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不懂建筑,但走進
希臘,走進衛(wèi)城,任何人都會被古
希臘的建筑,這無聲的音樂,這崇拜與吟唱的雅聚場深深震撼。
仰望帕提農(nóng)神廟的多立克柱,沒有柱礎(chǔ),沒有柱頭裝飾,柱身有20條凹槽,不難理解這雄壯之男性陽剛之美;目睹勝利女神神廟的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柱身24條凹槽,這優(yōu)雅高貴的氣質(zhì),一如細秀美之女子;看一眼宙斯神廟上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用忍冬草葉片作裝飾,形似花籃的科林斯柱式,不得不贊嘆古希臘建筑的嫻熟和智慧??梢哉f,古希臘建筑就是用白色
大理石彈奏的交響樂,是無言勝有聲的吶喊,是一件件曠世絕倫的藝術(shù)品在衛(wèi)城上的展覽。
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無論是雕刻作品還是建筑,他們都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完美的。所以,古希臘建筑的比例與規(guī)范,都以人為尺度,以人體美為風(fēng)格。它們的造型可以說是人的風(fēng)度、形態(tài)、容顏、舉止美的藝術(shù)顯現(xiàn)。從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旋渦,科林斯式柱式柱頭上的花籃,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態(tài)自如的少女,各神廟山墻檐口上的浮雕,集中了希臘各時期,各種藝術(shù)形式的精華。這些柱式不僅僅有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也昭示著人作為萬物之靈的自豪與高貴。也正是這種高貴的單純和肅穆的偉大,滲透了
歐洲人的審美情趣中,貫穿整個
歐洲建筑的演變進程。
當(dāng)我佇立在
雅典衛(wèi)城的廢墟上,第一次看到建筑擁有了友善的表情,仿佛聽到了那六位頭上頂著雕有饅形花飾的希臘少女的低吟淺唱,或許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帕特儂神廟里,那一尊高達12米的
雅典娜女神的塑像失落何方,但多立克柱式的雄健,愛奧尼柱的優(yōu)雅,科林斯柱式的嬌美,將傳說中的宙斯、雅典娜描繪成與人類共通的圣人,縮短了神靈與人類的距離。于是,此次希臘之行,我視乎懂得了一點建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