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經濟> 正文

劉樹成:關于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

(本稿未經報告人審核。作者觀點不代表宣講家網立場。未經宣講家網站同意,請勿轉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每年年底召開的級別最高的經濟決策會議,會議的任務是對當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做出分析和判斷,對當年的經濟工作做出總結,對下一年度的經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亞洲金融危機后,為了更好地分析形勢,提高中央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從1999年起一些專家學者和各有關部門的一些領導同志開始參加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文件起草工作,我也連續(xù)參加了10次。

今天,我給大家講幾個問題:第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第二,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第三,中國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我主要提供一些背景情況供大家參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

這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往年不同,特別強調認清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我分成三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方面,關于2008年。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幕時,總書記作報告,第一句話就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判斷: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之后,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變化背景下,中央召開的一次重要的經濟工作會議。接下來,總書記概括了,2008年在黨和國家發(fā)展進程中是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我們接連經歷了一些難以預料、歷史罕見的重大挑戰(zhàn)和考驗,取得了重大成就。接下來,報告里講了一些重大的事件。在總書記歸納的基礎上,我們整理出10個有關的事件。

一、1月,我國南方部分地區(qū)發(fā)生了嚴重的冰雪災害。

二、3月,西藏拉薩發(fā)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國際上的敵對勢力借拉薩事件和我國即將舉辦北京奧運會之際,掀起一股反華浪潮,特別是火炬在西歐傳遞過程中,法國等其他國家的敵對勢力利用火炬?zhèn)鬟f進行反華活動。

三、2月、3月、4月,居民消費價格月同比漲幅均在8%以上,面臨著物價上漲的嚴峻態(tài)勢。物價究竟能不能降下來,當時是心中無數,因為形勢的發(fā)展是難以預料的,也是多年少見的。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將近11年物價漲幅都在3%以下,甚至有幾年是負增長。從2007年6、7月份豬肉價格上漲開始,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一系列措施,趕緊把生豬的供給抓上來,同時也采取措施抓牛奶供給。因為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無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特別是兒童、老人都離不開牛奶,所以很怕由于豬肉價格上漲引起奶價上漲。再就是植物油價格已有上漲苗頭。所以,2007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雙防”的任務: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yōu)閲乐氐耐ㄘ浥蛎?。中央提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雙防”,采取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物價。采取這么多措施之后,沒有想到的是,2008年1月南方冰雪災害剛過后,連續(xù)三個月物價漲幅在8%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國際的背景,就是2008年初,國際上三大原材料價格都在飛速上漲,分別是國際石油、鐵礦石和糧食。因此,2008年3月5號,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08年經濟增長目標8%,物價上漲控制在4.8%左右。

我們動態(tài)地來看2008年2月、3月、4月的物價上漲。前期和它同一水平點的是1996年5月曾到8.9%,而那是在軟著陸過程中從1994年的24%由上往下走的。但2008年2月的8.7%,卻是從下往上走,是1996年5月之后11年零9個月來的最高漲幅,所以態(tài)勢很嚴峻。在亞洲金融危機以后,1998年一直到2002年,這幾年物價很低,有幾年還都是負增長。我們的老百姓,經歷了近10年的低物價,忽然一下子面對物價飛漲,一時很難適應。

四、5月12日,發(fā)生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

五、8月,我們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現了中華民族百年夢想。

六、9月,美國次貸危機迅速演變?yōu)閲H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2007年夏天開始顯露出來的,到當年年底,在美國金融系統(tǒng)中開始逐步蔓延,慢慢顯現。2008年不斷有大的金融機構宣布破產、虧損等。9月,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全軍覆沒,一下子就演變?yōu)閲H金融海嘯。從下半年以后,國際經濟形勢對國內的影響就開始逐步顯現了。

七、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

八、11月,受國際金融危機快速蔓延和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的影響,加上經濟生活中尚未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了,特別表現在工業(yè)上。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工業(yè)增加值月同比增長率,2008年7月開始迅速下降;到2008年11月下降到5.4%,這是1991年的12月的5%以來月同比最低增幅。從發(fā)電量來看,2008年4月以后,發(fā)電量逐月下降,到了10月開始負增長,11月為-9.6%。從出口來看,2008年11月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同時進口也出現了負增長。

