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評選”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在這些感動中國人物中,既有為中國航天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又有在平凡崗位上創(chuàng)造非凡業(yè)績的電焊工,既有在耶魯大學畢業(yè)后回國扎根農村的大學生村官,又有焦裕祿式的好干部……他們雖然職業(yè)不同,但都在崗位上揮灑汗水,他們雖然年齡不同,但都在詮釋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他們之所以能讓我們感動,就是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世間的真善美,他們的故事就是中國的故事,他們的精神就是中國的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身上綻放著人性的光芒。支月英,一名堅守在偏遠山村講臺36年的深山女教師,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郭小平,歷經(jīng)萬難,辦起了國內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在他們身上,或許沒有可歌可泣的驚天壯舉,但他們卻展現(xiàn)的是人性中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將愛留給孩子,也將陽光照進人心,他們身上散發(fā)著最樸素的人性光芒。它讓人們領受到了來自內心深處的贊美與敬意,也讓蕓蕓眾生接受了一次精神道德的洗禮,堅持、善良、正義、愛心,這些值得禮贊的品質,就是中國人前行的動力。
感動中國人物身上散發(fā)著黨性的純粹。在感動中國人物中,從不缺乏黨員的身影。“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yè)、立言、立德的基石。”李萬君,一位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師,卻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你@勁兒、韌勁兒讓我們看到了黨員本色;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工作46年來,不管在什么崗位,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工作,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讓我們看到了何為真正的合格黨員。黨性的純粹,不是來自于書本,來自于口頭禪,而是就像這些感動人物一樣,來自于一言一行,它彰顯著價值、凝聚著力量、淬煉著意志,它讓我們每一位黨員都接受到一次心靈蕩滌般的感動,不是春風但勝似春風拂面,不是春雨但卻“潤物細無聲”。這樣的精神甘霖足以讓我們得到滋潤和營養(yǎng),足以讓我們知道何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唯有將這份黨性的純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才是真正汲取到了感動中國人物的正能量。
感動中國人物身上體現(xiàn)著忠誠的擔當。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細觀感動中國人物,莫不是如此,因為他們深知擔當就是責任,壯烈犧牲的殲15飛行員張超,火海救人英雄王鋒,愛心醫(yī)生梁益建……每一個人都在平凡崗位上,用血水、汗水、淚水書寫著對國家與人民的擔當,哪怕犧牲也在所不惜!這份充滿著捍衛(wèi)自己生活、感情的執(zhí)著與尊嚴,怎能不令我等動容!正是有了他們,才讓我們找到了前行的標本和方向,正是有了他們,才讓我們看到了何為真正的民族脊梁。
感動之后,更應有行動。“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當我們用感動的淚水去滌蕩心靈塵埃的時候,更應該將淚水化作動力,在新長征路上,擼起袖子加油干,勇做歷史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讓善與愛相伴左右,讓奉獻與勇敢同行,向著美好前進,請相信,“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陽區(qū)崇文路街道辦事處)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