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告中,儲教授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的教育體制改革,全面而深入地闡釋了加快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意義。他指出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繼續(x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支點,改革要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如何改革教育,辦好大學?就是要發(fā)揮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以學生為主體,積極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報告為廣大高校領導干部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深化大學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一、 歧路——大學管理的行政模式
二、 現代大學制度的源頭和發(fā)展
三、 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內涵
四、 建立現代大學制度遇到的問題
五、 《綱要》的基本設想
六、 走向現代大學制度的路徑
" />
報告人:儲朝暉 教育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導讀:
儲朝暉,教育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長期致力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大學精神以及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研究。著有《中國教育再造》和《中國大學精神的歷史與省思》等作品。
本期報告中,儲教授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的教育體制改革,全面而深入地闡釋了加快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意義。他指出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繼續(x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支點,改革要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如何改革教育,辦好大學?就是要發(fā)揮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以學生為主體,積極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報告為廣大高校領導干部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深化大學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一、 歧路——大學管理的行政模式
二、 現代大學制度的源頭和發(fā)展
三、 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內涵
四、 建立現代大學制度遇到的問題
五、 《綱要》的基本設想
六、 走向現代大學制度的路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