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勞模、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托里分局老風口防風雪基地班班長何漢明
1米84的身高配上黝黑的面龐,一股西北漢子身上獨有的堅韌、豪邁是何漢明給人的第一印象,但誰也想不到,他工作的地方被當?shù)厝朔Q為“鬼門關(guān)”,他對新入職的90后第一句是:“我們的工作就是拿生命和死神賽跑。”
“老風口”位于新疆塔城地區(qū)托里縣境內(nèi),是塔城盆地東進西出與外界相聯(lián)系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世界上罕見的暴風雪災(zāi)害區(qū),每年這里8級和8級以上大風天氣最多時能達180天,風速最高時達到每秒40米,冬季最低溫度能達到零下40度左右。
在老風口搶險基地工作20多年,妻子經(jīng)常對他說:“你這么大歲數(shù)了,全身都是毛病,如果有時間就回家休息。”但何漢明每年全休的日子加起來不足1個月,家人最擔心的還是他的安全,怎么做好家人的安撫工作,何漢明臉上露出無奈地淺笑:“只能哄著他們,有時候情況很危險,家人來電話了,我基本上不接,因為我也不知道暴風雪什么時候停,一旦我安全了才敢跟她們回電話。”
五年前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讓何漢明記憶猶新。當晚,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襲擊了老風口至裕民縣的公路。風區(qū)內(nèi)車輛的玻璃,瞬間就被暴風雪擊得粉碎。在加上零下20多攝氏度的氣溫讓何漢明駕駛的機車玻璃也被打碎了。他和隊友們駕駛著機車,一起朝著遇險旅客的方向艱難前進。被困的旅客中,有老人、婦女和孩子,還有一名出生僅僅60天的嬰兒,等待救援中的時間里,有的人甚至絕望到已經(jīng)寫好了遺書。
由于天氣異常惡劣,何漢明沒有辦法穩(wěn)住身體,無法靠近被救援車輛。危機時刻怎么辦?他似乎比困在雪地里的乘客還著急,他顧不上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彎著腰艱難地解下鋼絲繩掛在自己的機車上,雙膝跪著慢慢地向遇險車輛挪動。何漢明當時心里就一個想法:“就是爬也要為被困車輛掛上這救命的鋼絲繩!”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奮戰(zhàn),8輛被困的汽車,全部被救援隊成功地救出沙塵暴襲擊的路段,沒有一人傷亡。
何漢明用自己的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的勞模精神,和同事們常年堅守在老風口一線搶險救人,他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wù)?rdquo;、“全國優(yōu)秀百名養(yǎng)護工”、“全國交通技術(shù)能手”等多項榮譽。
每次生死關(guān)頭的與暴風雪的頑強搏斗被何漢明說得云淡風輕,他聽到最多的疑問:“這工作這么玩命,到底是什么力量讓你能夠堅持20多年?”
“我認為,最危險的一線不該缺勞模的身影,這工作我不做,也會有人做。干了20多年,不光對這份搶險救人的工作有感情,并且對一起出生入死的同事也培養(yǎng)出難舍的兄弟情,自然就放不下了。”何漢明流露出動情地一面。
這是何漢明第一次以全國勞模的榮譽第二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勞模表彰大會,對他來說,榮譽是一時的,回去還得在崗位上繼續(xù)“玩命”。何漢明,這個質(zhì)樸的西北漢子用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讓生命在基地搶險救人的崇高事業(yè)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暴風雪再大,也抵擋不了我救人的決心和信念!”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