散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種子,已經(jīng)在北京大學里生根發(fā)芽。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學救國會在大禮堂組織演講集會,有兩千多名學生參加。時任《京報》主筆與社長的邵飄萍進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講,邵飄萍講述了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事實。他激動地說,北大是全國最高學府,在民族命運系于一發(fā)之時,北大學生們應當挺身而出,發(fā)動起各校同學,救亡圖存,奮勇抗爭!
邵飄萍等人的演講,點燃了學生的愛國激情,在場的學生們怒火燃燒,熱血沸騰。學生們當即決定將游行活動提前。會議議決:一是將原計劃5月7日在中央公園舉行的集會,提前至5月4日,舉行聲勢浩大的學界大示威;二是示威后去東交民巷,向美國大使館遞交說帖。會上還決定,傅斯年任總指揮,段錫朋任總帶隊,許德珩起草古典文《學界全體宣言》,羅家倫用白話文起草《學界全體宣言》。由羅家倫等四人代表游行隊伍向美國使館遞交說帖。
筆錄記載去曹家經(jīng)過
1919年5月4日上午10點,北京大學的學生在紅樓后面廣場集合。下午1點,北京大學等13所院校3000余名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學生們提出了“外爭國權(quán),內(nèi)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合約簽字”等口號,在集會上宣讀了許德珩起草的宣言,之后舉行了游行。
下午兩點半,學生們前往東交民巷。當游行隊伍向東折進東交民巷的美國大使館門前,推舉代表向美國使館遞交說帖時,遭到軍警攔阻。據(jù)5月4日當天一直跟蹤學生的北洋政府陸軍部駐署憲兵排長白歧昌記述:“學生團于午后二時三十分整隊出天安門,折東進東交民巷西口,至美國使館門首,遂被阻止。”學生們想起中國外交歷次失敗,均與曹汝霖有關(guān),更加痛恨時任外交總長的曹汝霖。
許德珩在京師地檢廳回答問詢時說:“我們因東交民巷是中國地竟不準中國人走進,想起中國外交屢次失敗,無不與曹汝霖有關(guān)。”于是學生們當即決定去曹汝霖家興師問罪。
學生們的活動軌跡與游行路線,在檔案里也有記錄。學生們在東交民巷遭軍警阻攔后,“即轉(zhuǎn)北往富貴街,東行過御河橋(今東交民巷東口),經(jīng)東長安街南行,經(jīng)米市大街進石大人(今外交部街)胡同,往南小街進大羊宜賓胡同,出東口北行,向東至趙家樓曹宅門首。”
北京市檔案館館藏有一份趙家樓(曹宅)的草圖。從草圖上看,趙家樓位于長安街東端之北,南鄰前趙家樓胡同,北鄰后趙家樓胡同,東鄰城隍廟街。趙家樓共有4個門,前趙家樓分別有一個敞門和街門,后趙家樓有一個后門,東邊還有一個敞門。趙家樓院內(nèi)建筑中西合璧,分成東院、西院和中院三個院落。京師警察廳在移送京師地方檢察廳的報告中稱:“前往趙家樓胡同曹汝霖總長住宅,勘得該宅系路北,大門內(nèi)計三院,共住房五十余間。”曹宅院內(nèi)各種配套設(shè)施齊全,西院為西式建筑風格,中院的書房客廳和帶暗房的小樓高大寬敞,東院為中式建筑風格,書房、浴室一應俱全,西院與東院分別有樹林和花園,后院的隱蔽處藏有地窖。
章宗祥躲火被打
學生們到曹宅后,幾個大門緊閉。學生們“將門左首臨街之房后窗搗毀,由窗洞搭肩跨入將街門開啟,群眾即蜂入院內(nèi)……”此時,曹汝霖家中有章宗祥和另外一名客人,十幾名學生先是沖進東院西北屋的書房,用報紙、汽油將圍屏點燃后,火勢迅速向四周蔓延。此時,曹汝霖聽見屋內(nèi)傳來劈里啪啦的著火聲,“即潛入房后浴室隱匿”。曹宅管家燕筱亭則帶著章宗祥躲進了地窖。當燕筱亭聽見院內(nèi)著火聲,就外出去找消防和巡警。
而藏在地窖中的章宗祥,聽見“外邊起火”的喊叫聲,趕快從地窖中跑了出來,不料被學生抓了個正著。曹家保安三隊隊長何文貴的陳述還原了章宗祥被打后的細節(jié)。當時,憤怒的學生們沖入曹宅,追打曹汝霖,看見穿著一身晨禮服的章宗祥,誤認為是曹宅主人曹汝霖,揪住章宗祥痛打一頓,曹汝霖反倒逃脫了。曹宅管家燕筱亭回到地窖門口,扶著被打的章宗祥從東院出來,從東門逃到城隍廟街附近賣煙酒的東祥成雜貨鋪。
