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規(guī)劃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更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們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chuàng)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
偉大事業(yè)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yè)。脫貧攻堅的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zhàn)、精準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脫貧攻堅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中國人民意志品質、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充分彰顯,賡續(xù)傳承了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刻認識和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將為我們接續(xù)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上下同心,在脫貧攻堅中凝心聚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同心合力、同甘共苦,風雨同舟,黨政軍民學勁往一處使,東西南北中擰成一股繩。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足跡遍布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各級黨員干部勇?lián)熑?。中央統(tǒng)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不斷強化,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逐漸形成。社會各界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關愛貧困群眾、關心減貧事業(yè)、投身脫貧行動,完善社會動員機制,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創(chuàng)新社會幫扶方式。上下同心,凸顯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yōu)勢,更凝結成了脫貧攻堅的磅礴之力。
盡銳出戰(zhàn),在旌旗指引下一鼓作氣。盡銳出戰(zhàn),重點在“盡”,集中一切力量、資源,應扶盡扶、應保盡保;關鍵在“銳”,派出精銳力量,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點在“戰(zhàn)”,在最后關頭,火力集中,精準出擊,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決戰(zhàn)決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脫貧攻堅任務更為復雜艱巨。在黨中央的部署下,我們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深挖“窮根”,采取“硬核”措施,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全國各地各部門集中精銳力量投向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
精準務實,在直面問題中篤行致遠。精準務實,體現(xiàn)了脫貧攻堅精神的核心內涵,是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最生動的體現(xiàn)。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貧困問題復雜多樣,只有貫徹精準扶貧方略,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才能確保對癥下藥,取得真實成效。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才多次強調:“攻堅戰(zhàn)就要用攻堅戰(zhàn)的辦法打,關鍵在準、實兩個字。”一方面,各地堅持“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實施“五個一批”,即發(fā)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tài)補償脫貧一批、發(fā)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另一方面,堅決反對搞“面子工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一切工作都落實到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開拓創(chuàng)新,在時代潮頭前奮楫爭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所深刻指出的:“我們立足我國國情,把握減貧規(guī)律,出臺一系列超常規(guī)政策舉措,構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組織人類歷史上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zhàn),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闖新路、開新局。開拓創(chuàng)新,既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勇闖新路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為我們的脫貧偉業(yè)增添了強大助力。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減貧道路,使得我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攻堅克難,在千磨萬擊下咬定青山。“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脫貧攻堅既是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麗畫卷,也是一場千磨萬擊的艱苦鏖戰(zhàn)。脫貧攻堅點多、線長、面廣、環(huán)節(jié)多、挑戰(zhàn)大,加之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沖刺收官階段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任務難上加難,因而更加需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fā)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抓下去。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廣大扶貧干部帶領貧困地區(qū)人民不懈努力,終于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貧困難題。攻堅克難,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不畏艱難、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奮發(fā)勇為、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這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態(tài)度和意志,激勵著數(shù)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櫛風沐雨。“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以及將生命永遠定格在脫貧攻堅崗位的1800多名同志,他們的付出和貢獻彪炳史冊。以青春獻祖國,英雄無悔;以熱血赴使命,氣壯山河!
不負人民,在殷切期盼中載譽前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這既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堅守,也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xiàn)。一方面,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集中力量解決貧困群眾的基本民生訴求,始終把貧困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檢驗脫貧成效和脫貧質量的重要尺度。另一方面,調動廣大貧困群眾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賦予他們自我發(fā)展的內生動力。依靠國家政策扶持,在貧困地區(qū)建立農業(yè)生產培訓班,幫助貧困群眾提高自身素質;開通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綠色通道,擴寬困難群眾脫貧道路;設置扶貧崗位,實現(xiàn)困難群眾就近就業(yè)。實踐證明,只有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負人民,不負期盼,同進于大道,共臻于大同,才能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一往無前。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回首來路,脫貧攻堅的每一步都包含著磨礪;接續(xù)奮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每一程都離不開精神。“上下同心、盡銳出戰(zhàn)、精準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脫貧攻堅精神這六個方面,相互聯(lián)系、相得益彰,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引領我們取得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迎來千百年的圓夢時刻。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以更加堅定的信仰,更加積極的行動,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向著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作者:鄭敬斌(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