九、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內需、促增長的十大措施。這十項措施出臺后,我國財政政策就由原來的穩(wěn)健的中性財政政策,變成了擴張的積極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由從緊的貨幣政策,變成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還提出,2年內擴大投資4萬億元,用以擴大內需,帶動經濟增長。

十、12月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經濟增長下滑過快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因此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作為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并做出了全面部署。

第二方面,關于國際金融危機。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險象環(huán)生,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迅速從局部發(fā)展到全球,從發(fā)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釀成了一場歷史罕見、沖擊力極強、波及范圍很廣的國際金融危機。目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不僅本身尚未見底,而且對實體經濟影響正在進一步加深,其嚴重后果還會進一步顯現。2009年,我國發(fā)展的外部經濟環(huán)境將更加嚴峻。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2009年國際經濟環(huán)境的嚴峻性、復雜性,做好全球經濟低迷要持續(xù)較長時間的充分準備,防止由于估計不足和準備不夠而陷入被動。

第三方面,關于2009年。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于2009年的走勢,總書記的第一句話也給了一個很重要的判斷: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蘊含重大機遇的一年。

胡總書記報告指出,經濟增長下滑過快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因此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作為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作為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一下子升到了全局的高度,所有的經濟工作部門,甚至是全黨各部門、政府各部門都要全力為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做出貢獻。所以,3月5日即將發(fā)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各個部分都貫穿著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這條主線。

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09年經濟工作有一個總體要求,這個總體要求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一個總的指導思想,就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第二部分是四句話,也就是經濟工作的四個方面。一是立足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這是宏觀調控。二是加快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這是結構調整。三是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fā)展活力和動力。四是加強社會建設,加快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就業(yè)、社保從原來的經濟部分拿出來,再加上原來的科教文衛(wèi)這一塊,都放在社會建設這個領域。

第三部分是最后一句話,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

接下來是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貫徹落實2009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必須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經濟增長下滑過快,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因此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作為200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

那么在總體指導思想和首要任務之后,總書記報告里講了五個重點任務。第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相應的積極的財政政策,比如增發(fā)國債,擴大投資,結構性減稅,還有各項社會保障的措施等,將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做出安排。第二,鞏固和發(fā)展農業(yè)農村經濟好形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xù)增收。第三,加快發(fā)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第四,深化改革開放,完善有利于科學發(fā)展的體制機制。第五,著力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切實維護社會穩(wěn)定。第一、三、四、五,就是剛才總體指導思想里面的四個層次,再加上第二點的“三農”問題就是五個重點任務。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對當前世界經濟走勢給出了四點認識。第一,世界經濟增長格局,通過這次金融危機有所變化,但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第二,政府維護市場正常運行的職責會有所強化,不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是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經濟國家,各國政府的作用都在強化,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會改變。第三,國際貨幣多元化會有所推進,但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的地位沒有發(fā)生根本的變化。第四,發(fā)展中國家整體實力有所上升。特別是以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這金磚四國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整體實力相對來說有所上升,但發(fā)達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領先的格局沒有改變。

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作為整個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首要任務,從宏觀調控角度來說,主要是防止下滑、保增長。在實現宏觀調控保增長目標中有五個原則。

第一,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wěn)定外需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抵御外部經濟風險能力。進入新世紀以后,我國加入WTO,利用這個契機,對外貿易迅速發(fā)展,特別是出口增長很快,這樣,我們就過度依賴外需,所以國際金融危機一來,我們就受到沖擊,那么今后是不是就把立足點放在內需呢?現在,我們必須做出這個認識,凡是能夠利用的外需,我們還是要充分利用的。在當前情況下,我們要穩(wěn)定住外需,穩(wěn)定住國際市場,提出擴大內需為主和穩(wěn)定外需相結合。

第二,堅持保持增長速度和提高質量效益相統(tǒng)一,進一步提高經濟發(fā)展質量和水平。

第三,堅持推進結構升級和扶持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相協調,進一步增強經濟競爭優(yōu)勢和吸納就業(yè)能力。不能因為結構升級,大家都去搞高新技術,搞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型的產業(yè)。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能夠解決很多就業(yè)問題,必須結合起來。