章宗祥被打和學生被捕的細節(jié),在當事人曹汝霖晚年撰寫的自傳《曹汝霖一生之回憶》中記載:“學生們之前見仲和(章宗祥)穿了晨禮服,認為是我,西裝撕破……”“吳總監(jiān)隨即趕到,一聲‘拿人’令下,首要學生聽說,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只抓了跑不及的學生二十余人,送往警察廳”。曹宅管家報警后,巡警趕到曹宅,“開始毆打?qū)W生,有人被打傷,并有學生被捕,其中有10來個學生是北大的,被關(guān)到5月7日才保釋出來”。趕來的消防隊員從兩邊將曹宅的火撲滅。當天下午燃起的這把火,將曹汝霖宅邸相鄰的11間房燒毀,東院也基本上焚毀。
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的行動震動了全國,“五四”愛國運動迅速蔓延中華大地。5月7日和8日兩天,邵飄萍在《京報》上又發(fā)表了《研究對外之辦法》《再告工商實業(yè)界》《我國不簽字之影響》《拒絕簽約后之一致對外》等一系列文章,聲援學生運動。5月7日上午,被捕的32名學生由蔡元培等人保釋出獄。
北平中等以上學生聯(lián)合會成立后,一時間聲勢浩大,全體學生爭先恐后走上街頭,進行演講等活動。5月下旬,北平中等以上學生聯(lián)合會派人去上海聯(lián)絡。段祺瑞政府又開始逮捕學生,5月底被捕的學生超過千人,北大法科(三院)成了拘留所。6月下旬,中國政府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此前被迫離校的蔡元培也被北大學生迎回。
作為五四運動的參與者,許德珩在1980年有感而發(fā),他在為《五四群英》一書的題詞中寫道:“泱泱大國,五四群英;心憂天下,身無分文;面壁十年,志在救民;趙家樓火,萬眾一心;燒盡腐惡,與民維新。”這幾句話道出了五四青年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博大的愛國情懷,他們值得后人永遠緬懷和思索。
陳獨秀散傳單被捕
1919年6月11日晚,在北京城南熙熙攘攘的新世界游藝場,陳獨秀因散發(fā)《北京市民宣言》遭到警察逮捕,這是他第二次被捕。
新世界游藝場位于天橋西側(cè)、香廠路與萬明路交叉處東北方向(今東方飯店對面),占地約1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左右。新世界游藝場在建筑風格上仿照上海大世界,于1918年2月11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正式建成開業(yè)。
6月11日晚8時,陳獨秀出現(xiàn)在新世界游樂場。他身穿西服、頭戴白帽,西服兜內(nèi)裝得很滿,他手里提著一個方包,包內(nèi)裝有印刷物品數(shù)百張。當晚,陳獨秀并不是一個人去的,他與胡適、高一涵等安徽同鄉(xiāng)相約,在新世界游藝場的一家飯館里聚餐。與胡適、高一涵分手后,陳獨秀準備執(zhí)行他的特殊任務:散發(fā)《北京市民宣言》。
西服、白帽的裝束,明顯與來此玩耍的閑散游客不同,陳獨秀的內(nèi)心緊張而又充滿期待,新世界游藝場人流密集,各界人士都有,他想尋找一處人少并且光線暗些的地方,趁沒人注意,像天女散花一樣,將傳單散發(fā)出去……未料想,他頻繁地上下樓的舉動,早已經(jīng)引起了巡警秦樹勛、李文華的注意,這兩人一直跟蹤尾隨著陳獨秀。時間在悄悄地過去,天越來越黑,已經(jīng)到了晚上10點,陳獨秀來到五層屋頂花園。
陳獨秀在五層花園的西南方黑暗處,手持傳單,正欲向游客拋撒時,被潛伏跟蹤的巡警探員李文華等人發(fā)覺,將他逮捕。從陳獨秀身上,警察搜出“傳單”一大卷計50張,另有幾件物品,其中有陳獨秀的名片,黃皮夾子一個,內(nèi)有現(xiàn)洋票兩張共六元、中鈔四張四元、銅元票五吊、小洋四角和字帖等。這些也都被一一記錄在“案”。當天半夜,有人打來電話,胡適與高一涵才知道陳獨秀被捕的消息。
陳獨秀被捕檔案
當晚,京師警察廳的警察還去陳獨秀在箭桿胡同的家,里里外外地搜了個遍,搜出《北京市民宣言》傳單和不少進步雜志與信函?!侗本┦忻裥浴酚兄?、英兩種文字,開頭部分直言道:中國民族乃酷愛和平之民族。今雖備受內(nèi)外不可忍受之壓迫,仍本斯旨對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包括對日外交不拋棄山東省經(jīng)濟上之權(quán)利,并取消民國四年七年兩次密約等五條。宣言中號召,取消步軍統(tǒng)領(lǐng)及警備司令部兩機關(guān),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如果政府不顧和平,那么學生、商人、軍人等各界人士惟有采取直接行動的方式解決根本問題?!侗本┦忻裥浴匪岬囊螅瑮l條令北洋政府心驚肉跳,所以才有深夜在新世界游藝場跟蹤并逮捕陳獨秀的事件。
