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是毛澤東同志題寫“向雷鋒同志學習”47周年紀念日,近半個世紀過去,“雷鋒”這個名字仍然如同燦爛朝陽,照耀著人們的心靈。雷鋒沒有隨著一個時代的遠去而遠離,他始終站在我們的身后,用他清澈的笑容詮釋著什么叫純真與善良。
學習雷鋒什么?這是很容易回答的問題,只要在網上搜索一下“雷鋒精神”,你就能得到如下答案——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艱苦樸素、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是很習慣并接受這樣的語言和句式的,而今天,如何讓那些關注自我、強調個性化的年輕人,讓那些在富豪排行榜、娛樂明星緋聞中成長起來的一代,理解并接受“雷鋒精神”呢?
“雷鋒精神”如何能跨越半個世紀屹立于新時代?依靠的恐怕不是每年的“學雷鋒日”,紀念日只是一種提醒,惟有用超越歷史時空,超越政治、文化的語言來解讀“雷鋒精神”,釋放“雷鋒精神”所蘊藏的人性光輝,“雷鋒精神”才能真正長久影響人們的思想和心靈。
雷鋒是那么善良的一個人,他堅信人與人之間需要互助友愛,所以,他將自己的手套送給在寒風中呵著手取暖的老人,他“好事做了一火車”卻不留姓名。
雷鋒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和職業(yè)精神,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是社會大機器上的一顆小螺絲釘,只有把本職工作做好了,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職務崗位,所以,他愛崗敬業(yè)、公而忘私。
雷鋒是懂得感恩的人,這個從貧窮苦難中走出來的苦孩子,對共產黨、對新中國充滿愛,這是他“時刻準備著為了黨和階級的最高利益犧牲個人一切,直至最寶貴的生命”的思想根源。
……
我們從人性出發(fā),尋找到“雷鋒精神”之源,這些美好的人性,是數(shù)千年人類文明演進的根基。當我們除卻那些華麗的辭藻和激昂的口號,我們發(fā)現(xiàn),雷鋒之所以成為最可愛的人,是因為他所做的一切都體現(xiàn)了人性的純真與善良,在他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個“大寫的‘人’”,還是“美好的‘人’”。
對美好人性的贊美與堅持,讓“雷鋒精神”跨越時代。
我們曾經報道過許多外國人學雷鋒做好事的事跡,謂之“洋雷鋒”,他們沒有經歷過“雷鋒精神”光芒四射的年代,亦不了解雷鋒所產生的時代背景,沒有接受過類似的道德說教,更不可能被組織參加一年一度“學雷鋒日”活動,他們的見義勇為、義務支教的動力,來自對善良的堅守,對美好的堅持。
在今天這樣一個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時代,人們仍然不會拒絕對人性美好的追求。正因為此,我們有手拉手組成人鏈舍己救人的大學生;有超越生命、接力送薪的“信義兄弟”;有7年來利用節(jié)假日義務在南京長江大橋巡邏,救助輕生者的普通市民陳思……
這些雷鋒式的人物,他們沒有響亮的口號,缺乏傳奇經歷,但他們的純真與善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
懷念雷鋒,愿曾經指引著他的純真與善良,能繼續(xù)指引我們蕓蕓眾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