第四,堅持推進金融創(chuàng)新和提高金融監(jiān)管能力相適應,進一步發(fā)揮金融對促進經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有人說,美國次貸危機是因為金融高度發(fā)達,過度創(chuàng)新帶來了新問題。我國的金融創(chuàng)新不像美國那么發(fā)達,就像有一道防火墻,所以我們不出問題。這并不意味我們不需要創(chuàng)新,只能說明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們金融創(chuàng)新的不足。我們在推進金融創(chuàng)新中,要吸收借鑒國際的經驗,要提高金融監(jiān)管能力。

第五,堅持加強政府調控和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相促進,進一步增強經濟發(fā)展內在活力。

在保增長中,要注意這五個方面的結合。

中國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

2007年1月,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彭斯在《華爾街日報》上連續(xù)發(fā)表兩篇文章,研究中國經濟高增長問題。一篇文章的題目是《國民財富:為什么中國增長得這么快?》,另一篇題目是《國民財富:是什么推動了高增長率?》。在這兩篇文章里,他說發(fā)展中經濟體的持續(xù)高增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現的新現象。他給出一個“持續(xù)高增長”的定義:“高”是GDP增長率超過7%;“持續(xù)”是超過25年。按照這個定義,他指出,二戰(zhàn)以來有11個發(fā)展中經濟體實現了持續(xù)高增長。我們來做一些分析,看看各國經濟增長,誰高,誰低,誰波動得劇烈,誰比較穩(wěn)定。這11個經濟體按進入持續(xù)高增長的先后排序分別是: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泰國、馬耳他、阿曼、印度尼西亞、博茨瓦納、馬來西亞、中國。

我們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有關方面的數據,結合這11個經濟體的GDP增長率的波動曲線,看看各國經濟持續(xù)高增長的比較。

第一批有4個經濟體。最早進入持續(xù)高增長階段的是亞洲“四小龍”,他們在20世紀60年代初進入持續(xù)高增長階段。

最早的是新加坡,從1961年開始高增長,到1997年結束,持續(xù)了37年。

中國香港,從1962年到1988年,持續(xù)了27年。

中國臺灣,從1962年到1994年,持續(xù)33年。

韓國,從1963年到2002年,持續(xù)40年。在1997年、1998年有一個跌落后再次起來了。

第二批有5個經濟體,在60年代中后期先后進入持續(xù)高增長階段。

泰國,從1965年到1995年,持續(xù)31年。1997年初,亞洲金融危機,泰國首當其沖。

馬耳他,從1966年到1992年,持續(xù)27年。

阿曼,從1967年到1992年,持續(xù)26年。阿曼國家比較小,雖然增長速度很快,但起落特別大。

印度尼西亞,從1968年到1996年,持續(xù)29年,發(fā)展比較平緩。

博茨瓦納,從1969年到2000年,持續(xù)32年,波動也比較劇烈。

第三批,70年代初,馬來西亞進入持續(xù)高增長階段,從1971年到1997年,持續(xù)27年。

最后,70年代中后期,中國進入持續(xù)高增長階段。從1977年到2008年,雖然2008年速度下來了,但也超過7%,所以我們已經持續(xù)了32年。其他十個經濟體都陸續(xù)結束了持續(xù)高增長,進入了低增長階段。而中國還將持續(xù)高增長,因為我們還處在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過程中,雖然2008年會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基本態(tài)勢沒有改變,所以中國的持續(xù)高增長還會延續(xù)。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除了正確的政策,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還加上中國是大國,回旋余地比較大。

按照持續(xù)高增長的年數排序來說,持續(xù)高增長年份最長的是韓國,40年。其次是新加坡,37年。最短的是阿曼,26年。

按照經濟增長率的平均值來看,增長速度最高的前三名是阿曼、博茨瓦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平均值分別是15.16%、11.47%、9.72%。