6月13日,《國民公報》報道陳獨秀被捕的消息,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學界、商界、政界等各界人士都紛紛營救陳獨秀。6月16日,北京大學教授劉師培、馬敘倫、康寶忠、王星拱、北京醫(yī)學專門學校教員王世澤、交通部鐵路管理學校學監(jiān)余之風等數(shù)十名教授聯(lián)名保釋陳獨秀。20日,民國大學校長應善以聯(lián)名中國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等29人致函警察總監(jiān),保釋陳獨秀。
迫于輿論壓力,京師警察廳于9月16日做出釋放陳獨秀的裁決。
《新青年》讓青年覺醒
五四運動發(fā)生不是偶然的,是愛國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率先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吹響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爭取民主與科學的號角。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五四運動,在其開始,是共產(chǎn)主義的知識分子、革命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和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三部分人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革命運動。”“‘六三’運動時,就不但是知識分子,而且有廣大的無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參加,成了全國范圍內(nèi)的革命運動了”。
1919年6月3日之后,五四運動進入了新的階段。由學生罷課,轉(zhuǎn)到工人罷工和商人罷市。3日上海的鋼鐵業(yè)工人、印刷、紡織、火車、電車工人開始罷工響應;5日商人罷市,其他各地工人商人也隨即加入。6日,上海銀行業(yè)舉行罷市。繼上海之后,天津、南京、武漢、保定、濟南、開封、長沙、杭州、安慶等大中城市以及山西、陜西、廣東、廣西、福建、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各省的學生們罷課、演講、查禁抵制日貨,全國學生都卷入了反帝的怒潮之中。
五四運動兩年后,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與會者的平均年齡僅為28歲。
1923年6月,《新青年》成為中共中央的機關(guān)理論刊物,直到1926年7月???。從創(chuàng)刊到停刊,它見證了五四前后新文化運動的蓬勃開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開始廣泛傳播的歷史過程,在黨的創(chuàng)建史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的西墻上,青銅浮雕繪制著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曾在此工作的場景,院中的魚缸里,幾只紅色小魚歡快地游弋。徜徉院中,很難想象,這座百余平方米的小院子,曾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如今,舊址內(nèi)原景重現(xiàn)了電視劇《覺醒年代》中的部分陳列,收藏了馬燈、茶壺、毛筆、公文包等劇中道具。對那段令人覺醒的年代,陳獨秀與《新青年》,是值得人們紀念的。
(作者單位:北京市檔案館編研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