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逝者如斯。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歷時兩年、縱橫十余省、長驅(qū)數(shù)萬里的戰(zhàn)斗征程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跡,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壯歌。正如毛澤東同志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革命理想高于天。翻越一路荊棘的高山險峰,跨過浪濤翻滾、暗流涌動的條條河流,穿越被稱為“死亡陷阱”的雪地草地,幾乎每天都要與敵人激戰(zhàn)……前有國民黨重兵圍追堵截,后又惡劣到極點的自然環(huán)境和匱乏的物資供應,紅軍之所以能在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堅持行軍和戰(zhàn)斗,直至取得最后勝利,靠什么支撐下去的?
簡單地說是理想,是信仰。正是有著對革命必勝的信心,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閑”的從容;正是有著對正義事業(yè)必勝的精神,才有了“五嶺逶迤騰細浪”的雄威;正是有著對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怕犧牲的氣概,才有了“三軍過后盡開顏”的豪情。面對敵人,紅軍將士之所以舍生忘死;面對惡劣環(huán)境,紅軍將士之所以不屈不撓,就是因為有革命的信仰在支撐著,就是因為紅軍有一種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這種“為自己的理想奮斗到底”,把“跟黨走”的信念堅持到最后的崇高精神,鼓舞和激勵著他們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歲月易老,精神永存。長征勝利已經(jīng)整整80年了,但長征精神仍然極大地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現(xiàn)在,時代變了,條件變了,我們共產(chǎn)黨人為之奮斗的理想和事業(yè)沒有變。”今天我們紀念紅軍長征,就是要緬懷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勛,繼承光榮革命傳統(tǒng),發(fā)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要以長征精神為引領,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就是要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堅定理想、砥礪意志,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以長征精神成就中國夢。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xiàn)實的。今天,我們重走長征路,絕不是簡單的徒步觀光,而是一次體驗長征精神,學習長征精神,弘揚長征精神的思想升華過程。特別對于青少年而言,重走長征路既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對社會生活的體驗,更是對國家未來的思考,進而在長征精神的感召下,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更加堅定愛黨之情、報國之志,擔當起肩上的責任,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這也是廣州市青年文化宮主辦“高舉紅旗跟黨走長征精神代代傳”的題中之義。
跑好“接力賽”,長征精神永遠在路上。弘揚長征精神,不是只是學書本、開座談會,而要實實在在學做紅軍那樣的人。弘揚長征精神,不必穿紅軍服裝,更不是去啃樹皮、吃皮帶,而是要不忘初心,始終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開始新的偉大長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