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靠的是“政二代”掌舵?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經典案例> 正文

日本靠的是“政二代”掌舵?

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的女兒小淵優(yōu)子,39歲,3次當選眾議院議員,曾在2008年擔任麻生太郎內閣的少子化擔當大臣,成為日本戰(zhàn)后最年輕的內閣成員。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小泉進次郎,28歲,日本眾議院議員。

幾年前的日本大選,一名普通選民在網上發(fā)問:“如果不希望日本首相是官二代、官三代,那我該投給哪個政黨?”

當時有日本人回答說“民主黨”,但2012年底,民主黨黯然下野,自民黨黨首安倍晉三再登首相之位。于是,以他為代表人物的“政二代”現象,在日本社會再次引起熱議。

日本人紛紛疑慮:一個漸由“政二代”掌舵的國家,未來將走向何方?

安倍上臺,日本政壇“拼爹”風愈盛

隨著安倍的上臺,自民黨的眾議院世襲議員比例超過40%,一批老牌政治家族的新生代日益走上前臺。日本媒體不禁問道:“這還是一個民主國家的政黨嗎?”

近代以來,日本民主政治的一大特征是:選舉代替血緣,成為政治的指揮棒,世襲將軍退場,民選政治家登臺。

但近年來,享受父輩蔭蔽的“政二代”日漸增多,甚至出現了“政治世家”,如鳩山由紀夫家,就出了兩任日本首相,被稱為“日本的肯尼迪家族”。很多議員并非通過自己的打拼,而是通過繼承父輩的福蔭來獲得政治資本,橋本龍?zhí)?、小泉純一郎、石原慎太郎均是如此?/p>

政治家族的聯姻也屢見不鮮,麻生太郎是前首相吉田茂的孫子,其夫人千賀子是前首相鈴木善幸的三女兒,也是東京市前市長鈴木俊一的姐姐。

出生在這樣家族的孩子,起名也有講究。因為“將來要成為候選人”,所以要盡量避免難讀的漢字,好“讓選民一下就記住”,或讓人一目了然,“哦,他一定是有名政治家的孩子!”

在本屆日本眾議院中,世襲現象更加明顯,尤以小泉進次郎最為突出,其太爺爺(小泉又太郎)、爺爺(小泉純也)、父親(小泉純一郎)分別曾是郵政大臣、內閣大臣、首相,小泉家族已四代世襲。日本學者橋本隆則認為,當地的政治被當作個人私物,不給其他候選人機會,而議員在任時,又拼命為家族企業(yè)撈好處。

日本“政二代”,為“接班”花樣百出

那些繼承了父輩國會議員位置的“世襲議員”,被稱為“二代議員”。他們的父母、祖父母等在選區(qū)內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地盤”,而“政二代”則受惠于父輩的名聲,從而輕易當選。

“世襲政治”在日本的運作,實際也有其套路。

最常見的是,在選舉前幾個月,知名議員突然宣布“引退”,在吸引到聚光燈后,就任命子孫為繼任者。隨即,黨支部“公開擁護”這位繼任者,將其推到臺前,投身到迫在眉睫的選戰(zhàn)中。

而這些選區(qū)的黨支部領袖,幾乎都是力推世襲的議員本身,“親爹就是支部長,支部推薦他兒子”,因此自然沒有通不過的可能。這種突擊交接班的“閃電戰(zhàn)”,是為了給競選對手來個措手不及。

為了“全盤”接收“政一代”的影響力,更多匪夷所思的奇招誕生了。

現任眾議院議員岡田春夫,其父岡田春夫是來自北海道選區(qū)的眾議員。你沒看錯,這就是在接班之際,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父親名字的真實例子。雖然父親身在立憲民政黨,兒子身在日本社會黨,但二人同在北海道選區(qū),兒子直接繼承了父親的“地盤”。

“臨陣改名,不亮也響”,這樣的行為顯然可以混淆選民,獲得父親支持者的認可。這么做的“政二代”,還有山村新治郎、中村喜四郎。另外常見的情況就是,在交接班前,“突擊”出任父輩的工作秘書,混個臉熟。

另一種“政二代”,他們當選時,父輩并未退休,雖也有提攜作用,但多少還是要靠自己。日本國會里,這樣的父子包括:眾議員中曾根康弘和參議員中曾根弘文,參議員鳩山威一郎和眾議員鳩山邦夫,眾議員河野洋平和河野太郎,眾議員羽田孜和參議員羽田雄一郎等。

當然,并非所有的“政二代”都醉心于政治。2000年,從政40年的資深政治家久野忠治的長子久野統一郎,就曾被提名參選議員,也獲得了當地黨支部的擁護。但他卻坦言“我不適合當政治家”,然后掛冠而去。

“政二代”現象“剪不斷,理還亂”

自民黨出產“世襲政客”最多。作為與權力走得很近的保守派,自小泉純一郎以來,自民黨已有6任總裁是“政二代”,如今的安倍晉三也不例外。

在小泉時代,當時擔任自民黨干事長的安倍晉三,建立了“候選人公募制度”。這讓候選人的產生過程有了變化,但公開募集候選人依然僅停留在“補充推選”的地位。如果同是政治新丁,“政二代”能先獲得更多認可。

除自民黨外,日本其他政黨也出現了“政二代”傾向。社會黨的知名政客河上丈太郎、松本治一郎、橫路節(jié)雄等,他們的兒子、養(yǎng)子都已踏上政壇。“新自由俱樂部”的黨干部更是全體“政二代”,父親都擔任國會議員或地方議員。

民主黨曾是日本政壇“反世襲”的“領頭羊”,其他政黨也曾幾次宣布禁止議員世襲,但是,想“純化”政治的主張,依然敵不過日本世襲的傳統,最終“剪不斷,理還亂”。

2008年,民主黨著手起草法規(guī),限制候選人“世襲”現象,但由于日本憲法規(guī)定,參選“不受門第、經濟等限制”,限制最終只轉向了“禁止世襲繼承政治資金”。2009年,民主黨內部規(guī)定,政治資金管理機構、選區(qū)不得由親屬繼承,具體包括:現任議員的配偶及三代以內親屬、議員引退后的下一任候選人、同一選區(qū)的下一任候選人。但它并不追究確立章程以前的“世襲議員”。

自民黨也曾提出大選時限制“世襲參選”,但章程還在研究的路上,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小泉進次郎就被神奈川11區(qū)提名為候選人。

2009年,自民黨新執(zhí)行部曾表示:“我們尊重對世襲政治的限制,但認為應在不優(yōu)待世襲參政者的前提下,盡可能廣泛招募優(yōu)秀人才。”

2011年1月,自民黨修正了大選方案,通過各都道府縣,決定撤回對世襲的限制。于是,在2012年底的大選中,前首相福田康夫的長子福田達夫、自民黨前干事長中川秀直的次子中川俊直等5名“政二代”紛紛參選。其中4個選區(qū)都有多名競選人,但最后,自民黨支部都選了“政二代”。為消除負面輿論,總部要求支部舉行黨員投票表決,4個支部竟然都拒不執(zhí)行,理由是“公募候選人約有100個,‘政二代’不到一成”。

于是有了這樣的說法:“其他候選人都是陪太子讀書,公募成了一場笑話。”要徹底反對世襲政治,難度可見一斑。

責任編輯:佘小莉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