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鎮(zhèn)長酒后身亡的警示
33歲就任常務副鎮(zhèn)長,對他而言,無疑是人生中一件喜事,沒想到樂極生悲,竟沒通過“酒精考驗”。任何生命的突然離去,都是令人悲傷的事情;我們原本不應該用各種挖苦的語言,將副鎮(zhèn)長酒后身亡描繪成輿論的口水狂歡。但之所以無人同情,乃是因為這樣的偶發(fā)事件,背后有相當普遍的背景,讓人禁不住浮想聯(lián)翩。
“回到家鄉(xiāng)工作很高興,多喝了幾杯。”當地官員的解釋,不僅是對逝去生命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大吃大喝的麻木淡漠。什么叫“多喝了幾杯”?在八項規(guī)定等一系列中央禁令之后,為什么還在工作日大吃大喝?因為是在鎮(zhèn)政府食堂喝酒,就可以“多喝幾杯”嗎?當地官員就是這樣理解中央禁令精神的?在當地,工作日飲酒是否常態(tài)?“關起門來”的大吃大喝,是否從未真正有過收斂?
不搞迎來送往,不搞接風洗塵,是中央文件的明確規(guī)定;副鎮(zhèn)長上任首日酒后身亡,證明官場大吃大喝陋習,仍舊是一種泛濫的存在。高檔酒店等公共場所的大吃大喝,或許不再普遍;但是,像政府食堂等隱蔽場所的吃喝文化,顯然仍在繼續(xù)。這種大吃大喝以至于喝死人的場面,用血的畫面警示我們:推進廉潔從政,杜絕大吃大喝,仍舊任重道遠,必須深入基層,深入隱蔽地帶,真正做到嚴懲不貸。
飲酒身亡是個悲劇,官員工作日飲酒身亡更是個警示。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10日期間,共有54名各級官員非正常死亡,其中自殺死亡的超過4成。值得關注的是,死亡人數第二多的死因是喝酒和意外事故,都為9人。酒后死亡的9名官員大多死于酒后引發(fā)的心臟疾病,有的是“陪酒死”,有的是“請酒死”。這位上任首日就不幸酒后身亡的副鎮(zhèn)長,無疑又給這個長長的名單增加了一個“陪酒死”的案例。
官場觥籌交錯的酒桌文化,不僅大量靡費公帑,是嚴重的腐敗浪費行為;同時也是對深陷其中的相關官員的嚴重傷害。這種畸形的官場文化不能徹底清除,官員喝酒死的悲劇不僅還會繼續(xù)上演,提高政府服務能力實現治理現代化更是妄談。
【啟示與思考】
新官上任要“接風宴”、調動工作送別還要“告別宴”,成了某些政府官員的不成文規(guī)定。在飯桌上推杯換盞,似乎不喝個酩酊大醉就沒有能力,不夠朋友。興賓區(qū)副鎮(zhèn)長赴任首日就意外死亡,這樣的悲劇,到底是誰的過錯?是陪同喝酒的干部的過錯?還是這種所謂“不成文規(guī)定”的過錯?
公務員接待喝酒成風,不僅造成了財政資金的浪費,而且損害政府形象,一直為百姓所詬病,“革命小酒天天喝,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中央八項規(guī)定之后,各種形式的禁酒令紛紛出臺,百姓紛紛拍手叫好。不宴請、不喝酒,不在飯桌上閑侃胡扯、不在觥籌交錯中消磨時光,無論是對政府官員自己的身體還是公眾形象都有好處。同時還能減少公款吃喝浪費,帶動社會風氣的轉變。
但是我們不禁擔憂,這項禁令能否真正落實,能否長期有效的實施下去。類似于新聞報道中副鎮(zhèn)長這樣的悲劇能否永久避免?
政府應完善管理機制,將公務招待的事件、地點、開支情況細化,并定期公開。同時發(fā)揮群眾的作用,暢通群眾監(jiān)督舉報渠道,讓違規(guī)飲酒者在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下無處遁形,一旦發(fā)現要加大懲罰力度,嚴肅處理。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