從波動的劇烈程度上來說,我們計算出一個經濟增長率的變異系數(經濟增長率的標準差除以其平均值),變異系數越大,經濟增長率的差越大,波動幅度就越大;反之亦然。比如,雖然阿曼和博茨瓦納經濟增長的速度很高,但其波動的幅度很大,他們的經濟增長率的變異系數也最大,分別為1.315和0.626。而中國最小,僅為0.285。

從人口上來說,中國13億人口,最小的馬耳他只有40萬人口。

從面積上來說,我國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馬耳他只有316平方公里。中國人口多、面積廣,所以從一定意義上,我們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也有一些有利的條件。世界銀行專家組曾經評論說:“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了幾個世紀才能取得的成就。在一個人口超過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總和的國家,這一成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令人注目的發(fā)展。”(世界銀行1997的報告集《2020年中國——新世紀的發(fā)展挑戰(zhàn)》)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GDP總量增長。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978年為3600億元;用了8年的時間,從3600億上到1萬億的臺階;隨后又用5年,從1萬億到2萬億。90年代初以后,一路增長。2007年我們的經濟總量是24.95萬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后,我們可以做四個比較:第一,比2006年增長11.9%。第二,比2002年增長67%,五年中年均增長10.8%。第三,比2000年增長近一倍,翻了一番,這是第三個翻番。第一個翻一番是80年代,提前了三年,1987年實現翻一番;第二個翻番是1995年,提前了五年。十五大確定的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我們再翻一番。到2007年,我們又提前三年實現了這個目標。第四,與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比,增長14倍,年均增長9.8%。

同時,我國GDP總量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折算成美元以后進行排位,1990年我們排在第十位,前面是美、日、德、英、法、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巴西;2000年我們上升到第六位,超過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巴西;2005年我們超過法國。2006年我們超過英國;2007年我們是第四位,但跟德國就差一點距離;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8年11月公布的最新預估數據,2008年我們超過德國,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0年的時候,我們的經濟總量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在總量上,中國趕上和超過美國的日子也為期不遠了。

從人均上來說,我國經濟總量除以13億人口,我們的平均水平比較低,還處于100多位,但是我們跟自己比,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還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字,改革開放之初從1981年到1987年,我們人均GDP在300美元以下;隨后七八年內,我們處在300到500美元的區(qū)間里;1998年,突破了800;2001年,突破了1000;2006年,突破了2000;2008年,突破了3000,達到3180多美元。

對于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以及在黨中央、國務院采取眾多措施,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情況下,我們的增長率最后會達到多少呢?很多機構都做出預測,我頂多給一個估計數,因為經濟學家絕對不是給經濟算命的先生,只能對經濟進行分析。那么,我們參考一下各家的數據,把對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分成六個檔次。最低的估計是增長5%,由蘇格蘭皇家銀行預測。比較低的檔次在7.5%左右,是世界銀行、香港渣打銀行的預測。中檔分成兩個,中一檔的預測是8%到8.4%;中二檔預測是8.5%,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預測高的里面又分成兩檔,一個是預測9%,有點高;最高的預測在10%左右,由投資協會的會長張漢亞同志預測。他說,按照4萬億的投資力度,有可能到2010年的第一季度,經濟又變成過熱了,所以他預測2009年有10%左右的增長。

我大體上可以簡單地概括,叫保八爭九,可能比較可靠一點。2009年可能一二季度低一點,三四季度可能回來一點;全年的話,如果能夠做到保八爭九,就很不錯了。如果低于8%,我們也受不了,財政收入會大幅度減少,社會事業(yè)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因為科教文衛(wèi)等各項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還是要靠財政收入的增長的。而財政收入的增長也要靠經濟增長來增長。就業(yè)也要靠經濟增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預計經濟的宏觀調控目標還像往年一樣,經濟增長8%左右,但今年的8%左右和往年不太一樣的地方在哪兒?往年提8%左右,但都有突破;今年提8%,有點保底的性質。

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萬眾一心,振奮精神,銳意進取,扎實工作,這也是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的最后結尾,全面做好2009年經濟工作,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借此機會和大家做一個交流,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報告人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

據宣講家網站報告錄音整理)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劉曉楠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